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宕昌新城: 党建赋能促振兴 农旅融合好钱景
摘要:今年来,宕昌县新城子藏族乡精心组织、精准排摸、精准施策,扎实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提升行动,着力补齐基层组织建设短板,夯实乡村振兴基石。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刘国庆 刘治学记者王斌报道 初秋时节,记者一行走进甘肃陇南市宕昌县新城子藏族乡岳藏甫村看到,这里文旅融合、农旅融合使村庄变景区、风景变“钱景”,村民过上了“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幸福生活,一条旅游开发带动群众致富的新路子已然铺就。
今年来,宕昌县新城子藏族乡精心组织、精准排摸、精准施策,扎实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提升行动,着力补齐基层组织建设短板,夯实乡村振兴基石。
“岳藏甫村由于组织生活不规范、不正常,被确定为软弱涣散党组织以来,村上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分析查找问题根源,制定整顿方案,规范组织生活,开展党群活动日,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增强了村班子的凝聚力、号召力。”岳藏甫第一书记李维佳说。
立言立行“做”,固本培元强“筋骨”。新城子藏族乡坚持以党支部建设标准化为抓手,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促进党务村务公开透明、村级事务管理科学规范。积极开展党群活动日,面对面与党员群众共商村事民事、共议乡村发展,积极回应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以实际行动提升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依托苯教文化、民俗文化元素,设置景观节点20余处,推动全乡生态旅游、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走出了旅游开发带动群众致富的新路子。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只有坚持问题导向,真正找准群众痛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能把“民生清单”变成“幸福账单”。岳藏甫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集中打造农家客栈18户94间,辐射带动群众打造农家客栈5户、农家乐2处。并依托东西协作帮扶、乡村振兴和“两个共同”项目,累计投入资金2500多万元,按照修旧如旧,建新如故的原则,在最大限度保留原有村落面貌的基础上,对村内道路、房屋外观风貌、村内小景观及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厕所、停车场等主要设施进行了改造提升,并建成了锅庄广场、民俗馆、祭祀台、网红桥、攀岩、穿越丛林、水中汀步等旅游娱乐设施,为发展乡村旅游奠定了坚实基础,乡村旅游已成为岳藏甫村群众创收增收的新产业、新业态。引进优质技术资源,打造“宕青”啤酒本土品牌,月产原浆啤酒1.5吨,辐射带动当地群众就近务工就业;继续壮大传统产业增效益,通过“五小产业”奖励扶助,全村养牛业存栏增加到520头,预计实现总收入30万元以上。
新城子藏族乡党委书记杨旭东介绍,今年以来,在宕昌县委、县政府的倾心投入和规划引领下,该乡将岳藏甫村列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有针对性地补齐能力短板,消除工作盲区,增强担当底气,截至目前,存在问题得到全面整改,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下一步,新城子藏族乡将以党支部建设标准化为统领,抓班子、带队伍、强基础、固堡垒、转作风、促发展,全面落实农村基层党建“六抓六促”行动、陇南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常态化开展“三会一课”“党群活动日”等制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用心用情用力书写新时代的民生答卷。
责任编辑:吕娅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