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贵州省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摘要: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发挥比较优势,加快构建富有贵州特色、在国家产业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1月22日, 贵州省政府新闻办在贵阳市召开新闻发布会,会议发布了贵州省2023年经济运行情况。 贵州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彭显华在回答记者2023年,贵州省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如何评价2023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有哪些特点、亮点?的提问时介绍道,贵州全省发展方式持续转变、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增长动能加快转换,经济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彭显华说,过去一年,可以说是极不寻常、极为不易,面对多重任务叠加、多重约束并行、多重目标协同的复杂形势,贵州省委、省政府始终保持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定力,作出加快贵州高质量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的判断,提出高质量发展“六个有利于”要求,坚定不移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建设“四区一高地”,坚定不移推进“三个转变”,坚持一手抓恢复经济增长、一手抓防范化解风险,努力在多重目标中做到科学平衡、在多重约束中实现有效突破,推动全省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增长2.5%、4.4%、4.8%、4.9%,全省发展方式持续转变、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增长动能加快转换,经济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高质量发展发展成果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以“六大产业基地”为重点,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取得积极成效。
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发挥比较优势,加快构建富有贵州特色、在国家产业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工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着力打造“3533”重点产业集群,省级主抓“六大产业基地”,明确各市(州)主导产业,指导县(市、区)选准主导产业,逐一编制“一图三清单”,大力推进“富矿精开”,启动“电动贵州”建设,工业发展路径更加清晰,工业经济占比达27.2%,为稳增长、调结构、增动能提供了有力支撑。数字经济加快转型发展。抢抓机遇布局人工智能新赛道,数据中心由存储中心加快向“存算一体、智算优先”转变,华为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智算中心落地,智算芯片达7万张以上、位居全国前列,数字经济占比达42%左右、增速保持全国前列。旅游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面向经营主体推介贵州旅游,文旅、桥旅、体旅、酒旅等深度融合发展,“村超”“村BA”“路边音乐会”等活力四射,全省接待旅游人次、旅游总收入、游客人均花费分别恢复到2019年的113%、119%和105%。
二是以重大项目建设为牵引,推动投资结构持续优化。
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举办重大项目建设现场观摩会。以“六大产业基地”为重点扩大产业投资,新增安排200亿元注入“四化”等产业基金,推动建成投产宁德时代、奇瑞汽车、盘江新光1号机组、美锦华宇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1.9%,工业投资增长10.7%、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30.9%、提高4.6个百分点。贵南高铁建成运营,实现贵阳与周边省会城市高速铁路直连全覆盖,贵广高铁完成提质改造,实现按最高时速300公里运营。全省高铁里程达1808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8784公里、省际通道达27个,基础设施投资增长8.6%。
三是以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为导向,激发改革开放创新内生动力。
把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与发挥贵州比较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推动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更大力度创新,努力在主动服务国家战略中作出贵州贡献、在积极融入国家战略中赢得贵州发展。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突破。国务院批复贵州开展西部大开发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赋予贵州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更大自主权。磷化集团加快战略转型,组建能源集团、民航集团、建投集团,完成黔晟国资、贵旅集团结构性整合重组,省国资委重点监管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5.8%。制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36条政策措施,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增长8%。新增经营主体74.43万户。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持续提升。积极开拓东南亚、南亚市场,黔粤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分别增长277.6%、58.7%。创新招商工作机制,新增产业到位资金3000亿元以上。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启动建设黔灵实验室,完成特种化学电源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新增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增长12%、增幅为近年来最大。
四是以打造新增长极为目标,推动重点区域高质量发展。
聚焦实施“强省会”行动、遵义打造省域副中心、毕节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优化“一群三带”城镇空间格局。贵州省委、省政府召开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大会,出台2个含金量高的政策文件,推动贵安新区发展“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开局良好,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4.1%。贵阳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建成运营,贵阳市进入轨道交通“线网时代”。出台大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40条政策措施,调动发展产业、涵养税源积极性,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000亿元。
五是以防风险保安全惠民生为重点,牢牢守住了底线任务。
坚守安全底线。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完成粮食播种面积4160.7万亩、产量1119.7万吨,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任务。牢牢守住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底线,供应电煤8750万吨,发电量2403.7亿千瓦时,电力保供综合成效为近年来最好。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债务金融风险底线,债务金融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兜牢民生底线。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提前完成人均纯收入1万元以下贫困人口动态清零任务。实施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1+4”政策,城镇新增就业61.75万人,600万省外务工劳动力稳定就业。深入推进教育卫生整体水平“双提升”攻坚行动,新增基础教育学位12.27万个,4所省属高校新校区建成投用,基本完成省属高校“一校一址”布局调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突破50%;获批建设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并全部开诊运营,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评价进步幅度居全国第4位。
责任编辑: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