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米歇尔·马丁一行到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摘要:作为欧盟重要成员国,爱尔兰和中国的关系是中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是中国和欧洲合作的重要典范,马丁此行,对于增进中爱两国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沟通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讯 11月9日,爱尔兰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米歇尔·马丁(Micheál Martin)、爱尔兰驻华大使安黛文(Ann Derwin)、爱尔兰驻上海总领事史默迪(Wendy Dorman-Smith)一行15人到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理事长丁奎岭,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外交部欧洲司参赞曾嵘,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长濮方可(Frank Bournois),副院长兼中方教务长张维炯,党委书记马磊,管委会成员、副教务长忻榕等出席接待。本次活动得到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和爱尔兰驻上海总领事馆的大力支持。
现场全景
作为欧盟重要成员国,爱尔兰和中国的关系是中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是中国和欧洲合作的重要典范,马丁此行,对于增进中爱两国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沟通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马丁首先与丁奎岭进行了座谈交流。马丁表示,特别高兴能时隔多年后再次来到中国、来到上海。自己的家乡科克(Cork)与上海在2005年结为友好城市,所以来到上海倍感亲切。他表示,在疫情后恢复常态化沟通交流非常必要。当前的世界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作为欧盟和中国的合作成果,可在促进双边关系平稳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丁奎岭代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对马丁副总理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表示马丁此行将开启中爱两国以及中国与欧盟合作的新篇章。他指出,今天的世界面临着诸多挑战,如食品安全、气候变化、医疗卫生等,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独立应对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紧密携手,在这过程中,双边的合作至关重要。
马丁与丁奎岭座谈交流
马丁发表了题为“爱尔兰、欧盟与中国”的主题演讲。他回顾了爱尔兰加入欧盟50年的发展历程,展望了欧盟、爱尔兰与中国双边合作的未来前景。他表示:“在北京和上海期间,我看到了欧盟和中国深度的经济连接,以及未来的增长潜力。”
马丁发表主题演讲
马丁指出,当前,面对诸多全球性挑战,国际社会很有必要与中国建立起建设性的伙伴关系。中国是关键的参与者和对话者,中爱可以通过多边体系和多边合作共同促成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在脱贫、发展清洁能源、维护多边秩序方面,中国未来能够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演讲结束后,在濮方可主持下,马丁与现场观众展开热烈问答交流,就爱尔兰如何鼓励创业、中欧关系发展走向等问题进行解答。
在被问及加入欧盟对中爱关系的影响时,马丁指出,加入欧盟以后,爱尔兰大力投资人力资本,从而提高了对中国的吸引力;欧盟是单一市场,单一市场具备货币、规则统一等诸多优势,帮助爱尔兰吸引更多中国企业投资兴业。
丁奎岭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是中欧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周年,马丁副总理来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意义非凡。他从自己所从事的化学研究工作出发,用化学反应来比喻国际合作与交流。他说:“化学反应的本质可以概括为两点:连接(connection)和功能(function)。国际合作交流同理,也应该既有连接,又有功能。”
丁奎岭发表致辞
他进一步指出,爱尔兰代表团此次来访,将进一步推动中国与爱尔兰和欧洲的紧密联系。未来,希望双方能以学院为纽带,在教育、科研、创新等领域开展更务实、更广泛的合作,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迈向更高水平注入更多活力。
接着,汪泓致答谢辞。她表示,在纷繁变化的世界格局下,马丁副总理的演讲为大家描绘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爱尔兰及欧盟在人才、科技、机制、营商环境等方面的很多实践,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中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汪泓发表致辞
“马丁副总理刚才特别谈到,国家强则教育强,教育强则人才强。”汪泓表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会继续加强对教育、人才、创新精神的重视,在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方面继续发挥优势,保持在国际商学院中的领先地位。学院会以马丁副总理的来访为契机,继续推动中国与爱尔兰及欧洲之间的友好往来,进一步搭建双方人文、经济交流的平台,为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繁荣贡献力量。
活动结束后,爱尔兰代表团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MBA、 Global EMBA学生进行了亲切的互动交流。
作为唯一一所由中国政府和欧盟共同创立的国际化商学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自1994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打造中国和欧洲乃至世界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平台。自2012年起,学院发起举办“欧洲论坛”,十年来已在多个欧洲城市成功举办24场,聚焦中国和欧洲商界的热点话题和普遍关切,有力促进中国与欧洲企业家之间的互信合作。另外,学院已培养欧洲校友近1000名,他们为推动中国和欧洲的交流合作、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集体合影
责任编辑:杨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