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5.3%” 感受中国经济春意盎然

2024-04-20 10:13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摘要:5.3%的GDP增速虽超预期,但符合实际、有支撑,也和实物量指标增长相吻合。

 电动载人汽车(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被称为我国外贸“新三样”。第135届广交会上,“新三样”相关展区交易持续火爆。图为采购商在本届广交会上体验中国新能源汽车展品。新华社

电动载人汽车(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被称为我国外贸“新三样”。第135届广交会上,“新三样”相关展区交易持续火爆。图为采购商在本届广交会上体验中国新能源汽车展品。新华社

本报记者 | 李韶辉  袁雪飞

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5%,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4%……4月16日,中国经济2024年首季报出炉,一季度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实现平稳起步、良好开局。

“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继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提振全社会发展信心”“要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在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

在不断丰富发展的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引下,中国经济巨轮直面新的风险挑战,乘风破浪、稳健前行。

中国经济起步平稳,稳中有进

3月28日,江苏常州国家高新区2024年首个省重大项目——河海新能源超导热芯高端装备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

重大项目是稳定经济运行的压舱石。江苏省在今年初推出“硬核”20条,助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一季度全省民资重点项目实现开工过半;提高用地审批效率,一季度保障重大项目超8000个,推动项目建设加速跑。

开年以来,各地项目开工建设“热火朝天”。观察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风向标”——“挖掘机指数”显示,3月全国工程机械综合开工率达到55.52%,比1、2月有大幅提升,已有25个省份开工率创今年新高。

“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稳中有升,经济结构调整稳中有进,企业效益、就业收入、市场预期平稳改善。”在国新办4月1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袁达表示,“三驾马车”拉动更加协调,内需主动力作用持续显现,一季度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5.5%;净出口拉动作用增强,外需贡献率从上季的-3.1%转为14.5%。

一季度,重要指标稳住基本盘,宏观经济“账面”持续回升向好——

5.3%的季度GDP增速,横向看,这一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居于前列,中国仍然是世界经济增长重要引擎;纵向看,这一增速高于去年全年的5.2%,经济总量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6%。

5.3%的GDP增速虽超预期,但符合实际、有支撑,也和实物量指标增长相吻合。

一季度,工业和服务业对GDP增长贡献超过90%。其中,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7.3%;服务零售额增长10%,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5.7%。

观察经济运行,实物量指标是重要参考。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9.6%,工业用电量增长8%左右,货运量增长5.3%,营业性客运量增长20.5%,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6.1%;3月末M2余额同比增长8.3%。

就业形势总体改善,一季度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

消费价格止跌企稳,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扭转上季同比下降态势,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7%。

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5%,进出口增速创6个季度以来新高;外汇储备持续站稳3.2万亿美元大关……

读懂中国经济,不光看量,还要看质。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个百分点;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5.5%;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0.1%,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达31.1%;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额增长5.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2%,跑赢GDP……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一系列细分指标彰显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取得新成效。

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后势。“一季度占全年经济比重虽然不足1/4,但良好开局无疑会提振经济发展信心。”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牛犁对记者表示,“2024年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更趋巩固,各个季度之间的增速波动更趋平缓,供给端和需求端这种结构更趋均衡,就业和物价的水平更趋稳定。”

宏观政策协同发力,活力增强

面对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依旧不足、国内社会预期偏弱等多重困难和挑战,如何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如何把握和处理好速度与质量、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发展与安全的关系?

从中央到地方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把握战略全局,坚持目标导向,直面发展难题,精准对症出招。

2023年增发1万亿元国债、2024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9万亿元、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万亿元……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

中国人民银行降准0.5个百分点,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为企业播洒“及时雨”。

从根本上说,推动高质量发展要靠改革。出台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印发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出台资本市场第三个“国九条”,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国务院一系列新举措加快落地,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稳预期强信心。

3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在连续5个月收缩后升至50.8%,其中,中、小型企业PMI出现12个月以来首次升至扩张区间。一季度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3,比上季度上升0.2点,8个分项指数全面上升。

“春节后生产加速回升,全国两会后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显效,经济回暖势头增强,中小企业市场景气回暖。”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马彬对记者表示,促进民间投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出台,释放明显信号,企业投资意愿有所增强。一季度,宏观经济感受指数、综合经营指数、市场指数、成本指数、资金指数、劳动力指数、投入指数和效益指数等8个分项指数均止跌回升。

发展和安全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抓紧发展这把“金钥匙”,夯实安全这块“压舱石”。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从无人驾驶的犁地机器到智慧化的育秧中心,各地着力向科技要粮,在田野里播种下丰收的希望。“粮食产量1.3万亿斤以上”,是《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之一。《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方案(2024—2030年)》出台,加快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种业振兴、粮食单产提升等支撑性重大工程,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我国海上第一深油气井投产,最深地热科探井完钻,黄河流域在建装机最大水电站首台机组并网发电……一系列重大能源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能源安全保障迈上新台阶。

与此同时,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表示,一季度房地产国内企业贷款和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均有所收窄,房地产稳定政策效果正在局部显现。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地方政府债务化解工作有序推进,风险总体可控。”

积厚成势向“新”而行,行稳致远

从开局看全局、看大势,更加强信心、鼓干劲,增底气、添动力。

新质生产力成为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动力——

上海培育提升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等高端产业集群,重庆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安徽打造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三大科创高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的格局正在形成。

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29.2%,太阳能电池增长20.1%,服务机器人增长26.7%;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了10.8%和12.7%……新产品新产业快速增长,新动能新优势持续壮大,新投资新基建加快落地,助推经济实现良好开局。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陈彦斌对记者表示,中国经济有能力实现今年5%左右的目标增速。为此,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更好统筹短期稳定、长期增长和宏观经济结构优化三大类目标,并采取"稳定政策、增长政策与结构政策'三策合一'+改革"的一揽子大宏观政策组合,通过宏观调控与微观市场运行的双轮驱动,更好地实现高质量发展。他认为,应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扫清障碍。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作用进一步夯实--

从年初的"冰雪经济"到春节期间的"年味经济",再到现在的"假日经济",消费新热点新潮流不断涌现,持续带动消费平稳增长。一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73.7%,拉动GDP增长3.9个百分点。

在国新办4月1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贤东表示,展望全年,消费有望保持平稳升级、稳步向好的发展态势。下一步将重点抓三方面工作:稳就业促增收,切实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组织开展促进青年就业三年行动,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推动居民工资收入合理平稳增长;扩需求优供给,持续打造消费新增长点,配合有关部门积极做好消费品以旧换新等工作;重权益守底线,着力营造放心消费环境,配合相关部门持续完善消费者投诉和维权机制,加快形成放心消费制度闭环。

展望二季度,袁达说关键是抓落实,突出做好三件事:更高效率推动落实既定政策和重点任务,加快推进实施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等重大部署;更大力度推进解决主要矛盾和问题,综合运用扩大需求、优化供给、深化改革、调节储备等措施,促进物价运行在合理水平;更高质量做好重大政策谋划和预研储备,根据国内外环境变化和形势发展需要,做好重大政策的预研谋划。

国际金融机构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高盛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从前值4.8%上调至5%;花旗从4.6%上调至5%,预计今年中国增长目标可以实现。博鳌亚洲论坛发布《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2024年度报告》指出,中国将继续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

风物长宜放眼量。中国发展新优势加快形成,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中国高质量发展将持续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动力。

责任编辑:李振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