首页 政经 正文

新质生产力潮起黄海滨 ——江苏滨海“零碳园区”拔节起势

2024-05-20 17:56 中国发展网
新质生产力

摘要:新质生产力潮起黄海滨,江苏滨海正抢滩能源新赛道、锻造未来发展新引擎,在构筑绿色低碳发展新支撑上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中国发展网讯 魏为 刘雨薇 记者袁雪飞报道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高耸的风机星罗棋布,连排成片光伏面板沐光而行,一座座巨型LNG储罐矗立滨海港畔,江苏滨海在绿色低碳新赛道跑出了令人瞩目的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滨海港工业园区低(零)碳产业园)

(江苏滨海港LNG冷能交换中心项目)

(盐城滨海 风电、渔光互补光伏发电新能源基地)

(鸟瞰中海油滨海LNG接收站项目)

“共享合作,绿色未来”5月18日-19日,2024年江苏·滨海“5·18”“绿电+冷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推介会举行,200多位专家学者、业界大咖和能源企业共谋绿色低碳合作发展大计,现场滨海港片区低(零)碳产业园招商优惠政策重磅发布,活动期间,总投资额达355.8亿元共35个产业项目签约落地。滨海港正以勇立潮头的使命感奋力在新赛道中创塑更多绿色优势,以绿色发展新成效不断激发新质生产力。

“绿电、冷能”成新名片,绿色发展高地崛起   

“滨海港片区正成为盐城沿海发展的主战场,重构区域经济版图、实现盐城北部隆起的动力引擎。” 在产业高质量发展推介会上,滨海县政府副县长黄军重磅推介了黄海新区的核心区域——滨海港片区。这片616平方公里的土地,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广袤的发展空间,站上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风口,吸引越来越多海内外客商的目光。

做好“能源+”文章,向“新”求“质”,以能源转型为动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当前盐城正加快“源网荷储”一体化布局,稳步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全力打造“风光名城、绿能之都”。滨海作为盐城能源基地建设的主阵地,有底气更有责任扛起为全省全国探路先行的光荣使命。

风从海上来,吹来强劲发展动力,立足资源禀赋本底,滨海港片区积极探索以“绿电+冷能”为特色的绿色产业体系。滨海港片区海上风电资源规划装机容量1045万千瓦,“十四五”期间可开发445万千瓦。海上光伏规划装机容量475万千瓦;“十四五”期间可开发140万千瓦。通过沿海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分布式光伏铺设等方式,可具备对293平方公里的滨海片区产业项目全部供给绿电资源。冷能方面,片区已建成中海油600万吨LNG接收站一期工程,稳定气态外输量为400万吨/年,具有优越LNG资源基础。

近年来,盐城滨海准确把握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定位,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向新发力”,产业结构含“新”量、含“绿”量不断提升。

走进天能新材料一期项目车间,映入眼帘的是崭新的电池自动化拆解生产设备,位于滨海港片区的江苏天能新材料项目是滨海重点项目,也是盐城市着力打造的5条规模较大、龙头牵引的地标性产业链项目之一。主要从事废旧锂离子电池的高值化处置和再利用,项目总投资30亿元。江苏天能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甄爱钢表示,拥有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锂电池回收利用工艺技术体系,正致力于将项目建设成百亿级基地,助力滨海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能源产业链发展。

“零碳企业”何以为聚?“零碳园区”向“新”而行

会场内外,产业转型、绿色赋能新风扑面而来,处处涌动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热潮。

“绿电、冷能”源源不断“送出去、用起来”。滨海港片区现有风电装机容量241.5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容量37.3万千瓦,年可提供90亿度绿电。一大批能源行业龙头企业纷纷扎营,形成了吸引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纷至沓来的“新磁场”,聚链成群、集群成势:规划2.86平方公里的冷能利用示范区已启动建设,冷能交换中心、冻干食品、冷水鱼养殖等冷能利用新业态项目已开工建设,总投资120亿元的中化学年产10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已开工建设。

