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公布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典型案例
摘要: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跨境更加高效,衔接港澳、接轨国际的一流营商环境更加优化,港澳居民来粤就业创业生活更加便利,大湾区市场一体化水平明显提高。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皮泽红报道 4月6日,广东召开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典型案例(第一批)新闻发布会。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朱伟介绍了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典型案例(第一批)遴选工作的有关情况。
近年来,广东按照《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工作部署,以实施“湾区通”工程为抓手,积极推进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取得明显成效。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跨境更加高效,衔接港澳、接轨国际的一流营商环境更加优化,港澳居民来粤就业创业生活更加便利,大湾区市场一体化水平明显提高。
据介绍,在工作过程中,广东各地市、各部门积极作为、开拓创新,探索形成了一批优秀的经验和做法。为更好地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广东制定了《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典型案例遴选工作方案》,并组织开展第一批典型案例遴选工作,得到各地市、各部门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本次遴选共收到有关单位申报案例71个,都是各单位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推进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工作的重要成果。
根据《工作方案》,广东从中择优遴选出第一批具有先进性、创新性、示范性的典型案例如下:(1)粤港澳跨境信用报告标准互认;(2)港澳律师实现在大湾区内地九市便利执业;(3)财政科研资金实现跨境拨付使用;(4)“湾区社保通”推动粤港澳社保事业深度融合发展;(5)创新粤港澳大湾区跨境车辆备案模式 ;(6)粤港澳共推“湾区标准”;(7)粤澳新通道(青茂口岸)实施“合作查验 一次放行”自助通关;(8)“港澳药械通”助力健康湾区建设;(9)“域外法查明通”:科技赋能破解域外法查明难题;(10)粤港澳大湾区工程师资格互认模式探索与标准制定;(11)“跨境理财通”推动金融市场双向开放;(12)创新粤港澳大湾区专属重疾险;(13)创新海关监管模式助力航空货物便捷通关;(14)广州创新搭建穗港澳商事登记“跨境通”平台;(15)深圳在香港发行全国首只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16)珠海探索粤港澳大湾区医保衔接新模式;(17)江门创新港澳居民“零出关”办理内地政务服务模式;(18)横琴打造琴澳跨境法律服务新模式;(19)前海创新跨境商事法律规则衔接机制对接;(20)南沙创新粤港交流合作机制。
责任编辑: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