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的发展新路
摘要:发布《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规范》和5个试点县(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报告,初步实现“绿水青山”价值可量化。
垃圾清理船在贵州省黔西市乌江源百里画廊江面上清理垃圾。新华社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贵州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变化的十年,生态文明建设步履坚定、成效显著:森林覆盖率从2010年的40.52%提高到2020年的61.51%,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从2010年的1.14吨标准煤/万元降低到2020年的0.67吨标准煤/万元,城市污水处理率从2010年的74.8%提高到2020年的96%,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从2010年的45.4%提高到2020年的94.7%,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2015年的33%提高到2020年的42%,公众对贵州生态环境满意度居全国第二位,全省生态系统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实现大幅提升,实现了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十年来,贵州着力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贯穿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卓著,绿色发展相得益彰,走出了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地区的发展新路。
贵州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完善绿色制度,贵州成立了以省委书记、省长为双组长的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和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同时,召开党代会、全会以及全省工作推进会等高规格会议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出台关于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等重要文件,形成了以大生态战略行动为基本方略,“五个绿色”为基本路径,“五个结合”为重要支撑,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人大、政协监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建设新格局。
据上述负责人介绍,贵州在加强区域合作方面,建立长江上游地区省际协商合作机制。渝川滇黔四省(市)人民政府签署《关于建立长江上游地区省际协商合作机制的协议》,研究协商破解区域发展难题,推进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产业创新协同发展、深化市场一体化建设、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推动长江上游地区一体化发展,合力打造长江经济带重要经济增长极。同时,贵州率先出台生态扶贫专项制度,实施单株碳汇精准扶贫试点等生态扶贫十大工程,推动“大生态”与“大扶贫”互促共进。此外,贵州还通过建立生态环境约束机制,推动赤水河、乌江、沅江等流域生态环境系统治理等措施筑牢贵州绿色屏障。
发展绿色经济并不只是单纯追求生态而付出其他方面的极大代价,而是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对此,贵州不断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上述负责人介绍说,贵州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选取遵义市赤水市、毕节市大方县、铜仁市江口县、黔东南州雷山县、黔南州都匀市5个县(市)为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依托试点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新路径,推动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制度体系。发布《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规范》和5个试点县(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报告,初步实现“绿水青山”价值可量化。
与此同时,贵州还不断加大绿色新动能新经济培育力度,出台发展生态利用型、环境治理型、循环高效型、低碳清洁型绿色经济“四型”产业的制度措施,连续5年发布大生态工程包,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5%。创新绿色评价考核机制,抓住绿色发展的“牛鼻子”,用绿色发展理念衡量工作、指导行动,在全国率先出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创新建立部门联动会商考评机制,按照“严考核、强实施、重问责”的要求,对各市(州)党委、政府开展“年度评价”“年度考核”。
十年来,贵州省全力培育绿色文化,打造生态文明国际交流合作示范区。构建生态文明国际合作机制,建立与联合国环境署等国际组织的合作机制,建立论坛国际议题合作伙伴和战略合作伙伴体系,已成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合作伙伴。
为了让公众能够更加体会到绿色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满足感,贵州大力推动建造绿色家园。该负责人介绍说,比如,颁布实施《贵州省节约能源条例》,开展节能宣传周、重点用能单位“百千万”行动、节能自愿承诺等工作,增强全民节约意识。(中国发展改革报社 记者白雪 吴承坤)
责任编辑: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