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按下“加速键”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苟俊报道 2022年是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一年来,陕西省会同山西、甘肃两省积极贯彻落实《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以及2021年在运城市召开的三省联席会议成果,认真落实《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6个方面23项重点任务,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全面提速。
一是城市群发展空间格局不断优化。印发《西安市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行动方案(2022-2023年)》,“三中心二高地一枢纽”六维支撑体系日趋完善。《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进入实施建设阶段,着力推动7个功能组团高质量发展,并委托第三方对都市圈建设进行评估。西安—咸阳一体化向纵深发展,体制机制逐步健全,6个一体化专项规划有序印发,西渭融合发展加快推进,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群空间发展凝聚力。
二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速。西延、西十、西康高铁建设全面推进,安康至重庆高铁初步设计审批有序进行。西安外环高速南段建成通车,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全面实施,宝鸡支线机场项目前期工作稳步推进。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前期工作、白龙江引水工程、引汉济渭二期工程等重大水利工程加快推进。
三是产业和创新协同发展结出硕果。培育形成了电子信息产业、汽车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现代化工产业、新材料产业、医药产业六大支柱产业,推动成立产业创新联盟,组织重点产业链联合开展招商活动。发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作用,成立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和10余个地市(行业)分中心,开展科技联合攻关,研发服务合同金额超过3.7亿元。加速“三器”样板示范打造,不断释放科创潜能。举办科技成果转化路演19场,撮合技术合同交易额达1663亿元。
四是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取得实效。巩固秦岭专项整治成效,开展专项行动、专项执法检查及自然保护区“绿盾”行动。启动黄河流域历史遗留矿山污染状况调查工作,提标改造黄河流域90座污水处理厂。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西咸新区成功入选国家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城市。
五是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取得突破。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建成全国首家“硬科技支行”。扎实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累计在25个国家和地区布局70个“海外仓”。深化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形成创新案例83个,其中2个案例被商务部在全国复制推广。落实《关中平原城市群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合作协议》,累计推出两批共39项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事项。推动上合组织农业基地建设走深走实,总计支持国内外20个实训基地揭牌运行。黄河流域自贸试验区联盟正式启动。
六是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成效显著。促进高校共建共享,支持西安交通大学与天水师范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山西农业大学开展联合共建优势学科专业,共建共享实验室和研究中心。搭建城市群数字教育资源服务体系,形成网络化泛在学习新模式。医疗卫生资源共享加速推进,依托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眼科建设“西部眼科”联盟,成员单位达到179家,依托西安市儿童医院建设“西北儿科”联盟,成员单位达90家。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协作机制。策划制定关中平原城市群6条精品旅游线路。
据了解,陕西省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共建“一带一路”、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一方面积极落实《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集中精力抓好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西咸一体化发展和西安都市圈建设,不断强化对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的空间支撑,积极发挥陕西省在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不断深化与山西、甘肃两省务实合作,围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创新、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对外开放通道共建共享、公共服务开放共享等重点领域,再深化落实一批重点合作事项,谋划实施一批重大工程、重大项目,不断推动关中平原城市群向更加纵深、更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唐雅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