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广州市政协常委霍启文: 依托《南沙方案》推动建设港澳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综合平台

2023-01-09 20:56 中国发展网 记者皮泽红

摘要:广州市政协常委、霍英东集团副总裁、香港广州青年总会主席霍启文带着《关于依托<南沙方案>推动建设港澳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综合平台的建议》的提案赴会。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皮泽红报道  1月6日,广州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开幕,会期3天。广州市政协常委、霍英东集团副总裁、香港广州青年总会主席霍启文带着《关于依托<南沙方案>推动建设港澳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综合平台的建议》的提案赴会。

霍启文表示,《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简称《南沙方案》)明确要求加快推动广州南沙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到2025年青年创业就业合作水平进一步提升,成为港澳青年安居乐业的新家园。通过搭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大平台,让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既是南沙的任务,也是南沙的机遇。

同时,霍启文指出,当前港澳青年人才到大湾区创新创业,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原住民北上比例较低。从数据上看,到内地创新创业的港澳青年主要来自内地高校港澳毕业生,直接从香港“北上”的比例较低,港澳原住民来内地创新创业的动力不足,政策认可度较低。二是政策宣传和办理渠道不通畅。一方面是政策宣传不到位,普惠性政策少,竞争性政策多,政策吸引力不足,港澳青年人尚未达成“北上”共识;另一方面是申报流程复杂、办理渠道分散,缺少权威的非政府组织参与政策服务。三是港澳青年风险意识较强。风险意识体现在对内地创新创业风险的不确定性和机会成本的担忧。例如:个人职业发展稳定风险、社会资源损失风险、文化差异风险、行业波动风险等。同时缺少可对冲风险的工作岗位,如:公务员、事业单位、高级政府雇员等岗位供给。四是公共服务衔接不畅。如:住房、教育、医疗等民生保障服务问题;规则对接、企业注册、证照办理、执业资格、人才资质衔接问题等。

针对港澳青年人才到大湾区创新创业的需求和阻碍,霍启文建议广州加快在南沙推动建设港澳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综合平台,并进一步优化、细化支持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的人才政策体系。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开放更多政府工作岗位需求,为港澳青年人才提供稳定发展机遇。当前广州支持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就业创业的人才政策,更体现对“青年企业家”“青年科学家”的关注,而对有兴趣来内地发展的“普通”港澳青年人才并不友好。而随着粤港澳三地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不断深化,公共服务领域需要大量复合背景人才参与。因此建议要开发开放更多的公务员岗位、事业单位岗位、政府高级雇员岗位等,让港澳青年提供更多元化的就业选择、更稳定的发展预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二,发挥三地政策叠加效应,助力创新创业人才快速发展。广州市出台的《支持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就业创业的实施细则》中对“获得省级优秀创业项目的港澳青年创业项目给予5-50万元补助”;同时,香港特区政府出台的《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业资助计划》中“可资助每个青年创业团体最多港币60万元资本资助”。建议这两个政策可以互认和叠加,在香港获得资助的团体若到广州创业,可以同时获得广州政府直接认定和补贴,减少重复比赛或评审,把精力花在企业发展方面。

第三,发挥非政府组织力量,拓宽创新创业信息互通渠道。扶持政策、市场需求等信息不对称是困扰港澳青年人才来内地创新创业的主要原因。很多初创团队和个人在信息获取过程中“上当受骗”或支付了高额的“中介费”,严重影响了创业热情和团队发展。建议广泛动员创新创业平台、社会组织、行业组织、商会协会等各类非政府组织力量参与,拓宽创新创业信息渠道,发挥各类组织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也可组建“大湾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促进会”,以港澳有一定影响的青年企业家或者青年专才为主,用权威的平台、统一的口径开展专业的政策服务。另外,政府可在官方平台公布一批得到官方认定的非政府组织,提高政策落地效率。

第四,加快推动粤港澳三地公共服务要素衔接,使港澳青年来南沙创新创业没有后顾之忧。粤港澳三地人才对社会保险、商业保险互通、职业资格互认、职称评价互认、人才资格认证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要素便携流动较为关注。因此建议加快港澳居民社会保障措施的跨境可携性落地,医疗结构异地结算和赔付资格认证;以律师行业为参照,尽快扩大其他职业资格互认行业范围;内地人才计划与港澳“优才计划”衔接互认,待遇互认,打通高层次人才培养流动渠道。同时,鼓励大湾区城市在港澳设立联合服务机构、办事处,定期开展政策宣讲、校园招聘、公共服务手续代办等社会公共服务。

责任编辑:刘维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