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阴霾笼罩的世界经济贡献难得的正能量
摘要: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系统性关键国家。我国经济的持续恢复和稳定运行,为阴霾笼罩的世界经济贡献了难得的正能量。
当前,受周期性、结构性、阶段性因素相互叠加影响,世界经济复苏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明显增多,陷入衰退的风险上升。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系统性关键国家。我国经济的持续恢复和稳定运行,为阴霾笼罩的世界经济贡献了难得的正能量。
一、从经济增长看中国正能量
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与主要国家相互依存、相互影响,逐步成为了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总体上保持在30%左右,为世界经济克服国际金融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做出了重要贡献。
今年1、2月,我国经济开局良好,但2月末疫情反复和乌克兰危机造成经济下行压力陡增。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国家及时出台一大批支持政策。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和各项支持政策的落地实施,我国经济触底反弹、回升明显。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2%、54.7%、54.1%,高于上月0.6、6.9、5.7个百分点,均升至扩张区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比上月加快3.2个百分点;服务业生产指数也由上月下降5.1%转为增长1.3%。二季度,我国经济顶住多重困难和挑战,实现正增长0.4%。可以说,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我国经济潜力巨大,特别是内需市场空间广阔,同时产业体系完备、创新驱动提速、改革开放深化,具有不同于其他经济体的强大韧性。此次的宏观经济政策“组合拳”,既注重实施短期政策,化解疫情对市场主体的冲击,又善用改革的办法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具有明显的标本兼治作用,必将把我国独特的发展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转化为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胜势。
当前,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叠加,地缘冲突威胁世界和平发展,大宗商品价格依然高位运行,全球通胀攀升,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引发金融市场动荡,世界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6月7日,世界银行发布《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将今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从年初预测的4.1%下调至2.9%,其中美国由3.7%下调至2.5%,欧元区由4.2%下调至2.5%,日本由2.9%下调至1.7%。美联储对今年美国经济增长的最新预测值为1.7%,较上次预测大幅调低1.1个百分点。在全球经济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减速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的持续恢复尤为难能可贵,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仍将是可观和可持续的。
二、从对外贸易看中国正能量
我国具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以工业实力为支撑、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我国逐步成为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目前是全球120多个经济体的主要贸易伙伴、60多个国家的第一大出口国,成为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不可替代的重要节点。2019年我国货物贸易总值达到4.6万亿美元、是2001年的9倍多;2020年虽然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依然逆势增长1.7%;2021年更是达6.05万亿美元历史新高;今年上半年为3.1万亿美元,在高基数基础上大幅增长10.3%。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不但有力促进了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复苏,而且为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正常运转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遭遇更多逆风逆流的情况下,我国依然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持续提升贸易便利化自由化水平,进一步降低进口关税,成功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加快建设海南自贸港等高水平开放平台,主动向世界各国贡献中国机遇,与一些国家实行“脱钩断链”、构筑“小院高墙”形成鲜明对比。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国在做好自身14亿人疫情防控的同时,成为唯一一个能向外大量出口新冠疫苗、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液等防疫物品的国家,同时没有限制或中断重要基础产品进出口,为世界各国团结一致、共同抗疫发挥了重要引导作用。去年,受疫情影响东南亚地区不少出口订单转移至我国,是我国出口大幅增长的重要原因;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我国没有强大的生产能力和产能冗余度,接不住这些订单,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正常运转必将受到更大制约,事实证明“世界工厂”关键时候是靠得住的。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我国注重发展实体经济,维护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稳定,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必将为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世界各国共同进步注入持续的正能量。
三、从共建“一带一路”看中国正能量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复苏曲折反复,发展失衡问题更为严重;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全球发展进程遭受严重冲击,南北发展差距拉大,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全球落实受到重创。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综合集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国际产能合作、国际贸易与跨国投资、双多边与第三方合作、规则标准对接等合作方式,发挥各方所长,激发合作潜能,取得了沉甸甸的成绩,为众多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为全球发展注入了强大正能量。
2013~2021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总值年均增长7.5%,占同期我国货物贸易总值比重从25%升至29.7%;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7.8%。2013~2021年,我国对沿线国家累计直接投资1388亿美元;今年前五个月,我国对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74.3亿美元,同比增长13.8%。我国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持续减少负面清单中的限制措施,便利包括共建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企业来华投资。经贸合作“蛋糕”持续做大,有力促进了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欧班列将运输防疫物资作为重点工作,截至2021年底累计运送1362万件、10.5万吨,在中欧之间架起了一座“生命桥梁”。匈塞铁路、中老铁路、中泰铁路、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等一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建设压茬拓展,有效拉近了共建各方的时空距离,通过便利商品要素流动释放了发展潜能。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基础,世界银行报告认为,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有望帮助全球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
共建“一带一路”根植历史面向未来,源于中国属于世界,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我国将与共建国家一道,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携手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向国际社会传递更多正能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张哲人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责任编辑: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