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陕西榆林:聚焦金融服务“1234”十项举措 让营商环境优化迈上“新台阶”

2023-10-07 14:52 中国发展网 姚刚

中国发展网讯 陕西省榆林市金融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三个年”活动安排部署。坚持以目标为导向、以结果为导向、以问题为导向的工作思维,细化工作任务,围绕重点任务和难点问题,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创新方法措施,致力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完善榆林金融生态,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1”个中心

以聚合金融机构、丰富金融业态、汇聚金融人才为思路,以实现多功能、全流程、“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为目标,投运榆林金融中心,招引能化交易中心、中信证券、全景网等22家机构组织入驻。出台《榆林市2023年金融产业招商引资工作方案》,与中央财经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规划建设“金融街”,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发展,打造金融功能聚集区和多元化金融生态圈,将榆林建成陕甘宁蒙晋交界最具影响力区域金融中心。

“2”个平台

建立榆林市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以下称“榆快贷”平台)PC端和移动端双场景融资模式。以智能匹配和在线金融为特点,采用大数据技术,归集整合企业各类信用、经营、资产等信息,建成融资综合信用信息服务“一张网”。

“榆快贷”平台通过多渠道对企业进行信用评分评级和“多维度画像”,实现金融机构产品与企业融资需求的快速匹配,畅通银企信息交流,让信息“多跑路”、企业“少跑腿”,为金融机构和企业提供政策发布、信用评级、融资对接等服务,促进企业便利化融资。2023年,榆快贷”微信小程序上线,与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形成升级中小企业融资平台为“榆快贷”平台,进一步优化平台服务,完善数据归集,打造融资综合信用信息一体化服务平台。目前,入驻金融机构45家,注册企业74651户,达成融资693笔80.77亿元,进一步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有效缓解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局面。

榆林市地方金融统计及风险监测预警平台。2023年,为建立健全榆林市地方金融组织监管体系,将监管数据与监管业务结合起来,打造集数据采集交换、监管业务、系统管理和综合分析功能为一体的金融统计及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平台包括六大子系统,搭建起榆林市地方金融工作局、金融机构、金融公司全方位管理体系。

即建立地方金融监督管理的“7+4”类地方金融组织登记备案信息统一管理的登记备案系统,对“7+4”类地方金融组织以及管辖范围内的银行、保险、证券机构进行数据采集、清洗、储存的数据采集系统,对7+4类地方金融组织的风险分析、风险预警、行政检查、协同处置等全流程监管的地方金融监管系统,对7+4类地方金融组织以及银保证机构的数据进行统计、加工、展示的金融业综合统计系统,与被监管企业的交互,包括上市挂牌后备企业服务子系统、制度库子系统等,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的综合服务系统,供监管用户在系统中进行日常监管、工作办理、信息获取的统一门户系统。

“3”个办法

榆林市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办法。为充分调动金融机构支持榆林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进一步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放、改善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防范金融风险,助力榆林追赶超越高质量发展,制定《榆林市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办法》。重点考核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规模及增量、贷款结构、不良化解、业务创新、机构管理等,保险业金融机构保费规模、赔付情况、保险创新、履行社会责任、机构管理等。加强2022年金融机构考核,充分运用考核结果,2023年,榆林市人民政府统筹运用40亿元财政性资金、10亿元住房公积金对考核结果优良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奖励移存。

榆林市上市后备企业服务管理办法。为抓住资本市场改革机遇期,做好上市后备企业培育孵化工作,推动企业加快上市进程,实现高质量发展,制定《榆林市上市后备企业服务管理办法》。对后备企业实施分类管理,按照挂牌上市进程,将后备企业划分为审核层、辅导层、培育层,分层级提供差异化的指导培育服务。对后备企业提供一站式绿色通道服务、上市挂牌推介服务、“上市基层行”服务、培训学习服务、路演展示服务、融资支持服务和优先推荐服务。目前,已召开后备企业名单发布会2次,共发布企业63家。

