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戈壁深处,守护粮食的“粮食”
摘要:如今以察尔汗盐湖为核心区域,柴达木盆地已经成为全国最大、世界第四的钾肥生产基地。
当前,大江南北正值农忙时节。开犁破土,播种希望。撒播在田间的钾肥被称为粮食的“粮食”,对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有明显作用。
然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钾肥对中国人来说是个陌生的词汇。20世纪50年代,中国科学家来到青海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开启了找钾之旅。跨越近70载,几代盐湖人接续“为国保钾”的任务,将察尔汗盐湖建成中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源源不断的钾肥从戈壁深处发往沃野粮田,让更多中国粮用上了中国钾。
10千克钾肥唤醒沉睡的盐湖
中国是农业大国,钾肥需求量巨大。很长一段时间里,受资源开发、生产技术等方面的限制,中国钾肥完全依赖进口。
20世纪50年代,曾有外国专家断言:“中国是一个贫钾国家,根本无钾资源可循,就是有,也很贫乏,永远都不可能生产出钾肥。”
真的没有吗?
由著名化学家柳大纲带队的中国盐湖科学调查队,肩负为国找钾的使命,这一时期在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已经有了惊人的发现——盐湖光卤石,这意味着中国的可溶性钾肥资源蕴藏在盐湖卤水里。
蒙语“察尔汗”,译为盐泽。现代科学勘探印证:总面积达5856平方公里的察尔汗盐湖,是中国最大的可溶性钾镁盐矿床,其钠、镁、钾、锂的储量均居全国之首。
仅仅是找到还不够,如何把钾资源唤醒、变成供农业生产的钾肥,成了当时科研人员亟需破解的难题。
冬季的戈壁滩,除了黄土就是黄土,凛冽的寒风卷积着沙石拍打着每一个向他走来的人,像是在发出“谢绝靠近”的警告。
冒着严寒,时任化工部上海化工研究院钾肥研究室主任的曹兆汉,带领一队科研人员来到察尔汗盐湖,他们希望给国产钾肥找到一种成本最低、工艺最简单的生产方法。
在戈壁滩,烈日和狂风是大自然给人类的挑战。而科研人员和当地干部职工正是利用了光和风,通过沟槽晒卤结晶光卤石、加水分解生产的方式,试制出了10千克钾肥,含钾量达到了当时工业钾肥的质量标准。
10千克钾肥试制成功,促成了察尔汗钾肥厂、如今中国最大的钾肥生产企业——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盐湖股份”)的建立。
1958年8月1日,察尔汗钾肥厂投料生产。
用淡水要跑60多公里外去拉,几十个人挤在一顶帐篷里,用铁锹、铁锤等最简单的工具……察尔汗钾肥厂当年生产出的950吨钾肥,填补了中国钾肥生产的空白,沉睡的盐湖就此被唤醒。
百万吨钾肥生产基地守护粮食安全
正值化肥保供的关键时期,记者来到了察尔汗盐湖。从中心码头出发往西驶去,万丈盐桥两侧,数百平方公里、如梦如幻的盐田引人入胜,30条采盐船游弋其间不间断采收光卤石,供应钾肥生产加工。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所张志宏研究员感慨万千:“盐湖股份钾肥年产能从20万吨到百万吨,再到现在500万吨的年产能,是几代人接续努力的成果。”
这是2023年6月8日拍摄的察尔汗盐湖一角。新华社发(潘彬彬摄)
中国是典型缺钾国家,已探明的钾资源储量仅占世界储量的2%左右,但钾肥需求量却占到全球20%以上。与巨大的用钾缺口相比,最开始几十万吨的钾肥年产量像是一滴水,滴入了大海。
技术革新,势在必行。
在盐湖股份公司的展览馆,一张老照片令人印象深刻。画面中,工人站在盐田中,手拿洋镐、铁锨,皮裤上糊满了盐浆。“那时候科技工作者和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就是为了实现一个目标——改进工艺,提高产能。”张志宏说。
突破反浮选冷结晶技术、研发升级冷结晶浮选技术、应用固液转化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一连串的技术攻关,让盐湖钾肥产能迅速迈进百万吨大关。
盐湖股份总裁王祥文介绍,作为察尔汗盐湖的主要开发企业,盐湖股份目前已建成氯化钾产能500万吨,使中国农业用钾可长期保持自给率50%以上。
在钾肥生产车间中控室,盐湖股份钾肥分公司二级资深技术专家霍永星通过电脑屏幕,随时查看车间生产情况。指着电脑屏幕,霍永星告诉记者:“以前老车间差不多要20个工人一起工作,现在通过自动化生产线数控操作,只需要7、8个工人就能完成生产任务。”
察尔汗盐湖仅盐湖股份一家企业,建厂以来累计生产钾肥达7300万吨,为国家增产粮食4亿多吨。从事盐湖科研工作近40年的张志宏说:“技术进步是无止尽的,在钾肥资源开发中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打造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
如今以察尔汗盐湖为核心区域,柴达木盆地已经成为全国最大、世界第四的钾肥生产基地。
近年来,凭借60多年盐湖资源开发积累的经验,中国钾肥生产企业“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
据了解,青海省核工业地质局是中国一家较早“走出去”的钾盐技术服务企业,已积累了17年的海外钾盐勘探业务经验。
3月14日,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钾肥分公司的采盐船在盐湖工作(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陈杰 摄
青海省核工业地质局副局长刘维鹏说:“柴达木盆地几代盐湖人多年探索,形成了一整套盐湖产业勘探、开发、运行、资源循环利用的工艺流程和生产标准,储备了人才。通过境外钾盐投资,得以带动盐湖领域技术链、人才链一体化‘走出去’,这就是青海钾肥企业的优势。”
去年6月,以“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为主题的钾盐钾肥大会暨格尔木盐湖论坛,在中国盐湖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举办。
会上,国际肥料协会(IFA)秘书长阿尔兹贝塔·克莱因表示,中国是全球钾肥的最大消费国,在全球范围内对市场有着重大影响,全球钾肥市场仍处于低迷状态,化肥在粮食安全中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受到重视。
“柴达木盆地以打造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为目标,正在积极着手规划建设格尔木盐湖绿色产业园区,推动盐湖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格尔木市委、市政府负责人说,当地政府正在编制盐湖绿色产业园区规划,积极推进组建中国盐湖集团,对内做强做优产业链,对外推进企业“走出去”,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风险挑战。
责任编辑:陈鹰
(原标题:在戈壁深处,守护粮食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