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东北地区旅游业发展规划》
摘要:展望2035年,全面建成世界级冰雪旅游度假地、全国绿色旅游发展引领地和边境旅游改革创新样板地,成为跨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成功典范。旅游业综合功能全面发挥,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大幅提升,为东北地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发展网讯 据文化和旅游部网站消息,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全面振兴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东北地区深化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推动东北地区旅游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东北地区旅游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范围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总面积约145万平方公里。规划提出了“以人为本,旅游为民;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科学统筹,协同发展。”的基本原则,以及“世界级冰雪旅游度假地、全国绿色旅游发展引领地、边境旅游改革创新样板地、跨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实践地”的发展定位。
规划还明确发展目标,到2025年,跨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旅游产品供给、旅游服务质量、旅游治理能力显著提升,旅游发展活力和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旅游业在推动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中的作用更加突显。
到2030年,基本建成世界级冰雪旅游度假地、全国绿色旅游发展引领地和边境旅游改革创新样板地,跨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格局进一步夯实。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现代旅游业体系更加完善,旅游业质量效益明显提升,为实现东北地区全面振兴贡献重要力量。
展望2035年,全面建成世界级冰雪旅游度假地、全国绿色旅游发展引领地和边境旅游改革创新样板地,成为跨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成功典范。旅游业综合功能全面发挥,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大幅提升,为东北地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