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中非合作下一步:激活潜能,创新模式

2022-08-20 09:59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摘要:在南部非洲国家赞比亚,由中国土木工程(赞比亚)有限公司承建、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优惠信贷的卡富埃河供水项目一期工程也于近日竣工。

本报记者 | 季晓莉

近日,由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开发和建设运营的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快速路,在试运营两个多月后正式启用。几乎同一时间,由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内罗毕东环城路拓宽项目也实现全线通车。这些项目使内罗毕减少交通时间、增加流动性,将为该国旅游、会议和酒店业带来更多机会。

在南部非洲国家赞比亚,由中国土木工程(赞比亚)有限公司承建、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优惠信贷的卡富埃河供水项目一期工程也于近日竣工。该项目是集取水、净水、输水为一体的综合性供水工程,将每天向赞比亚首都卢萨卡供水5万立方米。项目建设高峰时雇用了近1000名当地建设者,并通过教育培训等形式为当地培养了一批建设人才。

2017年6月1日,由肯尼亚与中国合作建设的蒙内铁路顺利建成通车,是非洲第一条全面投入商业运营的全中国标准现代化铁路。5年多来,蒙内铁路累计发送旅客794.5万人次,发送货物2029.3万吨,对肯尼亚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1.5%,累计直接和间接创造就业岗位4.6万个,助力当地物流成本最高下降40%,未来还将连接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和南苏丹等国家,为实现非盟《2063年议程》中“构筑连接印度洋与大西洋沿岸的现代化交通要道”目标打下重要基础。

这种以铁路项目为牵引,规划沿线经济的建设经验,很大程度上已形成中国海外基建的重要模式。2021年的《新时代的中非合作》白皮书显示,中国支持非洲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经济振兴的优先发展方向,鼓励和支持中国企业采取多种模式参与非洲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运营和管理。2016~2020年,非洲开工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总额近2000亿美元,2020年中国企业实施的项目比例已达31.4%。

自中非合作论坛2000年成立以来,中国企业为非洲新增和升级铁路超过1万公里,公路近10万公里,桥梁近千座,港口近百个,以及大量医院和学校,累计创造就业岗位超过450万个,真实可见地改变着非洲的面貌,帮助非洲国家推进互联互通建设和市场融合。

未来十年中非合作重点在贸易

从2015年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提出的“十大合作计划”,到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提出的“八大行动”,再到2021年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提出的“九项工程”,中非合作进入新时代,中国助力非洲国家提升自主可持续发展能力,切实破解非洲基础设施滞后、人才不足、资金短缺三大瓶颈。截至目前,已有非洲联盟及52个非洲国家同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目前有超过3500家中国企业扎根非洲投资兴业。

例如,罗尼埃油田位于非洲撒哈拉沙漠南部边缘、乍得东南部,油田产量占乍得原油产量的70%。随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对油田的开发,中乍合资兴建恩贾梅纳炼油厂,于2011年竣工投产,是乍得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现代化炼油厂,使乍得摆脱了成品油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还部分出口到喀麦隆、中非等国。10多年来,恩贾梅纳炼油厂累计销售石油产品530万吨,炼化产生的聚丙烯产品成为当地工业重要原料,液化气产品则极大改善了居民生活,项目已发展成为乍得经济支柱产业。

最新的政策倡议、发展战略和金融承诺都表明,中非的接触在深化和扩大。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作为非洲地区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中国2021年同非洲地区双边贸易总额达2543亿美元,同比增长35.3%;非洲地区对华出口1059亿美元,同比增长43.7%。尼日利亚是从中国进口商品最多的非洲国家,而南非是对中国出口最多的非洲国家。

在华建设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是中国与非洲国家共同实施的“九项工程”中的重要举措。先行区立足湖南自贸试验区,着力培育中非贸易、投资、金融合作新模式、新路径、新业态,服务中非经贸合作转型升级。长沙自贸临空区着力打造全国对非航空货运集散中心、高附加值产品加工中心。截至2021年底,入驻长沙自贸临空区的对非贸易企业已达14家,完成对非贸易额1218.3万美元。7月27日,湖南直飞非洲的全货机航线正式运行。首趟航班装载95吨电商产品、医药制品、高新技术产品、集成电路等高附加值货物,从长沙直飞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

近日,“2022年非洲国家驻华使节走进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活动在湖南省长沙市举办。坦桑尼亚驻华大使姆贝尔瓦·凯鲁基认为,坦桑尼亚希望在中国市场抓住机遇的首要产品就是农产品,而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将非洲优质农产品的优势和中方合作伙伴加工配送的实力结合起来,他们可以根据中国市场的需求生产商品,提升附加价值。埃塞俄比亚驻华大使特肖梅·托加认为,当前中非经贸合作的重点是农业,但他们也希望尽早进入工业化阶段,未来最重要的前沿领域将是数字经济,中国与非洲国家在数字经济领域合作方面有巨大潜力。

近年来,中国以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也为非洲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驱动力。4月28日~5月12日,由商务部等部门共同指导开展的“第四届双品网购节暨非洲好物网购节”,采用了中非直播间连麦、非洲留学生直播带货等形式,把直播间开到非洲优质产品源产地,让肯尼亚红茶、埃塞俄比亚咖啡、卢旺达辣椒酱、南非红酒、加纳巧克力等非洲特色商品走进中国家庭,给许多希望拓展非洲市场的中国企业提供了机遇。

