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区域创新能力粤京苏领跑 南北差距依然较大

2022-12-22 11:40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区域创新能力

摘要:安徽以资本赋能“专精特新”,成功打造“合肥模式”,以国有资金为种子基金,撬动社会资本。贵州在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上拔得头筹,成为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为贵州创新能力提升奠定基础。

本报记者 | 王晓涛

12月10日,《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以线上形式发布。报告显示,2022年,广东区域创新能力排名第一,北京、江苏分列二、三名,与上年保持一致。浙江追赶速度加快,首次超越上海,排名第4位,上海排名第5位。位居6~10位的省份依次是山东、安徽、湖南、陕西和湖北。

据了解,该报告是在科技部支持下,由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联合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创新创业管理研究中心编写的,已连续发布22年,是国内权威的区域发展评价报告。报告建立了四级指标体系作为主要评价方法,其中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20个、三级指标40个、四级指标138个,充分反映了各地区在企业创新、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成果转化、创新体系等方面的表现。今年报告所使用的数据是2020年的数据。

根据报告,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湖北近5年来排名首次出现下降。得益于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海南排名得到显著提升,其单项指标外商投资企业年底注册资金中外资金额增长了24倍。

从排名变化情况看,2022年排名上升的地区有14个,分别是海南、青海、湖南、云南、广西、浙江、安徽、陕西、重庆、河南、天津、江西、宁夏和新疆。其中,海南和青海分别上升7位和6位,转型动能效果明显;湖南上升3位,创新驱动发展效果显著;云南和广西均上升2位,创新能力稳步提升。2022年排名下降的地区有10个,包括吉林、辽宁、福建、甘肃、湖北、四川、贵州、上海、河北和山西。其中,吉林和辽宁均下降5位,东北地区创新转型依然面临困难;福建和甘肃均下降4位,持续创新优势尚未建立;湖北和四川均下降3位;贵州下降2位,上海和河北均下降1位。

结合本年度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结果,我国区域创新格局呈现以下新的特征。

从领先地区增长来看,2022年广东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提升速度相对放缓一些。江苏的差距相对平衡,浙江呈现持续追赶状态,北京、上海增速放缓,山东有明显进步,安徽稳步提升。

区域创新能力在稳步提升,但地区差异依然存在。整体来看,南北地区差距依然较大,前10名地区中,南部省份占7个;从几大城市群内部排名差距看,长三角一体化水平较高,三省一市均排名在前十;京津冀地区内部差异较大,北京一枝独秀,天津和河北相对落后;东北地区整体排名靠后。

报告课题组认为,各地区创新优势、劣势比较明显,比拼式发展促进了创新能力的提升,但要警惕创新极化带来的冲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必须认真落实推进。

值得一提的是,区域间创新能力的差距略有缩小,但各领域分化明显,得分差距(最大最小值之比)低于3.5;企业创新、创新环境的差距在拉大。好的环境才能吸引好的企业,让企业落地生根、活下来、活得好,仍然是地方政府的重要任务,未来应进一步通过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吸引培育优秀企业。

从各地区研发经费投入使用结构上看,以试验发展为主,基础研究占比较低。除海南、北京、黑龙江和西藏外,全国有27个省份试验发展经费占比超过60%,浙江、江苏、山东和福建4个省份试验发展经费占比超过90%;河北、河南、内蒙古和江西等15个省份试验发展经费占比在80%~90%之间,贵州、云南和青海等6个省份试验发展经费占比在70%~80%之间。基础研究是支撑原始创新的重要驱动力。全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比超过10%的省份有8个,其中,西藏最高达到25%,海南达到18.9%,但是这两个省份在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上具有特殊性;上海、天津和安徽等12个省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比在5%~10%之间,仍然有11个省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比未超过5%。结合创新能力总体排名来看,广东基础研究占比为5.86%,北京占比为16.03%,江苏和浙江分别为2.79%和3.23%,与上年相比均有所提升。

报告认为,部分区域在培育创新发展新动能方面涌现出一些先进做法。北京牢牢把握“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大力发展高技术密集型产业,培育“独角兽”企业。安徽以资本赋能“专精特新”,成功打造“合肥模式”,以国有资金为种子基金,撬动社会资本。贵州在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上拔得头筹,成为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为贵州创新能力提升奠定基础。

此外,随着以国家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为代表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壮大,区域创新体系效能得到进一步提升。以新版《科技进步法》实施为契机,大部分省份在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例如:北京市相继布局和培育了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等一大批新型研发机构;广东的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两个国家级实验室顺利运作,散裂中子源二期等5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山东获批全国唯一智能制造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两项大科学装置纳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

责任编辑:宋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