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炳生:大食物观是新时代的粮食安全观
摘要: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柯炳生撰文表示,为了更好地理解“大食物观”,首先需要厘清几个重要概念。
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柯炳生撰文表示,为了更好地理解“大食物观”,首先需要厘清几个重要概念。
粮食:包括谷物、豆类、薯类。我国现在粮食生产构成的比例约为:水稻30%,小麦20%,玉米40%,其他粗粮2%,豆类3%,薯类折粮(5比1)占4%。
谷物:这是国际通行的分类方法,指所有禾本科作物的可食籽粒。包括稻谷、小麦、玉米三大作物,以及大麦、高粱、谷子、燕麦等其他各种杂粮。
口粮:这是我国近年来的特殊用法,只包括稻谷和小麦两种产品。在所有的官方文件中,都是如此。这是我国现阶段实际上的主粮。
食物:包括所有可以食用的东西,除了粮食之外,还包括畜产品、水产品、瓜果蔬菜等。大食物观,指的就是全部食物。
在吃得饱问题还没有获得很好解决时,粮食安全问题,主要就是粮食的安全保障问题;而在已经实现了全面小康、奔向现代化的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粮食安全的核心问题已经由如何让广大人民吃得饱转变为如何让广大人民吃得好。解决吃得饱,主要靠粮食;而解决吃得好,不仅仅要靠粮食,更要靠畜产品、水产品和瓜果蔬菜等,并且各种产品包括口粮,也要求更高的质量。这就是“大食物观”的本质要求。这也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粮食安全问题上的具体表现。
粮食安全的原本含义,就是大食物观意蕴的粮食安全,而不仅仅是口粮的安全。
从我国农产品生产、消费和贸易统计数据看,也充分反映出了大食物观的要求。1978~2022年期间,在生产方面,我国的人均粮食产量从317公斤增加到487公斤,增幅为54%;人均肉类产量从8.9公斤增加到65.4公斤,增幅为6.3倍;人均水产品产量从4.8公斤增加到48.6公斤,增幅为9.1倍,即人均肉类生产和水产品生产的增幅远远超过粮食生产的增幅。在消费方面,人均粮食消费从196公斤下降到137公斤;人均肉类消费从8.5公斤增加到47公斤,即人均粮食消费减少了30%,而人均肉类消费增加了4.5倍。在农产品贸易方面,2022年和2023年,我国农产品的净进口额分别为1377亿美元和1352亿美元,其中饲料粮(大豆、豆粕、玉米)和畜产品净进口额占比均为84%。这意味着我国农产品的进口主要是为了满足畜产品消费需求。此外,我国的大米、小麦和水果尽管也是净进口,其主要原因不是国内生产数量不足,而是因为国内生产质量不足,而进口产品的质量更好,价格也低。
综上,新时代国家粮食安全的本质要求,就是大食物观的要求,即广大人民需要的是更少且质量更高的口粮、更多且质量更高的畜产品、水产品和瓜果蔬菜产品。
责任编辑: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