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四周年:高质量协同发展风采卓然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记者缪晓琴上海报道 一季金秋收获丰,四载硕果挂满枝。2019年11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正式揭牌。四年以来,由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组成的示范区,从“单兵突进”迈向“集团冲锋”,绿色创新成效越来越好、一体化制度创新越来越快、和谐宜居生态优势越来越强,科技型企业“热带雨林”生机勃勃。
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长三角地区的战略地位举足轻重。这片35.8万平方公里的热土,以不到4%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近1/4的经济总量,超过1/3的进出口总额,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示范区如同一扇时光之窗,从中能够看见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光辉未来。作为一体化制度创新的“试验田”“样板间”,示范区更承载了开辟跨行政区域共建共享的特殊使命、勇闯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新路的艰巨任务。四年间,双碳战略、要素流动、共同富裕等领域112项制度创新,为全国其他区域提供了学习借鉴,曾经擘画在“蓝图”中的一幕幕场景,如今已逐渐触手可及,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联保共治,守护绿色发展最靓底色
远观有壮美蓝图,近看有秀丽风景。连通太湖与黄浦江的太浦河,见证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前行足迹。如今,三地交界的河心水域,正在打造长三角“绿心”的江南庭院、水乡客厅,它将成为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共同的“会客厅”。
悠悠绵延57公里的水道要避免“三不管”,就需要“聚合力”。示范区建立联合河(湖)长制,推动“河长+警长+检察长”三长联动,实现了跨界共治一方水,示范区“一河三湖”水环境质量提前达到2025年标准。同时,示范区执委会形成全国首个跨行政区的国土空间规划——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水乡客厅控制性详细规划;探索建立标准、监测和执法“三统一”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吴江船坞民宿水杉居
和谐惬意的人文环境是人居生活的基础。吴江的主城区——东太湖度假区(太湖新城),同时也是一条极具未来感、江南韵、国际范的东太湖百里风光带。以“运动+度假”为主题,以“产城人—文体旅”融合为路径,东太湖度假区不断探索“太湖”核心资源的保护性开发,累计完成重大文旅项目投资440亿元。
沪苏南铁路施工现场
绿色是发展的底色,生态也是最大的发展优势。嘉善县在全省率先发布以平原河网地区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核算技术规范《县域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规范平原河网地区》,打通生态产品转化通道,发放全市首笔500万元的“GEP生态价值贷”。深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腾退“高耗低效”企业267家。
2022年11月14日,青浦、吴江、嘉善三地举行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重点项目开工仪式,总投资达到206亿元,包括蓝环嘉善段一期、青浦大道 (三分荡路—沪青平公路)新建工程、吴江盛泽污水处理生态环保工程等在内的13个示范区重点项目热力上马。
跨省融合,创新产业加快集聚赋能
生态优势和自然美景让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底色”更足、“磁力”更强。基于示范区内已然形成的绿色生态城市“底座”,一批科技型企业也纷纷在此落地。环境价值正在成为这片区域的闪亮名片和无形财富,“高颜值”加速转化为“高价值”。
在青浦区金泽镇,工地上塔吊林立,忙碌中已见雏形的一栋栋建筑来自华为研发中心的布局落子。在嘉善祥符荡创新中心,竹小汇双碳聚落通过风能、地热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氢能等多能互补,正致力于打造低碳环保的新标杆。在草长莺飞的太湖之滨休闲或慢跑的人群中,不乏来自全球落户吴江的专业人才,他们看中的不仅是营商环境,更是这里的自然风光与文化底蕴。
