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代物流领域首份国家级五年规划出炉
摘要:《规划》是我国现代物流领域第一份国家级五年规划,是“十四五”时期推动现代物流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必将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本报讯 记者刘政报道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召开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贸易司副司长张江波、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副司长张大为、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副司长张祥就国务院公办厅发布的《“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
“现代物流是经济的‘经脉’。”张江波指出,《规划》是我国现代物流领域第一份国家级五年规划,是“十四五”时期推动现代物流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必将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张江波介绍,《规划》共7章、33条,包括11个专栏14项重大工程,聚焦构建现代物流体系这一主题,系统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现代物流体系、现代物流体系“建什么”以及“怎么建”等重大问题。其中,《规划》对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作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重大战略部署,概括起来有4方面内容需要重点关注。
一是构建“四横五纵、两沿十廊”物流大通道。重点依托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和主要城市群、沿海沿边口岸城市,促进国家物流枢纽协同建设和高效联动,对内建设“四横五纵”9条国内物流大通道,提升相关城市群、口岸城市物流综合服务能力和规模化运行效率;对外建设“两沿十廊”国际物流大通道,强化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的多元化国际物流通道辐射能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找准定位发挥现代物流先导性作用。张江波指出,此前在已出台的现代物流相关政策规划中,多次强调现代物流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作用。《规划》将有关“三性”作用的表述调整为“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这看似简单的文字顺序调整,背后隐含着深层次含义,就是要积极适应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总体要求,更加重视和充分发挥现代物流先导性作用,创造适宜产业发展的低成本、高效率物流条件。”
三是加快推动现代物流实现由大到强转变。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物流大国,但现代物流“大而不强”问题突出。对此,《规划》综合采取措施,如加快发展多式联运,补齐相关细分领域短板,健全“通道+枢纽+网络”运行体系等,积极推动现代物流实现由大到强转变。
四是创新思路培育发展枢纽经济通道经济。《规划》提出“培育发展物流经济”,一方面,依托国家物流枢纽等重大物流设施,发展壮大物流枢纽经济;另一方面,培育发展物流通道经济,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对于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张大为表示,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为总纲,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全面加强综合交通网络建设,为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具体工作将主要聚焦建设高效率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加强边远地区、欠发达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工作,以及推动智慧物流发展等四个方面发力。
“加快推广标准化、集装化、单元化物流载器具和包装基础模数的广泛应用,是推动物流链各环节高效衔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流通效率的有效途径,也是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标志。”张祥表示,当前,我国在应用标准物流载器具方面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标准化水平、循环共用水平,还是专业化服务能力等,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商务部将按照《规划》有关要求,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包装、托盘、周转箱等标准,加强以标准托盘为基础的单元化物流系统系列标准制修订,加快运输工具、载运装备、设施体系等标准对接和系统运作,努力提高全社会物流运行效率。
责任编辑: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