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宜春非公经济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生力军
摘要:据介绍,十年来,宜春市非公有制经济之所以能取得辉煌成就,主要是做了三方面的工作。
中国发展网讯 日前从宜春市有关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宜春市通过采取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等措施,促使非公有制经济逐渐焕发活力。据统计,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由836.09亿元增加到1998.2亿元;非公有制经济税收从146.82亿元增加到382亿元,占税收总额的92.1%,比2012年增长8.5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上缴税收230.2亿元,税收总额位列全省第一;私营企业从2.1万户增加到12.38万户,个体工商户从14.1万户增加到51.57万户。2021年江西民营企业百强名单中,宜春22家企业上榜,位列全省第二;2021江西制造业民营企业100强中,宜春29家企业上榜,位列全省第一。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生力军、上缴税金的主力军、解决就业的主渠道,为宜春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据介绍,十年来,宜春市非公有制经济之所以能取得辉煌成就,主要是做了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紧扣市场主体需求,全面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畅通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渠道。保障企业合法权益,推动市、县两级非公维权服务中心全覆盖。深入开展“百名检察官进百企”、“千警联千企”“法治体检”活动。大力推行包容审慎监管,落实“少捕慎诉慎押”政策,建立健全涉案财产善意执行及规范处置机制。支持市工商联与市纪委监委、司法局、公安局、法院、检察院分别建立沟通联系机制,创新工作方法,为企业保驾护航,有3个事例入选全国典型案例。
二是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畅通政企沟通渠道,规范政商交往行为,制定出台关于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实施意见、宜春市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等。建立领导挂点帮扶和企业特派员制度,持续开展“入企走访连心”活动,常态化落实政企圆桌会议制度。在工业园区全面推广“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大力开展公职人员不作为乱作为专项治理行动。加强诚信教育,推动企业家自觉守法、以信立业、依法经营。开展优秀企业家宣传,充分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形成尊重企业家的浓厚氛围。
三是挖掘弘扬赣商精神。开展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表彰、民营企业 100 强评选等活动,选树一批先进典型。倡导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理念,引导民营经济人士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法治观、事业观、财富观,争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加强社会责任培育,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年全市“万企兴万村”行动启动以来,新增项目投资金额9.61亿元,公益捐赠金额1155.8万元。(张亚静)
责任编辑: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