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共商良策 助力现代物流与供应链发展

2022-09-20 17:36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物流业

摘要: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在提供基础服务的过程中,物流行业怎样能够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为客户、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是我们一直关注的。

物流是国民经济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近年来,我国物流业加速向现代化发展。如何推动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成为服务新发展格局、促进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课题。

9月15日,由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中国物流集团、人民政协报社指导,中国物资储运集团有限公司、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主办,中国物资储运协会协办,中储智运等单位承办的现代物流与供应链发展论坛暨第三届“流动中国”公益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政产学研各方齐聚一堂,共商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良策。

向宏

中国物流集团党委副书记

建设现代流通体系、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中国物流集团作为以综合物流为主业的中央企业,肇启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第八次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发轫于央企专业化整合和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自成立之日起就以“服务现代流通、保障国计民生”为己任,致力于增强国有资本在现代物流领域控制力、带动力和影响力。集团自成立以来,牢记使命担当,清晰发展战略,聚焦主责主业,在疫情防控、复工达产、保通保畅、助企纾困等重大专项工作中,充分发挥国资央企责任担当,持续保持稳中求进、奋发有为、积极向上的良好发展态势。

0-2-small (3)

第三届“流动中国”公益宣传活动启动仪式现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这是大国经济必须具备的重要特征。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自然灾害频发,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显著增强,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日益明显,在经济发展中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新变化、新趋势、新方位,对建设现代物流企业、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提出了更高要求。

作为现代流通领域“国家队”,中国物流集团愿与各方一道携手,共同探讨物流行业发展新路径、谋划业务板块新布局,积极打造合作共赢物流生态圈、努力开创合作共进新局面,为推进我国物流行业现代化转型凝聚发展共识,为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共同走出一条科学有序、绿色低碳、富有国际竞争力的发展之路。

黄海

商务部原党组成员、部长助理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八次会议时强调,流通体系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把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

当下,应如何推动物流体系健康发展,以顺应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我想有以下几点:

一是数字化。作为物流产业而言,有两个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海量数据,另一个是多种应用场景,二者为物流的数字化提供了非常好的、先天的、有力的基础。数字经济具有强渗透性和全覆盖性,整个物流业都能以数字化作为重要抓手,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生产要素快速流动。

二是融合化。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进线上线下互动加快商贸流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意见》。经过几年实践,今天的物流业,正在从线上线下融合,向产业链上中下游的纵向融合和打破已有业态的横向融合转变,同时催生了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

三是服务化。物流的本质是服务,物流企业也是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服务化在未来有巨大发展空间。

四是实体化。供应链物流是各实体行业不可剥离的一部分,要继续支撑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何黎明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呈缓中趋稳势头。8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4%,较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仍处于荣枯线以下,市场恢复基础仍不牢固。由于8月以来疫情多地散发,物流保通保畅压力增加,对供应链产业链恢复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今天,通过“现代物流与供应链发展论坛”倾听政府声音、汇聚专家智慧、展望行业趋势,对于培育现代物流企业具有积极意义。对以中国物流集团为代表的广大物流企业提几点建议:

一是需求牵引,供应链创新先行。应大力推进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和网络化布局,以商流牵引物流、物流支撑商流,打造融合采购、贸易、物流、金融等为一体的供应链集成服务模式,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二是两业融合,生产物流发力。“十四五”现代物流规划提出,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中国物流集团应依托中央企业集中主业的发展趋势,建设制造业物流业协同服务平台,推动信息互通、设施共用、业务协同。

三是科技赋能,智慧物流引领。智慧物流是以“数字驱动”和“协同共享”为特征,以“价值提升”为中心,对于产业生态的重塑变革。下一阶段,建议选择重点领域继续推进数字化转型,充分整合供应链上下游资源,推进现代流通体系硬件和软件建设。

四是内引外联,物流网络升级。当前,面对国内国际严峻的形势,国家提出加快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现代物流网络。中国物流集团应结合国家物流枢纽、示范物流园区等战略规划,编织“通道+枢纽+网络”的物流网络体系,更好支撑双循环新发展战略。

五是重点突破,国际物流探路。通过与供应链上核心企业强强合作,与战略客户抱团出海,搭建全球供应链物流平台,提供一站式、多通道、稳定性的全球物流交付服务,推动构建自主可控、安全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进一步增强产业链韧性,助力“中国制造”扬帆出海。

张江波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贸易司副司长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现代物流的重要论述,立足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确立了现代物流基础地位,着眼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刻阐述了现代物流发展的定位,面向高质量发展目标,指明了现代物流发展战略方位,是指导我国现代物流发展实践的理论基础和根本遵循,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论层面,系统回答了一系列涉及物流的重大问题。

