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2024年营商环境质量提升行动方案》新闻发布会举行
摘要:组织各区、各部门敢为人先、敢闯敢试、创先争优,努力形成一批营商环境优化的标志性成果,擦亮天津营商环境名片,打造叫得响的天津品牌。
中国发展网讯 李揽月 记者朱波报道 5月16日上午,天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天津市2024年营商环境质量提升行动方案》新闻发布会。市政府副秘书长蔡云鹏、市政务服务办主任何智能、市发改委副主任陈建江、市人社局副局长王坤、市市场监管委副主任罗中棠介绍《行动方案》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蔡云鹏表示,近年来,天津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聚焦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在四个直辖市中率先出台《天津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制定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稳步推动93条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措施落实落地,出台278条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措施,实现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今年以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加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要求,按照国务院有关工作部署,天津市组织各区、市有关单位,主动对标先进地区经验做法,积极开展企业调研走访,深挖营商环境改革潜力,研究制定了《天津市2024年营商环境质量提升行动方案》,围绕全市营商环境质量提升,明确了6项行动、23项重点工作、189条具体措施,为天津市今年营商环境优化工作提供了实施路径和具体抓手。
实施行政审批集成便利行动,聚焦提升准入退出规范化水平等四方面内容,在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中心设置“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专区,建立京津冀公共资源交易数据信息交换共享协同机制,全面推行电子证照关联应用。
实施监管服务创新赋能行动,围绕营造创新发展环境等四方面内容,推进“以公共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证明”改革提质扩面;高效推进信用修复“一件事”,实现信用修复“全能办”;推动融资租赁产业升级,加强租赁资产数字化管理和绿色化应用,做好跨境租赁全生命周期服务。
实施投资促进能力提升行动,紧扣提高服务企业满意度等六方面内容,编制市、区生产力地图,全面梳理全市产业和存量资源现状,确定优势产业和重点发展产业,指导各区产业错位发展;以天津市“信易贷”平台为支撑,拓展信用信息共享应用范围,以“信”易“贷”,助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实施“海河英才”安居乐业行动,瞄准高水平开展人才引进等三方面内容,实施领军人才、青年人才、高技能人才引进项目和卓越制造人才培养项目;落实“海河英才”卡制度,优化配套服务措施;扩大市级人才公寓规模,着力解决各类引进人才安居需求;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推进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
实施法治建设支撑保障行动,聚力多角度提升法治效能等三方面内容,加强涉民营企业知识产权民事、行政诉讼监督,强化对知识产权权利滥用、虚假诉讼行为的监督;强化国际航运服务集聚区共享法庭、东疆综合保税区融资租赁法庭等专业特色审判庭建设,精准服务保障企业司法需求,推动航运、融资租赁等特色产业做优做强。
实施魅力城市近悦远来行动,突出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等三个方面内容,高标准举办国内国际体育赛事;打造“文旅+商贸”新场景、新业态,增加邮轮旅游航次,高水平办好天津音乐节、海河戏剧节等活动。
下一步,围绕落实好《行动方案》,天津市还将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出台一批配套文件。组织各区、各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制定相应的配套文件,如“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利转化运用等方面都会出台专门的文件。
二是开展一系列专项访谈。组织各区、各部门通过访谈节目,讲本领域、本区域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措施,并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政策解读。
三是开展一次案例评选。综合采取互联网公开投票、调查问卷等方式,评选营商环境年度优秀案例。
四是形成一批特色品牌。组织各区、各部门敢为人先、敢闯敢试、创先争优,努力形成一批营商环境优化的标志性成果,擦亮天津营商环境名片,打造叫得响的天津品牌。
责任编辑: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