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凝心聚力谋发展 山西晋中召开市委经济工作会议

2023-01-06 11:17 中国发展网 郭建军

摘要:据统计,晋中市核增煤炭优质产能240万吨,预计全年原煤产量达1.12亿吨,煤炭保供完成省定任务104%。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讯 赵晓娟 记者郭建军报道 1月3日,晋中市召开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擘画晋中经济“路线图”和“作战图”,擂响奋进战鼓。

“开年第一会”,决定了新一年经济工作冲刺的方向,也影响着冲刺发力的后劲。会议指出,2023年,晋中市将坚持稳中求进,主动服务,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坚决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努力在山西中部城市群中争先崛起,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作出晋中贡献。

把方向、探路子,持续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各种风险挑战,2022年,晋中市认真落实省委各项决策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两难和多难中寻找最优解,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稳中求进、难中求成,经济运行持续恢复、加快回稳。

据统计,晋中市核增煤炭优质产能240万吨,预计全年原煤产量达1.12亿吨,煤炭保供完成省定任务104%。焦化产业改造升级,7个大机焦项目达产达效,实现运行产能1500万吨。光伏、风电、生物质等新能源装机规模达350万千瓦,占比36%。

以“链主”企业吉利为中心、24户配套企业为主体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加速形成,构建起全省产业链最全的新能源汽车园区;1-11月吉利实现产值213亿元、同比增长114%,全年产值历史性突破220亿元;中晋太行全球首套的焦炉煤气氢基竖炉直接还原铁项目产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和顺银圣科技高端硅钢级氧化镁突破国内硅钢生产卡脖子技术;昔阳尚太锂电三期投运、四期落地,将成为全国最大负极材料生产基地。

晋中市甲醇产业研究起步早、产业基础优、技术支撑强、配套链条长,甲醇经济顺势起航,全球首款醇电混动轿车上市,首届全国甲醇经济论坛成功举办,首批500台甲醇重卡交付企业,千亿级甲醇生态加快形成。

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3年,晋中市持续做大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加快构建千亿甲醇经济新生态,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醇氢科技晋中工厂总经理王军充分感受到晋中大力发展甲醇经济、奋力竞逐绿色低碳新赛道的信心与决心。他说:“在一系列利好政策措施的带动下,2022年,我们实现500台车的甲醇重卡销量。会议指出,将重点推动年产5万台甲醇重卡项目落地。发展甲醇经济,企业有行动。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推进甲醇重卡发展,为晋中千亿级甲醇经济生态建设和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抓机遇、谋思路,强力推进智创谷和太晋一体化

在山西智创谷,入驻创新平台30余家、创业团队167个、高新技术企业255家;龙城大街和魏榆路快速化改造主线竣工通车,“半小时”交通圈成为城市核的显著标志;武宿机场三期改扩建配套工程累计完成投资31.6亿元;总投资73亿元的青银二广高速太原联络线加快建设……区域协调发展启新开局。

去年,晋中市用活国家金字招牌中强示范、促振兴,高标准建设晋中国家农高区,现代农业结出累累硕果。三大省部共建实验室基本建成,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1000余项,辐射带动全市建成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基地30万亩、全省各类基地70余个;寿阳景尚示范区玉米单产突破1151.9公斤、创历史记录;和顺有机认证品牌案例入选全国“有机产品认证优良实践案例”名录、全省唯一;全市粮食总产超30亿斤、增长22.5%;前三季度,全市356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农产品销售收入310.6亿元、同比增长35%;太谷成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

推项目、扩投资,做强开发区主引擎主战场

投资是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引擎,2022年,晋中市着眼经济蓄势提能中,谋划未来三年总投资1.4万亿的810个重大项目、全省第1;120个重点工程累计完成投资326亿元、完成率93%;58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37亿元、全省第2;以晋中开发区为龙头,“1+10”联合体优势凸显,开展3次“三个一批”活动,铺排项目216个,总投资 506.8亿元,开工率、投产率、达效率均居全省前列;晋中开发区获评山西省国家级开发区唯一优秀开发区、稳居第一方阵;左权文旅区名列全省文旅类开发区之首。

晋中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冯耀黎在会议中说:“我们将聚焦‘两个转型’突破、扩大有效投资、服务业复苏,突出抓好稳经济、抓项目、强投资、调结构一系列重要工作。着力稳定全市经济大局,坚决担负起稳定经济运行主体责任;抓实抓细重大项目建设,为全市经济稳定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微观基础,晋中市市场主体总量达41万户,同比增长33%、全省第3,在晋中,“投资”这架马车加速跑起来,一大批投资项目拔地而起,成为晋中稳住经济基本盘、加速需求潜力释放的重要引擎,为经济稳增长注入动力、凝聚合力、增添活力。

优举措、解难题,持续提振市场发展信心

“春江水暖鸭先知”,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稳定经济增长必须靠广大市场主体,晋中市市场主体总量达41万户,同比增长33%、全省第3。去年开年以来,晋中市克服疫情持续冲击,释放减税降费、普惠金融等政策利好,协调统筹多方资源纾困克艰,让助企纾困的“及时雨”。

记者了解到,去年1-11月,晋中市为5000户企业减税降费62.4亿元,留抵退税70.87亿元、全省第2。17户企业上榜全省民企百强,数量全省最多。文旅产业持续升温,39家A级景区恢复营业,商贸企业全部复商复市,服务业增加值完成600.9亿元、同比增长3.4%。

面对疫情状态的外部环境,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晋中市政策的“四两拨千斤”,撬动了整个社会力量,让晋中市的市场主体“轻装上阵”,形成了向前奔跑的动力。

拓思路、疏堵点,构筑发展环境“硬实力”

增强城市吸引力,激发经济活力,就要不断扩大营商环境服务面,为项目落地和企业经营保驾护航。

2022年,晋中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全国率先制定“审检联动”“四个同步”地方政务服务流程标准、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金融帮扶精准滴灌”稳企纾困等典型经验做法被省政府通报表扬,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工作和“证照分离”改革工作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

中欧中亚班列常态化开行,预计全年进出口额完成41.9亿元,提前3年完成“十四五”进出口总量倍增任务。实际直接利用外资1.4亿美元、全省第2,为近5年来利用外资量最大的一年。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引深“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出让“标准地”2769亩、全省第1。

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发展环境软实力的城市比拼上,晋中市已经跻身“优等生”行列。

谋民利、解民忧,矢志不渝保障和改善民生

2022年,晋中市在经济持续高质发展中谋民利、解民忧,矢志不渝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众获得感、满意度不断提高。

去年,晋中市召开79次疫情防控专题会,成功应对多轮次疫情冲击。城镇新增就业4.1万人,失业和困难人员再就业1.1万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双减”工作满意度达96%,介休成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先行创建县。全市河流水质全部退出劣Ⅴ类,市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65.9%,左权荣获全国第六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清漳河国家湿地公园通过验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脱贫人口收入全年预计同比增长16.8%,增速全省前列。

当下,晋中在激发经济活力、稳住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信心更加笃定,步伐更加坚定。

2023年,晋中市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沿着党的二十大指引的正确航向,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真抓实干、久久为功,奋力开创加快建设全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新局面,续写晋中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责任编辑:刘丹阳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