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放管服”改革,山西出台重点任务分工方案
摘要:积极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提升风电、光电规模,加快煤成气增储上产,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加强政府猪肉储备调节,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讯 赵志斌 记者郭建军报道 打通市场主体发展障碍、推动取消皮卡车进城限制、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出台《落实第十次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从依靠改革开放释放经济增长潜力、提升面向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政务服务效能、着力推动已出台政策落地见效等3方面发力,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依靠改革开放释放经济增长潜力。继续把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着力点,切实打通市场主体发展障碍。坚持保主体、增主体、活主体、强主体并重,稳步推进市场主体倍增工程,推动市场主体倍增一揽子政策全面落地落实。
加快推进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以及省级规划的重点项目建设,压实责任、强化监督。在项目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用地、环评和资金投放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实行并联审批,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推进重要项目建设。
抓紧研究支持制造业企业、职业院校等设备更新改造的政策,着力降低企业融资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实施职业教育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十四五”期间,支持全省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建设250个左右高水平实训基地。
落实好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放宽二手车迁入限制以及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等政策,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开展家电惠民专项行动,推进家电下乡,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家电“以旧换新”。积极推进太原、运城等试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支持鼓励夜间经营,提升城市“烟火气”,进一步集聚人气、促进消费、激发活力。
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坚持过罚相当、宽严相济,切实规范行政执法。严格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防止以罚增收、以罚代管、逐利执法等行为。行政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处罚,违法规定行政处罚的,相关规定一律无效,不得作为行政处罚依据。
加强政务数据共享,推进企业开办注销、不动产登记、招工用工等常办事项由多环节办理变为集中办理。推动实现企业开办、涉企不动产登记、员工录用、企业简易注销等“一件事一次办”。加快构建统一、实时的电子证照库。
再推出一批便民服务措施,解决好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关键小事”。延长货车在城市道路上的通行时间,放宽通行吨位限制。推动取消皮卡车进城限制。扩大新能源配送货车通行范围,延长通行时间。进一步便利货车在城市道路通行。开通教育考试百度小程序成绩查询服务,推动完善网上交费、网上人像比对、网上确认等服务。
落实好失业保险保障及社会救助政策,兜牢基本民生底线。全省失业保险金和失业补助金全部开通线上申领并及时审核发放。2023年起将失业保险金标准提高至我省一类最低工资标准的90%。
着力推动已出台政策落地见效。加快释放政策效能,推动各项助企纾困政策第一时间惠及市场主体。2022年底企业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到期后,企业可在2023年底前采取分期或逐月等方式补缴缓缴的社会保险费,补缴期间免收滞纳金。全面排查交通物流、水电气暖、金融、财经、行业协会商会等重点领域涉企违规收费问题,专项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对违法违规收费行为“零容忍”,切实减轻各类市场主体的负担。
保障好粮食、能源安全稳定供应,保持市场价格稳定。坚持稳粮保粮,严守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积极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提升风电、光电规模,加快煤成气增储上产,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加强政府猪肉储备调节,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
持续推进物流保通保畅,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和市场预期。充分发挥物流保通保畅工作机制作用,坚持24小时值班值守、一事一协调等工作制度,全力保障交通“大动脉”和物流“微循环”畅通,保障能源等重点物资、医疗防疫物资和群众生产生活物资运输畅通高效。
责任编辑: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