榆林市中小微企业信用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实施办法。为进一步发挥“榆林市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以下称“榆快贷平台”)的积极作用,加大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推动榆林市中小微企业快速健康发展,设立初始规模为1000万元的中小微企业信用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并制定了《榆林市中小微企业信用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实施办法》。基金主要用于对补偿基金合作银行通过榆快贷平台开展的1000万元以下的企业信用贷款所产生的不良贷款本金部分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偿,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放大效应,鼓励商业银行扩大中小微企业信用贷款规模,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目前,榆快贷平台已实现微信小程序与PC端双场景融资模式。入驻金融机构45家,注册企业74679户,达成融资697笔80.98亿元,进一步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有效缓解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局面。

“4”项机制

榆林市完善金融协同治理机制。为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和金融监管部门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协同治理作用,优化协作配合机制,强化协同保护力度,深化治理合作模式,制定《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金融协同治理机制推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意见》(榆中法〔2023〕96号)。以“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服务高质量发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为原则,建立监管与司法街接、维护金融稳定配合、金融纠纷诉源治理、金融纠纷多元化解、重大风险防范化解、敏感案件问题会商、协力打击“逃废债”、司法建议规范办理、人才双向学习交流、政策法规宣传巡讲等金融司法协作机制,加强对全市基层人民法院、金融监管部门、各金融机构、金融纠纷调解组织的监督、指导、管理。

榆林市金融机构助力民营企业联络员工作机制。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三个年”及《政府工作报告》安排部署,多措并举助企纾困,及时回应企业关切,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助力全市民营企业稳步发展,制定榆林市金融机构助力民营企业联络员工作机制。通过建立金融机构与民营企业联络员机制,实现银企信息和资源共享,加大对民营企业信贷投放力度,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大力支持民营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发展。截至7月末,辖内29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向银行机构助力企业联络员推送572户民营企业,涉及年度融资需求85.52亿元,累计授信32.15亿元,已完成投放25.24亿元。

重点产业链“主办金融机构”机制。银行机构为加大对符合条件的核心企业项目,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项目、技术改造升级项目、重大龙头骨干企业或核心配套企业招商项目的支持力度。根据核心企业与供应商的结算习惯,加大应收账款融资、应收票据融资、订单融资等供应链金融产品投放,解决对上游企业资金占用问题,满足供货商的经营周转需要。建立重点产业链“主办金融机构”机制。

榆林市金融局、市发改委会同驻榆金融管理部门、重点产业链责任部门为每条产业链明确相应主办金融机构,并进行动态调整。主办金融机构要积极向各重点产业链提供咨询、顾问、协调和融资服务。各产业链工作专班要在符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定期向金融机构推送产业链核心企业清单、重点招商清单、重点项目清单等,协助金融机构精准设计服务方案。各主办金融机构要及时响应融资需求,主动上门服务,帮助企业制定融资方案,并加大金融法律法规、金融知识和融资产品的宣传力度。印制了《榆林市提升重点产业链金融服务水平意见》,建立全市重点产业链主办行机制,实行“一链一行”主办行制度。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全市18条重点产业链确定的重点企业项目授信356.89亿元,完成资金投放285.99亿元。

上市会商工作机制。为全面加快榆林市企业挂牌上市步伐,推动企业规范健康发展,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加强上市后备企业梯次培育,加强多方合作联动,建立企业上市绿色通道,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企业挂牌上市工作的实施意见》。目前,全市主板上市企业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5家,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423家,培育后备企业38家。

据了解,近年来,陕西上河实业集团在榆林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榆林市金融局的指导和帮助下,加快推进企业上市步伐,成立了农牧板块上市筹备领导小组,集团旗下陕西上河三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入选了上市后备企业,在陕西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并与陕投基金融资1亿元;集团旗下鼎裕酒店公司、榆溪农业公司在疫情期间与长安银行融资贷款了2000万元。

根据榆林市金融局出台《关于印发榆林市促进金融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实施细则的通知》文件精神,陕西上河三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申报了市级上市后备库管理企业补助资金2万元,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补助资金200万元,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上市补助资金6万元。这些金融政策、融资成果与补助资金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为企业解决了实际困难,让企业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姚刚)

责任编辑:王小义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