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织密织牢经济安全网 有力支撑中国高质量发展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强化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着力在保障粮食安全、保障能源安全、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上下功夫,中国经济安全得到全面加强。
我国粮食生产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中国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能源供给保障能力持续提升,煤电油气产供储销体系不断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5G、基础软件、工业母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可再生能源发展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步伐加快,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取得阶段性重大进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强化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着力在保障粮食安全、保障能源安全、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上下功夫,中国经济安全得到全面加强。
粮食保障:
严守耕地红线,收储流通有序
粮稳天下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带领亿万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
金风送爽、稻麦成浪,秋粮即将大面积收获,粮食生产有望再获丰收,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也在秋分当日如期而至。全国各地丰收喜庆的气氛随之扑面而来,乡间田野一派丰收好景象。
数据显示,十年来,我国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实现粮食产量再上一个千亿斤新台阶,产量创历史新高,已实现“十八连丰”。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83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已经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十年来,我国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实现粮食产量再上一个千亿斤新台阶,产量创历史新高,已实现“十八连丰”,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图为联合收割机在新疆奇台县的麦田里收割小麦。新华社
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动力在政策。
“中国14亿人口,每天一张嘴,就要消耗70万吨粮、9.8万吨油、192万吨菜和23万吨肉。”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推算,要满足如此庞大的消费需求,耕地必须保持在18亿亩,这是底线。
解决好14亿人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
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和15.5亿亩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农田,加强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十年来,各地区、各部门紧紧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关键,在守住耕地红线的同时,加快种业振兴,开展核心种源技术攻关,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超过95%,实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大力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小麦、玉米、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超过97%、90%和85%。
由田间至餐桌的路程,粮食要经历从产区到销区、从工厂到超市的流转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粮食流通的过程,涉及粮食收购、储存、运输、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是连接粮食生产和消费的重要工作。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生产的粮食有近70%流通进入到消费领域,总数量超过9000亿斤。
做好粮食流通工作,既是解决老百姓的粮食需求问题,也是落实国家的粮食政策、保证种粮农民的收益、促进粮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作。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有效的粮食流通,就不会有真正的国家粮食安全。
“十年间,粮食流通形势发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变化,为保障粮食安全,2021年,新修订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出台,在过去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做法的基础上,明确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应当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承担保障本行政区域粮食安全的主体责任。”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成本调查中心主任黄汉权表示,这一举措有效压实了地方党委政府粮食安全政治责任。自此,年度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分解下达各省份,推动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义务共担、责任共扛,极大调动了地方政府抓粮的积极性。
“同时,十年间,国家根据粮食供求形势和生产成本变化情况适时调整小麦、稻谷的最低收购价,把三大谷物的种植收入保险和完全成本保险扩大到全国主产省份的820多个主产县,强化农民种粮收益保障,让农民种粮能获利、多得利。”黄汉权说。
据了解,近两年,中央财政累计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农资补贴600亿元,缓解化肥等农资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推动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帮助小农户发展粮食生产。
化肥是粮食的“粮食”,水源则是农业的命脉。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水利部等有关部门,累计下达水利领域中央预算内投资8320亿元,其中包括大中型水库、大型灌区、区域人工影响天气能力等重点工程。这为我国供水安全和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与上一个十年相比,近十年我国洪涝灾害年均损失率由0.57%下降到0.31%,长江、珠江等多个流域曾发生过严重干旱,但城乡居民饮水和粮食灌溉用水都得到有效保障。
新冠肺炎疫情、乌克兰危机对全球粮食供应链带来严重冲击,我国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着力健全粮食产购储加销体系,以国内稳产保供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十年来,政府有关部门统筹调控粮食市场,稳定粮食产业链供应链。健全粮食全产业链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市场调控和应急保障。合理确定中央和地方储备规模,优化储备品种和布局。完善粮食加工业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畅通“北粮南运”物流通道,健全成品粮油加工、运输和销售网络,提升粮食调拨集散能力和应急保供能力。
当前,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供应充裕、市场稳定。这充分表明,我国牢牢把住了粮食安全的主动权,特色粮食安全之路越走越稳健。
“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粮食产需中长期仍将是紧平衡态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在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方面,我们还要持续努力。”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司长吴晓说。
能源支撑:
优化结构,保障安全
千帆竞发离不开滔滔江水,万木争春得益于沃土厚植。能源是工业的“粮食”、国民经济的命脉。十年来,我国能源生产以年均约2.4%的增长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6.6%的增长,能源自给率长期稳定在80%以上。这份成绩来之不易。
我国能源有着“富煤贫油少气”的国情。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了“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即推动能源消费革命、能源供给革命、能源技术革命、能源体制革命,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为新时代我国能源发展指明了方向,开辟了中国特色能源发展新道路。