吴江古桑研学桑基鱼塘实景图
聚焦示范区创新绿核,青浦区推动西岑科创中心开发建设。东片区为华为青浦研发中心,西片区为西岑科创园区,并成立西岑科创中心开发建设指挥部,协调推进西岑科创园区建设。2022年9月,西岑科创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正式获批,标志着项目建设进入新阶段。
首张示范区“跨省通办”营业执照、首张“上海市海外人才居住证”、全国首单企业涉税信息跨省迁移业务,青浦区携手吴江、嘉善联合启动“云链通”行动,为长三角区域企业上下游精准对接提供支持。
在青浦朱家角的长三角金融产业园,目前集聚金融机构162家,基金在管规模达1900亿元,预计到2023年底,将实现集聚基金管理规模突破2000亿元。市西软件园核心区已落户企业约600家,累计总产值约160亿元。上海青浦(长三角)留学人员创业园于2022年9月底正式投入使用,已吸引入驻留创企业57家,留创孵化项目58个,累计引进留学人员194名。
近年来,吴江东太湖度假区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和“环太湖科创圈”“吴淞江科创带”建设,布局创新产业集聚,依托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江苏分院落户的示范带动,引进培育了4个国家级“双跨”平台,领跑数字经济“新赛道”“主赛道”,致力打造长三角数字经济工业互联网产业新高地。截至8月底,东太湖度假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到44.36亿,同比增长68.23%。
“轨道上的长三角”对推动地区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沪苏嘉城际铁路江苏段串联示范区虹桥商务区动力核、青浦新城、环淀山湖创新核、水乡客厅、吴江高铁科创新城等核心功能区,成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对外沟通的骨干线路和密切联系沪苏浙两省一市的重要纽带。
一网通办,持续放大民生服务效应
示范区的初衷和最大特点,就是在不改变行政区划的前提下,打破要素流动的行政壁垒和制度藩篱。这种“打破”不仅会产生一体化发展的空间红利、制度红利和市场红利,更为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带来了“跨域无感”的便利体验。
“验证身份证,刷脸,选择长三角办理区域……”如今,在上海上班、嘉善生活的居民仅需要花5分钟,就可通过“一网通办”在嘉善一家银行柜员机上自助完成上海公积金和社保查询、证明打印。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一网通办”政务服务事项办理的加速推进,这样的居民“一家亲”服务新图景在示范区越来越普遍。目前,嘉善携手青浦、吴江共同推进13项一体化制度创新改革,6大银行的68个网点都已支持10项长三角通办事项和472项属地事项办理。青浦区也已将1173项事项纳入“跨省通办”专窗;联合吴江、嘉善发布示范区政务地图;布设长三角“一网通办”智能终端,接入示范区高频企业事项、民生事项、常用证明等2880余项。
数据多跑腿,商家更省心。四年来,示范区营商环境节节提升。青吴嘉三地379个网点信息在“浙里办”“智慧吴江”“随申办”实现了同源发布;1000多个事项“跨省授权、全盘受理、一窗综合、同城服务”;示范区开通银行异地授信贷款,科技创新券实现通用通兑。
民生工作离百姓最近,同百姓生活最密切。其中,医疗卫生和教育事业是群众关注的头等大事。近年来,得益于示范区医联体的建设。嘉善、青浦、吴江已开通定点零售药店跨省医保直接结算服务,居民跨区域就医实现医保和自费部分无感支付;华师大二附中、浙师大等沪浙名校合作,建设了11所附属嘉善实验学校,上海音乐学院附属幼儿园等学校正加快建设。
每天上午,在江苏吴江第五人民医院老年科病区设立“远程查房”间,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老年科专家团队都会在固定时间派专家值守在“远程查房”视频端口。吴江五院老年科的新住院患者在完成初步检查后,由医生全程陪同进入“远程查房”间,与上海专家团队连线,为患者提供与上海同质化的查房服务。
四年来,示范区执委会将医联体建设作为一项制度创新稳步推进,先后成立了示范区中医医联体、示范区妇产科医联体、示范区糖尿病足专病联盟等,为辖区居民带来实打实的便利。越来越多患者不出省就能享受到优质的诊疗,在地医生也通过远程交流掌握了更高效的诊疗技术,与前沿临床技术保持同步。
经过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的磨砺淬炼,示范区已然锻造出了两个面貌。一面绿洲似水,以开放包容赓续江南千年文脉,持续积淀未来潜力;一面目光如炬,以如火如荼的锐意进取,不断刷新世界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知,将开放、合作、共赢的成功经验复制到更广阔的天地。
责任编辑: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