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东是“新”城
摘要:当前,金义新区正着力打造以效率为核心的最优营商环境,全方位练就过硬本领、提升服务效能,无不彰显金义新区成就企业家的拳拳真心,是民营企业与金义新区“双向奔赴”诚意满满的“告白”。
陈阵 李玲添 本报记者 | 沈贞海
如梭岁月,气象万千。三年前的6月16日,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金华金义新区正式挂牌成立,拉开了新区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序幕。三年成长、三年磨砺、三年期待,万千新区人满载初心,无数逐梦者满怀激情,用心血与汗水书写着动人篇章。
起笔,即是世界眼光;落笔,便为时代标杆。三年来,迈开城市向东而行的步伐,见证了661.8平方公里的日新月异。“三江六岸”精彩蝶变,主导产业聚势成型,人民生活幸福安康,一座现代化新城初现雏形、熠熠生辉。三年来,谆谆教诲耳畔萦绕,殷殷嘱托铭记于心,目光所至惟有奋斗,以梦为马、青春作舟,披荆斩棘、不舍昼夜。
这里,就是金义新区!这里,就是一座新城!
这三年,创新与金义新区同行。“百博入企”柔性引才、“揭榜挂帅”等机制持续深化;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创新站逐年增加;开尔新材技术创新中心、李子园科创中心、浙中(金东)创新城国家级众创空间建设如火如荼……以创而论、以新为行,新区“创新之花”处处绽放、“产业硕果”挂满枝头。金漪湖科创智造平台、金华理工学院、龙芯智慧产业园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势如破竹,新区创新深化的决心之大前所未有;产学研协同创新,科技成果加速转化,新区创新深化的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力积内存芯片封测等项目落地,专精特新“小巨人”“隐形冠军”企业数量倍增,新区创新深化的成效之大前所未有。
这三年,无改革,不新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18条”等一批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的重点改革项目不断突破,“金田共享”“农宅通”“爱心卡”等一批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改革红利加快释放,“数字家庭”、大宗商品交易数字服务标准化等一批改革试点成效逐步显现,新区改革的“四梁八柱”基本搭建,改革脉络日渐清晰,改革成绩夺目亮眼。当前,金义新区正着力打造以效率为核心的最优营商环境,全方位练就过硬本领、提升服务效能,无不彰显金义新区成就企业家的拳拳真心,是民营企业与金义新区“双向奔赴”诚意满满的“告白”。
这三年,开放是金义新区的重要标识。经济要发展,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三年来,新区进出口规模持续扩大,贸易伙伴多元发展,出口产品的质量档次和附加值不断提高,既有量的稳步增加,又有质的显著提升,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金义综保区入选国家级跨境电商综试区、省级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建设铿锵有力。新区坚持政策引领,在不断完善外资“9条”、跨境电商“8条”、新型国际贸易“6条”等专项政策实施细则的基础上,先后出台相关扶持文件,精准施策,让外贸发展“韧性”更足,利用外资“磁力”更强,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
知难而不避难,方能迎难而上。三年时间,“大干快上、以干促上、实干至上”成为新区主旋律,广大新区干部在经风雨、见世面中长才干、壮筋骨,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敢啃“硬骨头”、能接“烫山芋”,是一支人民信得过、干事靠得住、作风能放心的铁军队伍,也是新区赶超跨越发展的有力支撑、坚强保障。
时间是伟大的书写者,忠实地记录着奋斗者的足迹。这是马不停蹄的三年、梦想照进现实的三年,其时已至、其势已成!新时代潮头,新区意气风发、乘势而起,又描绘出怎样的“诗与远方”?
且行且看,未来已来。一路向东,新城崛起。
责任编辑: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