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新区打出六套“组合拳”,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阶段性进展
摘要:滨海新区与央企、龙头民企紧密合作,吸引中石化、航天科工、中国诚通等央企在新区投资布局,推进联想智慧创新产业园等民企项目和机构落地。2022年,滨海新区共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重大项目62个,总投资620.82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目标103.5%;共引进北京在津新设机构360个,注册资金928.63亿元。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 记者朱波报道 元月17日,记者在天津市滨海新区采访了解到:滨海新区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合作功能区、天津“一基地三区”城市定位的核心区,在深入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重点推进产业、创新、交通、政策、社会、文旅等领域的协同发展,从承接非首都功能和服务京津冀双向发力,吸引北京企业、机构落地,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推进产业协同,当好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承载地。滨海新区与央企、龙头民企紧密合作,吸引中石化、航天科工、中国诚通等央企在新区投资布局,推进联想智慧创新产业园等民企项目和机构落地。2022年,滨海新区共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重大项目62个,总投资620.82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目标103.5%;共引进北京在津新设机构360个,注册资金928.63亿元。
推进创新协同,当好北京的先进制造研发基地。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天津中心揭牌。加强与央企共建合作,央企在滨海新区设立研发中心、专业机构共118个,科研院所14个,涵盖石油化工、航空航天、信创、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主要布局在5大开发区。其中,仅高新区就有专业性的研发中心专业机构67家、科研院所5个。
推进交通协同,当好轨道上的京津冀和便捷的“出海口”。高铁建设持续推进,津秦、津保高铁相继开通,实现滨海—北京1小时公交化通达。港口集疏运体系加快建设,双向12车道、21.3公里的兴港高速开工建设。打通公路“断头路”,绕城高速、塘承高速新区段、津石高速天津东段全线建成贯通。天津港新开通4条“一带一路”及RCEP新航线,集装箱吞吐量2100万标准箱,增长3.7%。
推进政策功能协同,当好京津冀改革引领“排头兵”。在京冀自贸区联动发展上,建立政务服务通办联动机制,推动“京津通办”自助服务厅在新区投用,共同推出4批179项“同事同标”事项,200项天津政务服务事项实现24小时自助办理,300个高频事项实现“跨省通办”。在京津冀金融同城化上,实现FT账户政策京冀企业共享。实现三地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资格互认、高端外国人才办理来华就业手续和审查结果互认。
推进社会领域协同,当好京津冀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新标杆。在教育领域,滨海职业学院与联想集团(北京)共建“联想人工智能产业学院”,中国核工业大学落户滨海。在医疗卫生领域,第五中心医院深化与北大医学部合作共建。京津冀异地就医普通门(急)诊实现直接结算,京冀执业医师在新区实行了多机构备案。在生态环境领域,建立了环境保护联防联控机制,共同推进区域重污染天气预警、会商及应急联动,强化北大港等国家湿地公园保护。12条入海河在全面消劣的基础上,11条累计达到地表水Ⅳ类水质。
推进文化旅游协同,当好京津冀滨海旅游目的地。滨海文化中心成功入选文旅部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经开区创建市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中新天津生态城获批首家市级旅游度假区。6家4A级旅游景区全部实现线上销售。国家海洋博物馆、滨海文化中心、网红图书馆、海昌极地海洋公园、方特欢乐世界等景区已成为京津冀地区首选的文化旅游、海洋旅游点位。
据滨海新区发改委副主任施悦介绍:2023年,新区将紧紧扭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一“牛鼻子”,在深化产业、创新、交通、政策、社会、文旅等六大领域协同的基础上,围绕“一基地三区”和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等实施五大工作机制,衔接落实市十大行动方案之《京津冀协同发展纵深推进行动工作方案》,争取国家新一轮高质量支持政策,扎实推动各方面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一是围绕打造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核心区,强化项目承接能动机制。继续紧盯央企一级总部、二三级功能性总部及机构,高位推进、精准招商,推进石化、能源等类型的央企功能总部布局滨海新区。
二是围绕打造北方航运核心区,强化京津冀港口群协同机制。大力发展港口经济,依港口聚资源,依资源兴产业,依产业兴城市,重点推进港航基础产业等9个链条,海工装备等4个临港共生产业和全域旅游等三个依存产业,实现通道优势转化为贸易、结算优势和经济增长点。支持贸易结算、航运要素相关服务功能疏解到新区,利用于家堡-响螺湾等片区现有的楼宇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北方国际航运要素聚集区。推动天津港口服务功能向京津冀腹地延伸,推动组建环渤海港口联盟,加快港口群“数据网络+物流网络”协同建设,形成以天津港为中心的环渤海内支线航线运输网络。
三是围绕打造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强化金融业态协同联动机制。着力引入北京金融机构,发挥滨海新区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的政策优势,引导央企、民企在新区开展金融业务。建设世界级融资租赁聚集区,打造飞机、船舶和离岸三个世界级租赁中心。形成中国北方商业保理聚集高地,推动自贸区企业探索开展跨境外币商业保理和离岸保理业务。
四是围绕打造改革开放先行区,强化自贸政策共享机制。推动天津自贸试验区创新升级,在制度创新、产业集聚、功能提升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加强三地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合作,落实《京津冀自贸试验区三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借助自贸区平台,用好京津冀自贸区联席会议,建立交流合作、政策共享、审批联动等机制,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提升区域开放合作水平,高水平推动综合保税区发展。
五是围绕打造我国自主创新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强化创新协同引领机制。与央企开展深度合作,加快工程落地的同时,把央企下游的研发、物流、科技等服务版块引到滨海新区。针对北京科研教育机构,开展精准招商,为重点产业做优做强提供智力支持。利用京津两市合作共建的协同创新共同体平台,构筑研发创新在京、产业转化在滨、应用场景在津、大循环在港的深度协同新模式,加快建设国内一流的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园区。
责任编辑:王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