为充分挖掘“绿电+冷能”的独特资源禀赋,滨海港片区加快推进低(零)碳产业园建设,该园区“三位一体”打造核心区、冷能综合利用示范区、低(零)碳企业。探索绿电可追溯的现实路径,加强绿电、LNG和冷、热能的集成应用。目前,中科融能等一批低(零)碳项目已经竣工;同时加快对现有企业进行节能降碳,国电投、三峡的40万千瓦储能电站项目即将建成运行,2025年电网侧储能达到500MW/1200MWh,用户侧储能达到50MW/100MWh,实现对片区电网的削峰填谷,助力长三角地区能源保供。

在这里,低碳化、绿色化、智慧化的触角延伸向园区管理的角角落落:16MWp屋顶分布式光伏、试验型风机、用户侧储能、数智化微电网配电、发电步道、智慧路灯、充电桩等项目正在加快实施。海洋“东数绿算”算力中心、陆上冷水养殖、海鲜交易市场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企业入驻园区,不仅切切实实享受到绿色“红利”,更将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记者了解到,零碳产业园将深化与相关国际认证组织合作,依托智慧能碳管理平台,加快建立园区级“碳证”交易中心,尽快开发建设自助型碳信用、绿证服务系统,方便企业用户现场办理注册、交易等业务。眼下,一些绿色智慧场景正在上演:使用的每一度绿电都可精准追溯“来源、足迹”;推动绿电拥有“绿色身份证”,为“绿电绿证”交易“开题破路”,可为出口企业提供绿电、绿证相统一的认证服务,最短办理时限可缩短至三天以内。 

政策支撑保驾护航,发展环境内外兼修   

坐拥丰富资源,抢占先发优势,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滨海样板”已经形成“磁场效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新材料、出口型制造业企业落子布局。此次活动期间,共签约产业项目35个、总投资额达355.8亿元,囊括绿电、冷能应用、高端制造、智慧场景、冷链、旅游服务等重点领域。

签约企业、江苏洁源新能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计划在滨海投资建设年产能达到10GWh的锂电池制造工厂,投产后年产值不低于30亿元。同时带来至少1300万美元外资。江苏洁源新能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单鹏表示,滨海区位优势独特、交通运输便捷、工业用地充足,在整个项目洽谈过程中,招商团队对于企业投资任何细微的诉求都能够快速响应,这让他们对未来发展信心满满:“我们的工厂建成后,将发挥龙头企业牵引效应,与现有企业形成供应链上下协同、产业链聚集配套格局,助力盐城经济绿色转型、低碳发展。”

“绿电+冷能”产业潜力无限,前景可期,在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征途中,离不开优越的营商环境沃土和诚意满满的政策支持。全流程跟踪服务,从厂房租赁、装潢、设备购置、外资外贸、冷能、绿电认证、形象品牌提升、特别项目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真金白银给力支持,设有“淮河生态经济带产业基金”“黄海新区新能源产业基金”,总规模达200亿元,可用于支持重大项目;用心用情发挥有温度的“店小二”精神,企业还有其他需求可实行“一事一议”……推介会现场,重磅发布《滨海港片区低(零)碳产业园高质量发展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指导意见》,为入驻零碳园区企业送上丰厚政策大礼包。

更重要的是,滨海港着力营造贴心的服务环境,大力打造“碳、证”碳池,打通内部需求和外部资源,已与华测认证有限公司、CQC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南京分中心、英标论证技术培训(北京)有限公司等认证机构达成合作,可为低(零)碳产业园及周边提供中国绿证、国际绿证、CCER、VCS、零碳工厂、产品碳足迹等认证服务,SBTi科学碳目标规划等低碳咨询服务,解决碳中和最后一公里难题。

江苏沿海是撬动苏中、苏北整体发展水平提升的战略支点,是支撑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要地,也是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的枢纽所在。近年来,随着滨海港铁路支线的竣工,滨淮高速、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的加快建设,滨海区域发展能级实现新的跃升,加快绘就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版图。向海而兴、逐绿前行,在加快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一个越来越明确的共识是,盐城滨海正抢抓多重优势叠加机遇,乘势而上、抓住风口、走在前列。

新质生产力潮起黄海滨,江苏滨海正抢滩能源新赛道、锻造未来发展新引擎,在构筑绿色低碳发展新支撑上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责任编辑:宋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