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宜春市开展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兜底建”工作

2023-07-13 17:32 中国发展网
新业态新就业

摘要:强化全局意识和系统思维,注重工会内外联动、各级工会上下互动,入会、引领、维权、服务等一体推进,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发挥整体效益,提升综合能力,增强工作实效。

中国发展网讯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全国总工会和省总相关工作要求,在做实“重点建”、“行业建”的同时,以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为重点,以实施《2023年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带工建工建服务党建工作安排》为依托,以开展“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集中入会”行动为牵引,以实现“兜得住、兜得牢、兜得好”为目标,进一步建强做实“小三级”工会组织,有效打通制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的体制机制障碍,实现“小三级”工会建设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工作双提升。今年,宜春市将深入推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兜底建”工作作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重点来抓。此项工作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筑牢基层基础。一是打造示范性区域(行业)工会。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等的协同配合,继续推动货运挂靠企业、快递加盟企业、外卖配送代理商、劳务派遣公司等依法建会。加强区域社会组织对工会建设的领导,推动区域社会组织依法建立工会。在全市范围内各打造一批省级、市级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带工建”工会联合会、联合工会、基层工会示范点,并予以补助。二是建强乡镇(街道)、园区工会。积极争取党委、政府重视支持,将乡镇(街道)、园区工会建设纳入党建工作总体部署。推进快递物流园区普遍建立工会组织。积极做好省级第一批数字经济集聚区职工活动场所验收督查工作。三是延伸社区(村)工会。以商圈周边社区(村)为重点,结合基层社会治理排查,共享相关数据信息,主动做好辖区内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服务工作。

创新入会方式。大力推行“重点建、行业建、兜底建”的建会模式,深化互联网百强企业建会成果,推进互联网企业、平台企业扩面提质。积极推行集体登记入会、流动窗口入会、职工沟通会现场入会等方式,多渠道吸收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加入工会组织。积极探索网上入会、扫码入会,畅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网上申请入会渠道。坚持实体建会、属地建会,做实线下工会组织,实现线上线下有效衔接、规范管理,防止依托互联网平台建立网上虚拟工会组织。加快推进基层工会组织和工会会员实名制工作,及时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纳入数据库实施动态管理,逐步打通网上接转会员组织关系通道。

做实服务载体。积极与行业组织、平台用工企业就劳动定额、计件单价、订单分配、抽成比例、奖惩制度等开展协商,切实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经济权益。依托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户外劳动者驿站、司机之家、城市闲置用房等,打造一批新就业群体综合性服务平台(站点),并推动楼宇商圈、小区物业、银行网点、加油站等服务设施向新就业群体开放。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中组织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各地至少举办一场“工会聚乐部”活动、一场新就业群体单身青年联谊相亲活动。在新就业群体中开展疗休养和体检活动,向新就业群体赠送《意外大病综合保障互助计划》,为新就业群体女性劳动者免费开展“‘两癌’筛查”。

强化组织保障。坚持党建带工建、工建服务党建机制。以深化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为契机,争取党委、政府重视,进一步发挥全市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带工建工作小组作用,加强与人社、交通、市场监管、邮政等部门以及相关行业协会的协同配合,建立信息互通、资源互通、优势互补的工作协同机制,推动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政府与同级工会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工会主抓、各方协同、劳动者参与的工作格局。强化全局意识和系统思维,注重工会内外联动、各级工会上下互动,入会、引领、维权、服务等一体推进,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发挥整体效益,提升综合能力,增强工作实效。(张亚静)

责任编辑:宋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