英国经济学人智库近期发表文章认为,未来十年,中国将以贸易为重点深化与非洲的关系,而且不太可能因为西方试图重新与非洲大陆接触而被“挤走”。中国对于粮食安全问题的关注及庞大的粮食进口需求,有望推动非洲农产品和农业生产领域的大规模贸易与投资流动。非洲拥有一支庞大、年轻、低成本的劳动力大军,可成为中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部门的潜在出路。

中非合作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

非洲开发银行近日表示,2022年非洲需要约4240亿美元才能控制疫情造成的损失,进而推动经济复苏。过去8年,非洲人均实际GDP几乎没有增长,失业率不容乐观。

2021年6月,七国集团峰会提出所谓的“重建更美好世界”计划,号称要投入40多万亿美元,满足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今年的七国集团峰会又提出所谓“全球基础设施伙伴关系”,目标是在2027年前为发展中国家提供6000亿美元基建资金。直到目前,这些倡议及计划既无落实年限,又无启动安排。

而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聚焦减贫、粮食安全、抗疫和疫苗、发展筹资、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工业化、数字经济、互联互通八大重点领域,正对应着非洲国家发展中面临的最迫切、最头疼的难题。中国将南南合作援助基金整合升级为“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在30亿美元基础上增资10亿美元。根据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通过的《达喀尔行动计划(2022-2024年)》,中方还承诺向非洲金融机构提供100亿美元授信额度,重点扶持非洲中小企业发展;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增发的特别提款权中拿出100亿美元,转借给非洲国家。

当前,中非合作已经成为南南合作的标杆和典范。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0余年来,助推中非关系实现从“新型伙伴关系”到“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再到“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三级跳。在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上,中非双方共同制定了《中非合作2035年愿景》,决定共同实施“九项工程”,目前已完成超过30个援助项目立项,并克服疫情影响,推动援建非洲疾控中心、赞比亚利维·姆瓦纳瓦萨医院、布隆迪胡济巴济水电站等重点项目。

当前,中非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中非合作成果遍布非洲大地。中国自2009年起连续13年稳居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疫情冲击下的2020年,中国对非新增直接投资达到42亿美元,是2003年的56倍。在中非合作论坛的推动下,中国企业对非投资进入了“小步快走”的发展阶段,尤其是中国民营企业逐步成为中非经贸投资合作的主要力量,正在经历从“走向非洲”到“落户非洲”、再到“扎根非洲”的转变。中国同40个非洲国家的45所非方医院建立对口合作机制,通过“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等项目支持非洲教育发展,为阿尔及利亚、苏丹等国发射人造卫星,和14个非洲国家签署15份合作文件应对气候变化。

《达喀尔行动计划(2022—2024年)》还指出,中非双方将加强航天技术领域合作,推动非洲航天技术应用和基础设施建设。中方将建设非中卫星遥感应用合作中心,还将为非洲国家培养航天领域专业人才。

如今,中非投融资合作正在由传统的经济领域向新型基础设施、远程医疗、疫情防控等新兴产业加速延伸,绿色低碳、数字经济等未来科技创新发展领域备受关注。

中非合作要激活潜能创新模式

在近期举办的中非智库论坛第十一届会议上,中国非洲研究院研究员、南非研究中心主任姚桂梅指出,这两年非洲大陆总体上保持了稳定,但是党派之争和民族矛盾,叠加疫情下的民生问题使非洲的一些局部地区动荡多发。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了非洲外向型经济走势的波动,总体呈现出低增长、高负债、欠发展的状态。由于非洲作为联合国票仓在重塑全球新平衡格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国对非洲的外交维持了较高的热度,经贸和安全成为合作热点领域。目前国际对非合作的竞争性与排他性大于合作性与互补性。疫情下非洲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等问题使中非经贸合作风险有所提升。

对此,姚桂梅建议,在发展战略目标、全球治理、气候变化、和平与安全、治国理政等方面加强与非洲国家的政策对接和协调,夯实中非经贸合作的政治基础;深化与非洲国家在基础设施、绿色农业、粮食安全、资源环境、卫生健康等领域的合作,筑牢中非合作的压舱石和民意基础;建立国家级易货贸易平台,激活中非贸易潜能;深化金融领域的合作,特别是要创新基础设施投融资合作模式,为中非经贸合作提供重要的融资支持;在新基建、油气资源、工业化、粮食安全、医药卫生、气候变化和教育领域拓展以“中非+第三方”的合作为主线、符合非洲需求和发展议程的国际合作项目,将非洲打造成国际多方合作的大舞台。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副院长王珩认为,要聚焦重点国别和领域,通过经贸投资拓展产能合作,通过平台服务促进数字创新发展。例如,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数字经济等行业,积极建设非洲新型工业园和特色产业园,深化“市场采购+跨境电商”贸易模式创新;建设线上企业服务平台,将分散的合作项目联成产业网络,实时共享经验与动向;聚焦重点国家,以毛里求斯、坦桑尼亚和南非等与中国签署自贸协定或国际产能合作协议的国家为重点,以境外经贸合作区、经济特区、工业园区和港口为支点,深化双边经贸及国际产能合作;聚焦地方合作,推动对非投资主体多元化。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李智彪表示,发展中非资本市场合作,不仅有助于解决非洲发展的资金需求,而且有利于拓展中国资本的海外投资渠道。他认为,拓展中非资本市场的合作路径包括:中国A股市场可吸引非洲优质上市公司来华;中国的大型企业或金融机构可收购非洲优质上市公司的股权;中国的主权财富基金或大型金融机构可成立非洲证券专项投资基金,定向投资非洲证券市场;中国在非投资企业可考虑在非洲证券市场上市;支持非洲的投资机构在中国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等。

责任编辑:王希学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