《“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对“十四五”时期现代物流发展做出了系统安排,可归纳为:“一个抓手”“两个导向”“三个着眼点”。

“一个抓手”:以物流枢纽建设为抓手,加快物流资源整合集聚。《规划》将加快物流枢纽资源整合建设作为“十四五”时期现代物流发展的首要重点方向。

“两个导向”:一是以优化空间布局为导向强化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支撑。二是以完善服务体系为导向提高服务实体经济循环效能。

“三个着眼点”:一是着眼加强价值创造延伸物流服务价值链条。二是着眼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强化服务保障社会民生。三是着眼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升应急保障能力。

中国物流集团是名副其实的物流国家队,经济网络覆盖广,综合服务能力强,在构建现代物流体系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也必将大有可为,应进一步提高站位、找准方位、加强谋划,深度融入现代物流领域重大规划布局,抓实抓细重大政策落实,积极参与重大设施建设,组织开展重大课题研究。

房永斌

中国物资储运集团总经理、中储股份董事长

2022年是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攻坚期,中储也迎来了60年一甲子的重要之年。作为新中国发展历史的见证者,中储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已任,致力成为流通体系建设的主力军。

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储素有“国库”之称,在国内物资流通领域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站在新发展阶段,中储立足自身优势,先后在“十三五”“十四五”战略中提出发展大宗商品供应链业务,确立了向先进供应链管理公司转型的目标。着眼于通过新技术的赋能,借助60年的大宗商品仓储经验,打造集约化的大宗商品流通体系,来消除存货安全性、业务复杂性痛点,为我国大宗商品流通破题,助力我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目前,中储已搭建起中储智运网络货运平台以及中储钢超、中储易有色、中储云链、中储货兑宝等产业链供应链服务平台,得到市场的高度认可。其中,中储钢超于2017年上线运行,核心功能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线上的交易交付平台,二是线下的实体物流平台。两个平台相辅相成,实现了业务线上化、单据电子化、流程标准化和业务布局网络化,为钢铁产业链上的客户提供足不出户的全方位一体化服务。

下一步,中储的工作重点将围绕大宗商品产业,继续推进网点布局。同时要加快平台建设,提升业务信息化服务水平,实现仓库数据数字化、可视化;打造融合仓储、交易、融资、资讯、清算、技术与产业特色服务为一体的服务功能。并将下大力气发展物流科技,围绕供应链平台的搭建、升级过程中对业务场景的深刻理解和技术能力,打造中储物流科技板块,形成一系列技术产品。

李守镇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原党组成员、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现代物流业发展,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做出重要指示批示,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

近三年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百年不遇的疫情影响叠加,党中央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这就需要强有力的现代物流体系做支撑。当前,物流保通保畅更是成为稳经济的重中之重,切实维护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至关重要。

全国政协十分关注物流业的高质量发展,去年以来先后围绕“推进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加快智慧物流发展”召开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十余年来,我也多次参加相关调研、座谈并提交相关提案。

前两届“流动中国”公益宣传活动,主题都紧扣国家战略,契合宏观大势,在内容上不断深入、在形式上不断创新,带着“热气”有暖意。今天,在中国物流集团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第三届“流动中国”活动启动,一定会更好地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物流业非凡十年的发展。同时希望参与各方能持续为推动物流行业健康发展、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发声。

汪鸣

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现代物流加快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物流业经历了从管理技术到特定产业,再到产业组织者的角色演变。为更好服务经济循环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运行,物流业必须适应现代产业运行方式。创新产业组织方式,加快物流网络化、规模化发展,实现跨区域物流“枢纽+通道+网络”的数字化、规模化、网络化运行,以便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扩大辐射、提升承载。这也是变革物流、改造物流的重大机遇。

构建大循环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要求重构建现代物流的服务网络,把不同圈层、不同循环空间尺度上的物流网络和节点串接起来,尤其要将国家物流枢纽串联起来,加快物流枢纽+业态创新发展。国民经济活动的大循环、实体经济和金融协调发展的大循环、国内地域空间范围内的大循环,要求物流产业运行方式网络赋能、高效运行和空间重构,要求服务国内生产和国际生产、内需和外需、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等物流协调发展。

利用现代信息、智能技术为仓储、配送、通道运输网络化运行赋能,能够最大限度地将产业链、供应链有机衔接起来,既是产业运行方式变革的重要基础,又是产业运行方式变革的引领力量,有针对性和在区域内(都市圈)、区域间(城市群)加快建设物流网络,必将对产业运行方式(循环)和区域间的联系范式(统一市场)产生重要影响。基于国家物流枢纽的骨干物流网络对支撑和引领物流形成规模经济效应、构建依托物流枢纽的要素聚集和高效运行系统产生积极影响,对发展物流通道经济、枢纽经济意义重大。

