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手之劳”成就环境之美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摘要:杜绝餐饮浪费、参与垃圾分类、选用节能产品、选择绿色出行……每件举手之劳的小动作,汇集起来都是保护资源环境的大动作。
本报见习记者 | 甄敬怡
北京启动生态环境文化周展示美丽北京建设成果、浙江启动“浙里绿游”并向全社会发出“美丽浙江·无痕行动”倡议、山东“海底清道夫”潜水员讲述海底环保故事、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举行污水处理厂开放日活动……6月5日是第52个世界环境日,多地举办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展示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成就,动员全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今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杜绝餐饮浪费、参与垃圾分类、选用节能产品、选择绿色出行……每件举手之劳的小动作,汇集起来都是保护资源环境的大动作。
垃圾分类事关民生文明
“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发力、精准施策、久久为功,需要广大城乡居民积极参与、主动作为。”5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
垃圾虽小,却牵着民生,连着文明。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关系13亿多人生活环境改善,关系垃圾能不能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在上海考察时,他强调“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垃圾综合处理需要全民参与”……
推动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广大居民的积极参与至关重要。上海市文明办负责人表示,上海市着力完善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工作体系,依托“上海志愿者网”发布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项目2.76万个,招募垃圾分类志愿者超过71万名,平均每9名注册志愿者中就有1名参与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累计服务时长达4698万余小时。
处理好城市垃圾问题,是城市宜居的重要方面。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自全国46个重点城市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先行先试、示范引导以来,已逐步探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和经验。
在日前举行的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倪虹介绍,近年来我国垃圾分类工作持续深入推进,截至目前,我国297个地级以上城市已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居民小区平均覆盖率达82.5%,“人人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正在逐步形成。
降碳行动进入“全民时代”
在2023年六五环境日湖北省武汉市主场仪式活动现场上,武汉碳普惠平台正式上线。据了解,通过该平台可实现个人、家庭和企业减排量的融合汇总,为政府、企业和公众在碳决策、碳研究、碳管理、碳履约、碳减排、碳普惠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务。
就在一个多月前,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武汉市碳普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计划用3年时间为广大居民谋取“碳权益”。居民使用乘车码乘坐地铁、扫码使用共享单车等一系列低碳行为可以被量化,被赋予一定价值后可以兑换实实在在的优惠。
除了碳账户,碳票也成了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福建省三明市创新探索"碳票变钞票"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借助碳票,生态公益林可折算成碳减排量进行交易,给林木所有权人带来"真金白银"。
紧跟降碳步伐,城市也在谋定而动。近日,深圳市首批近零碳校园试点福田区新洲小学改建工程全面完工,正式进入运行阶段。据深圳市福田区发展改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新洲小学采用"绿电系统+零碳组团系统+零碳管理系统"进行改建。记者了解到,深圳作为国内首批低碳试点城市,已率先打造不同种类的近零碳示范场景,通过从能源、交通、产业、建筑等多方面发力树立国内城市降碳标杆。绿色出行折射转型成效
数据显示,今年1~4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229.1万辆和222.2万辆,同比均增长42.8%。
绿色出行渐成风尚的背后,少不了政策的"护航"。去年,《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和《加快推进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相继出台,为新能源汽车城际出行提供了政策保障。为缓解高峰时段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供需紧张问题,全国各地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的基础设施为交通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助力。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全国已有超过5700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建成超过1.8万台充电设施。
随着充电桩、共享助力自行车、电踏车等设施设备有序投放,城市出行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慢行优先、公交优先、绿色优先"的出行理念也在不断深化。《2023年北京市交通综合治理行动计划》显示,今年北京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将提升到74.7%。
除此以外,全民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正在加快形成。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印发实施《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总体方案》及七大领域单项行动方案,推动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绿色商场、绿色建筑等创建行动取得积极进展。
截至目前,全国70%以上的县级及以上党政机关建成节约型机关,全国公共机构人均综合能耗、人均用水量比2011年分别下降24%和28%以上;共有109个城市开展绿色出行创建行动,绿色出行比例和绿色出行服务满意率大幅提升;全国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84%,2.5万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标识。
责任编辑: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