“十年来,我国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加快建立健全,煤电油气安全稳定保障能力持续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支撑。”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9月17日,仍有南方城市艳阳高照,市民吹起空调,而位于中国最北端的黑龙江省漠河市已经迎来了初雪,并开始开栓供暖。“冷”与“暖”的背后,是我国能源消费与能源保供的能源安全大命题。
极端天气、市场失灵、结构性错配,受传导影响,造成用能紧张的原因多种多样。
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是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群众生活平稳有序的重要基础。保供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持续深化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
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了解到,2021年四季度,面对能源供需紧张形势,经济运行调节局迅速推动释放一批先进产能,确保了迎峰度冬期间能源供应稳定。当前,煤炭仍发挥着能源“兜底保障”作用,必须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持续提升煤炭供给质量和效率,夯实能源保供基础。
港口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监测汇总数据显示,9月30日,全国货运物流有序运行,监测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4234万吨,环比增长12.3%,完成集装箱吞吐量94.2万标箱,环比增长6.5%。今年以来宁波舟山港积极贯彻落实中央、浙江省、宁波市物流保通保畅工作要求,坚持党建统领,针对我国内外贸企业面临的物流难点、痛点、堵点,研究出台18条保通保畅措施,切实保障货运物流畅通高效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截至7月24日18时,宁波舟山港今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005.43万标准箱,较去年超“2000万箱”的时间节点提前了22天。图为浙江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集装箱码头一派繁忙的景象。新华社
据悉,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和释放先进产能,目前煤炭产能结构和布局持续优化,2021年平均煤矿的单井规模比2012年提高1倍以上,年产120万吨及以上的大型煤矿产量占比超80%。同时,通过做好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工作,提前将“鸡蛋”放进篮子里,实现了预期性电煤供应保障。
十年来,我国积极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能源结构逐步优化。数据显示,2021年,天然气表观消费量达到3726亿立方米,比2012年增加约2200亿立方米,增长2.5倍。
可以说,在保障电力安全方面,只有牢牢把能源的“饭碗”端在自己手里,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摆在首要位置,统筹发展与安全,算好“综合账”“平衡账”,才能确保能源持续安全稳定供应,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步伐。
十年来,电力生产能力快速提高,特别是风电光伏发电发展迅速。截至2021年底,全国发电总装机达到23.8亿千瓦,比2012年翻了1倍,年均增速8.4%。其中,风电光伏并网装机合计6.35亿千瓦,是2012年的近90倍。
与此同时,我国生产生活电力需求也在持续增长。特别是近年来,电力负荷呈快速增长的趋势,电力负荷增长远高于电量增长。在夏季用电高峰期间,每天电力最高峰和最低谷相差额越来越大,电力稳定供应成为保障能源安全的重点。
“为坚决守住不拉闸限电的底线,坚决确保民生用电,我们指导各地做好电力需求响应,利用市场化方式引导电力用户主动错峰、避峰。”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电力处负责人表示,十年来,我国电力体制改革也取得重大突破,发用电计划有序放开、交易机构独立规范运行、电力市场建设深入推进,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保障用电安全。
千帆竞逐春潮至,好风共聚细雨来。通过能源结构调整,传统能源与清洁能源各有其美、各居其位,共同织密织牢能源安全网络,守护经济产业安全。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意味着,中国将用历史上最短的时间从碳排放峰值实现碳中和,完成全球最大碳排放强度降幅。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
2022年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把系统观念贯穿“双碳”工作全过程,注重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四对关系。在谈到发展和减排的关系时,他特别强调,减排不是减生产力,也不是不排放,而是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要坚持统筹谋划,在降碳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确保群众正常生活。
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加强自身韧性,促进全球共建
产业链供应链是工业经济的命脉。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对工业经济平稳运行至关重要。
天朗气清时难察,经风见雨觉受益。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球主要经济体CPI连续走高,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持续显现。面对“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明确要求,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中取得阶段性重大进展,我国经济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巨大的潜力,多年积累成果正在显现。
截至目前,我国制造业31个大类、工业的207个中类和666个小类齐全。经历十年摸索、跨越,已有一批大国重器成为国家名片,头部企业产品畅销全球,中小企业加快专精特新发展。
产业链的一些关键环节支撑作用正持续增强。十年来,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取得突破,多个领域实现“从无到有、从不可用到好用”的重大跨越。同时,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成为创新发展新高地、区域经济新引擎、保链稳链新载体。转型升级势能加快积聚,高技术产业、技术改造等成为投资新增长点。
明确调控理念、创新调控思路、把准调控着力点、丰富调控工具、增强调控合力……十年来,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宏观调控手段更加精准、创新、多元,调控效果也更加贴合需求、利于长远。
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卢山介绍,浙江通过数字化改革引领,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加快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加强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通过实施“链长+链主”的协同机制,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同时,特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支持企业专注在产业链某一个环节、某一个方向、某一个产品上进行深耕,通过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企业的竞争力,提升产业链的稳定性。
着力疏通卡点堵点,着力提升产业韧性,着力畅通经济循环,顶层设计加上经各部门各地方和有关方面的共同推动,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实现总体稳定运行。
“截至目前,我国已形成规模庞大、配套齐全的完备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坚实基础。针对产业薄弱环节,我国实施了一大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卡脖子’问题持续被集中攻克。”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服务业室副主任刘振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产业链供应链更完备、更安全,也更有韧性。我国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加快,东西部产业协同更加紧密,推动了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纵深拓展和升级再造,增强了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回旋余地。
这份成绩来之不易,充分彰显了我国的制度优势、市场优势、产业体系优势。
今时今日,产业链供应链不仅关乎国内经济大局,更是重要的全球公共产品。
单者易折,众则难摧。习近平主席向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稳定国际论坛致贺信时指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符合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致力于共同提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为畅通世界经济运行脉络、推动全球经济复苏贡献中国力量,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中国发展改革报社 记者刘政)
责任编辑: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