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扩大有效需求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访四川省委书记王晓晖

2023-01-19 10:13 新华网

摘要:一是促进消费复元活血“保常量”。我们将持续开展“天府里·悦生活”“川货电商节”活动,扩大糖酒会、酒博会、汽车展会、农博会举办规模,培育“蜀里安逸”消费品牌,支持成都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支持区域中心城市建设高能级一小时生活圈。深入开展新能源汽车“五进”、家电以旧换新、绿色智能家电下乡等惠民活动,大力扶持线下餐饮、娱乐等接触式消费恢复提升,加快打造一批夜间经济集聚区、国潮消费集聚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高品质步行街,努力把人气聚起来、将商气汇起来、让烟火气旺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就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系统部署。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支持以多种方式和渠道扩大内需。

作为全国经济大省、人口大省、资源大省、科教大省,四川如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扩大内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有何举措,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近日,新华社记者就此采访了四川省委书记王晓晖。

  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四川现代化建设

问: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四川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答: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2022年经济工作和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深刻分析当前国内外形势,明确提出2023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政策取向和重大问题,具有很强的战略性、思想性、引领性,为我们做好经济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们坚决扛起经济大省重任。2022年,四川有力应对多重困难挑战,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全省经济运行走出了一条由震荡下行到快速回升的坚强曲线。2023年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四川现代化建设,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以“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四化同步”指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在时间上同步演进、空间上一体布局、功能上耦合叠加;“城乡融合”指统筹推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加快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共同繁荣的新局面;“五区共兴”指促进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攀西经济区和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协同共兴)为总抓手,切实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确保新时代新征程四川现代化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保常量”“拓增量”“增流量”扩大有效需求

问:四川在持续扩大有效需求上将采取哪些重点举措?

答:四川将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投资的关键作用和进出口的支撑作用,多措并举扩大有效需求。

一是促进消费复元活血“保常量”。我们将持续开展“天府里·悦生活”“川货电商节”活动,扩大糖酒会、酒博会、汽车展会、农博会举办规模,培育“蜀里安逸”消费品牌,支持成都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支持区域中心城市建设高能级一小时生活圈。深入开展新能源汽车“五进”、家电以旧换新、绿色智能家电下乡等惠民活动,大力扶持线下餐饮、娱乐等接触式消费恢复提升,加快打造一批夜间经济集聚区、国潮消费集聚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高品质步行街,努力把人气聚起来、将商气汇起来、让烟火气旺起来。

二是促进投资高位求进“拓增量”。我们将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推动川藏铁路、成渝中线高铁、成达万高铁、成自宜高铁、宜攀高速公路、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等在建项目再提速。开工建设引大济岷、绵遂内铁路等重大项目,加快做好安宁河流域水资源配置、毗河(供水)二期、宜西攀高铁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我们将进一步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

三是促进外贸外资广开渠道“增流量”。我们将深入实施1000户重点外贸企业培育工程,开展“川行天下”国际市场拓展活动,常态化组织企业赴欧美、东盟、中东开拓市场。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保税维修、海外仓,加快文化、中医药服务、数字服务等国家出口基地建设,推动四川优势产业加速融入国际大市场,持续构建面向未来、面向全球的“四川造”竞争力。

  产业体系体现四川特色,服务国家大局

问:四川拥有齐全的产业门类和良好的产业基础,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有什么打算?

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我们必须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加快构建体现四川特色、服务国家大局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国家产业备份重镇。

一是聚焦推动新型工业化。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工业兴省,实施制造强省战略。在优势产业高端化上做文章,实施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能源化工、食品轻纺、医药健康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计划,打造一批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在传统产业新型化上下苦功夫,加快改造提升白酒、中草药、钢铁石化等传统产业,让老底子焕发新活力。

在新兴产业规模化上求突破,“一业一策”培育壮大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积极抢滩新型显示、动力电池、集成电路、晶硅光伏、绿色环保、精准医学、生物技术等产业新赛道,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二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我们将实施服务业赋能融合计划,促进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加快打造西部金融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国际康养目的地,做靓“四川服务”品牌。四川文旅资源丰富,仅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就有5处,我们将抢抓文旅恢复发展机遇,搞活本地游、联通省内游、做大跨省游、推动入境游,让文旅市场尽快恢复往日生机。

三是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四川素有“粮猪安天下”的美誉,我们将着力在“土特产”上做文章,开发乡土资源、突出地域特色、形成产业集群。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全面开展种业振兴行动和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创建,实施“天府良田”建设行动,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生猪出栏稳定在6000万头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715亿斤以上,坚决扛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责任,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要求四川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四川如何以更大力度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答:四川农业农村、行政审批、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向纵深推进,有16项改革案例入选“中国改革2022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数量居全国第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基本完成。我们将持续深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抓好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要素市场化配置、科技成果转化、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等重点领域改革,开展县域民营经济改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健全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改革试点,使改革更好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生所向。

目前进出川大通道增至41条,高速公路、高铁运营里程分别达9179公里、1390公里,中欧班列(成渝)开行数量占全国40%,四川作为内陆腹地正加快向开放高地转变。我们将高水平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持续深化“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抓住用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机遇,积极对接中老铁路,深度参与中国—东盟合作框架,扩大与欧盟、日韩、中亚、美洲等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责任编辑:吕娅丹

(原标题:扩大有效需求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访四川省委书记王晓晖)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