李彦林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现代物流研究中心副主任

今年4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并要求“要坚持全国一盘棋,确保交通物流畅通,确保重点产业链供应链、抗疫保供企业、关键基础设施正常运转。”针对保通保畅工作,国家层面专门成立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一系列保障路网畅通、便利车辆通行、帮助企业纾困解难的相关政策举措,经过几个月的共同努力,目前交通运输主要运行指标稳中向好,重点物流枢纽逐步复工达产,有效支撑了经济复苏发展。

中国物流集团作为物流领域航母型企业和国家队主力,肩负着维护国家物流供应链畅通稳定的历史使命,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发力:一是积极参与国际物流通道建设和发展。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和RCEP等我国重点贸易区域的国际交流合作。二是加快物流基地网络布局。聚焦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明确的20个国际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80个左右的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打造高效联通的枢纽主网络。三是在运输结构调整和多式联运发展中争先进位。经过多年产业实践和政策推动,我国多式联运进入到了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应把提升多式联运市场竞争力作为主攻方向。四是把数智化发展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未来数字化将成为物流企业新的竞争赛道,要加大资金和人才等方面投入。五是加快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支持物流企业与上游货主企业抱团“走出去”,共建网络、共享资源。

李敬泉

中储智运创始人、首席战略官

在整个社会经济“大系统”中,物流业连接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是其中重要的“子系统”,供应链则是基于物流、连接产销的更复杂的系统。

中储智运隶属于中国物流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央企,在服务网络、品牌影响力上既有集团的资源禀赋依托,又有自身的优势积累。这些年来,随着业务能力的提升,中储智运也拥有了较强的供应链整合能力。

如何来理解中储智运的供应链思路?我想通过三个方面来阐述:一是业务数字化,打造完善中储智运数字供应链平台解决方案。二是数字业务化,打造中储智运数字供应链平台一体化。三是数字资产化,围绕供应链全业务流程、业务对象、业务场景,依托对前沿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效率、体验、价值”为核心目标,规划打造中储智运数字供应链技术方案支撑体系、业务平台支撑体系、大数据产品体系,从而赋能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商品交易、运输、仓储、融资等全链条数智化能力,构建数字供应链新世界,即“3+4+5”数字供应链产品体系。

具体而言,包括以智慧运输解决方案、智慧仓储园区解决方案、智慧贸易解决方案为核心的三大技术方案,以网络货运平台、多式联运平台、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数字资产交易平台为核心的四大业务平台,和以数据资产管理体系、数字信用体系、智能算法体系、供应链指数体系、商业智能体系为核心的五大数据体系。

中储智运供应链物流服务于2015年上线,2021年成交额301亿元,2022年预计成交369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35.6%。此外,供应链金融服务、供应链技术服务、供应链贸易服务均已实现快速发展,形成了完善的供应链业务体系。

王青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物流和供应链是支撑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及高效配置的基础,在促进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整个经济循环中的功能和作用不可替代。

当前,供给和需求均呈现分散化、细分化、去中心化,解决信息高度不对称、降低全社会交易成本,都需要更加精准和高效的物流体系作为支撑,现代物流业已经成为服务于制造业转型升级、居民消费结构持续升级的底盘。随着生产力布局、产业结构、贸易格局深刻调整,城镇化格局的持续变化,物流业也进入了创新发展新阶段。在新技术快速创新应用、新商业模式快速迭代中,物流供应链在全国性通道、节点、布局、组织方式开始重构。

从全球物流业发展格局来看,我国物流业“大而不强”的现状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对比全球一流企业,在体量、全球化资源要素配置力、创新引领力、国际化经营能力、海外业务规模等方面,我国物流和供应链企业也还有不小差距。在正视差距的同时,也要看到空间潜力。需要我们在进一步加快深化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拓展全新思维理念、创新合作模式、形成更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

肖觅

嘉实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经理

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在提供基础服务的过程中,物流行业怎样能够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为客户、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是我们一直关注的。对于工业企业而言,其提供的核心价值在于产品的研发、生产层面,如果让工业企业聚焦于自身价值的创造,由更专业的供应链服务为其解决流通的问题,这其实就是巨大的价值创造。

我们从二级市场投资的角度,一直在努力寻找能够为全社会提升效率的新技术、新模式,在效率提升的过程中实现社会价值创造,投资这样的方向才能真正分享到企业的成长,实现金融服务实体的使命。

以中储智运为例,其自成立以来已整合海量专业司机运力,解决了行业非常大的痛点,帮助司机缩短找货时间,把流程效率做到最优,为在整个货运产业链中处于中心位置的司机群体创造了明显的价值。

(以上嘉宾发言内容由梁畅水摘编,按论坛发言顺序排列) 

责任编辑:宋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