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向“新”而动 “参天大树”更加“枝繁叶茂”
摘要: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成为最受关注的热词。与此同时,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乘势而上,正在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和支撑力。
柴洁 本报记者 | 王晓涛 潘晓娟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4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务,其中,“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排在诸多任务之首。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成为最受关注的热词。与此同时,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乘势而上,正在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和支撑力。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众多民营企业正在开拓思路,发展新质生产力,向“新”而动。民营企业家纷纷表示,向“新”求“质”已经成为必然选择,要多措并举发展新质生产力,汇聚新质生产力澎湃动力,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
政策暖风频吹
激发民营经济创新活力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民营企业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当前,要促进民营企业向“新”求变、大有可为,就要让广大民营企业家吃下“定心丸”、安心谋发展,为民营经济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注入信心和动力。
“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都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要不断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竞相发展的良好环境。”……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多处着墨,体现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营经济,以更强的力度为民营企业鼓干劲。
回望2023年,更是被称为民营经济的“政策大年”,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举措接连落地。“两个毫不动摇”作为关键词,频频出现在党中央决策部署和有关文件中。
“从《政府工作报告》重申‘两个毫不动摇’,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竞相发展的良好环境,我们深刻感觉到了国家支持民营经济、支持民营企业、支持民营企业家发展的信号更加强烈,感觉到环境在升温、变暖。”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说。
刘汉元表示,在党和国家各项政策的指引下,民营企业实现了高质量发展,成为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坚力量。光伏产业的发展,正是中国民营经济抓住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过程中孕育的新机遇,激活中国经济活力的缩影。
“福建省七成以上的科技成果是民营企业创造的,八成以上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在民营企业,九成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民营企业。这些成绩得益于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为民营企业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让民营企业安心创业、放心做事、大胆投资。”九牧集团董事长林孝发表示。
全国两会上不断传来的好声音,和风春雨般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更强劲动力。《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新质生产力诞生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之中。数字经济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沃土,民营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当前,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良好基础和有利条件。”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说。
蓄势新质生产力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最为突出的位置。”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杨德才表示。
近年来,民营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2023年9月,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和《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分析报告》显示,2023年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达到275.78亿元,比2022年增加12.11亿元。民营企业500强中,有414家企业的关键技术主要来源于自主开发与研制,432家企业通过自筹资金完成科技成果转化。
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显示,民营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贡献了全社会70%的技术创新成果,涵盖了80%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和90%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上可以大有作为。
奇安信科技集团董事长齐向东表示,民营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之一,也是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升级的主要力量,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可以发挥多重作用,成为突破重大科学技术的生力军、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排头兵以及汇聚创新人才的蓄水池。
“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新质生产力将为撬动行业蓬勃发展提供新支点。”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说。
在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北京零点有数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岳看来,中国民营企业一直对新兴技术高度敏感。而在各类民营企业中,中型企业对人工智能、元宇宙等又表现出了相当高的关注度。如何激活民营企业的内生动力,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他认为改善产业营商环境是关键,而这不仅是地方政府的事,也需要协会、以及企业的共同参与。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倪红福表示,我国在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突破性进展,主要体现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果丰硕、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持续提升、数字经济和信息技术加速发展、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辽宁大学校长余淼杰表示,新质生产力的源泉来自创新,特别是基础研究方面的创新,目标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关键在质优,以新促质、以新提质是它的核心。
谈及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余淼杰建议,各地要因地制宜,发挥各自优势,不能一哄而上、一哄而散。此外,要真正协调好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之间的关系。“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简单的产业取舍,不是不要传统产业,而是要对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同时加快新兴产业的发展。”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既要重视‘从0到1’的原始创新,更要重视‘从1到100’的产业化落地,让创新的种子真正成长为参天大树。”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贾少谦表示。
优化营商环境
民营经济促进法备受期待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坚实的法治保障是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的重要一环。今年全国两会前夕,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传来好消息。
2月21日,司法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共同组织召开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座谈会。会议强调,加快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业内普遍认为,此举释放了政府在法治层面积极回应民营企业关切、坚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强烈信号,将为民营经济发展带来利好。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监事长、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合伙人吕红兵长期呼吁为民营企业立法,“在立法中,应当对政府的定位及权利义务作出明确。例如,明确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主管部门,该部门应该与国务院国资委处于平级的地位。”吕红兵建议,要在规划、财政、税收、人才,特别是金融领域,如银行贷款、政府基金、提供担保、民企上市等方面给予民企与国资同等待遇,推进民营企业成长为“参天大树”“百年老店”,解决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天花板”问题。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东升认为,这次党和国家推进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是我国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里程碑,将有利于真正落实民营企业和企业家长期对公平竞争、政策同等、法律平等的期盼与呼吁,势必能够为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建立一个长久稳定的预期,提振民营经济和市场信心。
营商环境是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土壤,“土质”优劣直接关系市场活力和经济发展动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研究员马晓白认为,更大力度破除民营经济营商环境堵点问题,关键在于提升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健全规范和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法律制度。
更多民营企业关切的问题被提上日程。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健全防范化解拖欠企业账款长效机制。“民营经济促进法起草工作启动给予民营企业更大鼓舞。这将更有利于进一步营造公平、法治、有序的市场环境,深化突出问题治理,加快解决民营企业急难愁盼的各类问题,激发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包头市塞北机械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斌如是说。
他建议,可专门制定拖欠账款法律法规,全面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大型企业大额资金流动的全流程监管力度;将商业承兑汇票、合同执行情况纳入企业征信系统管理;加强现有拖欠款的清理力度,下发清理拖欠款告知单,明确拖欠款企业清理最后期限等。
此外,对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公平”二字也成为民营企业家关心的重点。春秋航空董事长王煜认为,只有真正做到一视同仁,才能解决民营企业的平等准入、公平竞争、政策支持等问题。当前,尤其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政府要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才能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促进企业间的公平竞争和发展。
责任编辑: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