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高新区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摘要:33年来,高新区肩负“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使命任务,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奋楫笃行,创新竞进,以时代之笔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中国改革报 中国发展网 李揽月 记者朱波报道 2024年是天津滨海高新区获批国家级高新区的第33个年头。33年来,高新区肩负“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使命任务,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奋楫笃行,创新竞进,以时代之笔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2023年,天津滨海高新区GDP增长5.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4%,规模以上服务业主要行业营业收入增长18.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8.5%,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靓丽成绩单。
科技创新动能强劲。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天津滨海高新区始终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在“党建引领 共同缔造”理念的指引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创新成果转化力,让更多具有“硬科技”“硬实力”的企业脱颖而出。
目前,天津滨海高新区三大海河实验室在研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超70项。其中,信创海河实验室与北京启元实验室达成合作,加强与国家实验室科研项目、成果产业化协作。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分别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协和医学科学院、中国医科大学等多家北京知名高校院所共同开展京津冀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
创新主体的培育也结出硕果。目前,天津滨海高新区已拥有国家高企2312家、国科小2215家、雏鹰企业1229家、瞪羚企业80家、科技领军(培育)企业59家,在天津市占比均接近五分之一;科技型上市企业15家,在天津市占比近三分之一。
孵化链条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也正为天津滨海高新区培育源源不断的新动能。据了解,天津滨海高新区拥有国家级孵化器11家、天津市级孵化器8家、国家级众创空间12家、天津市级众创空间17家,均位列天津市第一。
产业发展活力焕发。作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天津滨海高新区坚持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之路,持续构筑以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为首位度,以新经济服务业为特色,以生物医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为支撑的同时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未来产业发展的“X”个新赛道的“113X”产业体系。
2023年,天津滨海高新区信创产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92%,集聚了曙光、海光、飞腾等龙头企业,联合三六0建立了全国首个信创安全服务平台;生物医药产业实现营收同比增长3.97%,生物医药园区产业综合竞争力在全国位列第7,天津药研院、中源协和等创新型企业和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现代中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与北京科研资源、产业资源联动更加紧密,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进入“生产线”;2023年高新区新经济服务业实现营收超过千亿元,同比增长19.56%,以云账户、今日头条、58到家等为代表的企业,以及形成的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跨境电商等子产业链,成为新经济业态发展壮大的沃土。
区域治理稳步优化。优化营商“软环境”,拼出发展“硬实力”。天津滨海高新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提高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化水平,加快推进“一件事”集成服务改革,在天津市率先开展高频证照联办“一件事”改革;上线“水电气热报装靠前服务系统”,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建设,优化智能审批,实现企业、群众办事从“多网办”到“一网通办”,从“多头跑、来回跑”到“一站办结”,满足企业、群众从共性到个性化需求,全力优化营商环境。
近日,天津市政府批复同意将滨海高新区华苑科技园纳入天开高教科创园布局。高新区将主动承担创新引擎使命担当,以支撑天开园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科研成果孵化器和科创服务生态圈为发展目标,全力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和新经济发展活力区,成为联动天开园发展、构建区域创新走廊的战略支点和关键连接节点,着力打造天津版“中关村”,努力成为全市高水平的科创引擎。
今年,天津滨海高新区将以“党建引领 共同缔造”为理念,锚定打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升级版”和北方一流科创城的目标定位,奋力打造创新、产业、改革开放和治理“四大高地”,不断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持续为天津市和滨海新区发展大局添活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高新”实践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王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