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市申报的“中国散文诗之乡”称号获批
摘要:在中国散文诗界中,汕尾市被称为“散文诗重镇”,在汕尾市活跃的文学创作中,散文诗具有独特的地位,历史悠久,汕尾散文诗基础好、起步早,发展快、活力强,效果好、评价高,本次获评“中国散文诗之乡”可谓实至名归。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 石培璋、鲁利韦、记者罗勉报道 日前,从汕尾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了解到,由该会(下称“汕尾文联”)牵头向中国散文学会申报的“中国散文诗之乡”称号获批,这是汕尾文艺继“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广东省戏剧之乡”之后获取的另一国字号文艺品牌。
在中国散文诗界中,汕尾市被称为“散文诗重镇”,在汕尾市活跃的文学创作中,散文诗具有独特的地位,历史悠久,汕尾散文诗基础好、起步早,发展快、活力强,效果好、评价高,本次获评“中国散文诗之乡”可谓实至名归。
改革开放后,中国散文诗泰斗、首任中国散文诗学会会长柯蓝于1986年至2001年14年间曾八次莅临汕尾,指导汕尾市的散文诗创作,极大推动了汕尾市散文诗活动的发展。柯蓝多次肯定汕尾散文诗创作,其1986年12月29日到汕尾红海湾参观时评价:“汕尾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这几年写散文诗的人越来越多了,我几次来汕尾讲散文诗创作,大家创作散文诗的热情很高。”柯蓝先后在《中国散文诗刊》《中国散文诗创作概论》专著中三次肯定汕尾散文诗人柳成荫,认为他的联组散文诗《路、家园及其他》是填补中国散文诗探索“精神家园”、反映“城市疾病”题材空白的难得佳作。
1986年,汕尾市散文诗人孙雄、林婵娟等在陆丰发起成立跨区域的帆影散文诗社,成为全国最早成立散文诗组织的地区之一。汕尾“帆影散文诗社”鼎盛时期,会员发展到80多名,地域以海陆丰为主,扩展到东莞、惠州、汕头、广州、江西等地。
铅印小报《帆影散文诗社》为中国散文诗的发展作出了一项重大贡献,即首创“同题散文诗” 创作,这一适合举办群众性散文诗创作活动的重要形式,对推动中国散文诗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受到了柯蓝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以此为契机,帆影散文诗社于1997年推出的第一次全国性同题散文诗征文——“迎香港回归祖国同题散文诗征文大赛”,取得了良好效果。而后连续举办了“跨世纪承诺”“长城杯”“童年杯”“绿色文化”等同题散文诗征文活动,掀起了全国性散文诗创作“风潮”,发现和培养了一大批散文诗新人。
2001年,在柯蓝的指导下,由柳成荫、刘文芬、陈泗伟牵头,经汕尾市文联批准,组建了“汕尾市散文诗创作委员会”。
2020年,为了深切怀念柯蓝先生,弘扬他爱国爱民、深入社会、反映现实、讴歌时代的创作理念和为中国散文诗事业发展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在柯蓝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由柳成荫、侯洁春、刘永发起举办了“首届柯蓝杯全国散文诗大赛”,得到了党政相关部门、社会各界和广大散文诗爱好者的大力支持与热烈反响。
2021年,经汕尾市文联、市民政部门批准,汕尾市散文诗学会正式成立,同时举办了柯蓝散文诗创作基地揭牌仪式,出版《蓝风散文诗》会刊。
从1986年“帆影散文诗社”成立,到2001年“汕尾市散文诗创作委员会”设立,再到2021年汕尾市散文诗学会成立,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汕尾地区的散文诗创作队伍不断壮大,新作者在不断涌现,创作成果益发丰硕,活动成效益发突出,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散文诗作者。截至目前,汕尾有20多人成为中国散文诗学会会员,近百人次在全国性、省级散文诗征文中获奖,喜爱散文诗人员超万人,已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2022年,由汕尾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东散文诗学会、延安鲁艺文化中心、汕尾市散文诗学会、柯蓝散文诗创作基地联合举办的第二届“柯蓝杯”全国散文诗大赛,历时六个多月,得到国内外作家、诗人、散文诗爱好者的热情呼应,共收到参赛作品715件。经过初评、复审、终评,陈志泽《翻阅生活册页(五章)》,王志清《永远的韶山》,栾承舟 《汕尾怀古》,川梅《螺河,山水是生活的背景》,支禄《贝勒其克的时光》5篇作品获得特别奖,另有144名作者的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和入选作品奖。这些作品讴歌新时代,为老区高质量发展鼓与呼,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也将汕尾散文诗创作的热度推向新的高潮。
为了传承散文诗创作的优良传统,2022年8月至12月,汕尾市太平洋保险杯“我爱家乡”首届大中学生散文诗大赛成功举办。本次大赛共收到参赛作品529件,经柳成荫、侯洁春、王心洁、林进挺、王晓忠等专家公平公正地初评、复评,最终评选出:大学组等级奖3名;高中组等级奖19名,入围奖24名;初中组等级奖20名,入围奖30名。高中组最佳辅导教师1名、优秀辅导教师 1名;初中组最佳辅导教师1名、优秀辅导教师1名;优秀组织奖4个。本次大赛中,汕尾全市大、中学生和汕尾籍旅外学子踊跃参与,在青少年群体中形成散文诗创作的热潮。
责任编辑: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