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健委:10省(区)临床常用药带量采购,平均降价超过50%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大力推进深化医改任务的系统集成、落地见效,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
中国发展网讯 7月28日,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深化医改工作进展成效,并回答媒体提问。国家卫生健康委体制改革司司长许树强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大力推进深化医改任务的系统集成、落地见效,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
一是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深化医改工作。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都由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医改领导小组组长,其中,19个省份的省、市、县三级都由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医改领导小组组长,“一把手”抓医改,一抓到底。江苏、甘肃由省委书记和省长担任“双组长”。浙江等省份将深化医改纳入市、县党政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考核。广东等省份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带队深入基层调研医改工作。
二是因地制宜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取得新突破。各地贯彻落实推广三明经验的要求,因地制宜加大推广力度。各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都制定了推广三明医改经验的实施方案,按照“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的要求,推进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医疗服务价格、薪酬制度等这些方面的联动改革。福建在全省推广三明经验,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深化薪酬制度改革,推行公立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总会计师目标年薪制。浙江及相关省份利用取消药品耗材加成以及集采降价等腾出来的空间,探索价格调整的启动条件、实施路径、和配套措施。安徽等省份加快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审核,支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
三是加快构建有序的就医和诊疗新格局。各地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医疗均衡布局。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在黑龙江、西藏、宁夏、新疆等20个省份落地,填补了地方在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儿科等方面的短板弱项,相关专科跨省就医流向明显减少。山西、辽宁等省份积极推进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河北、湖北、河南等省份探索医联体建设,促进医疗资源下沉。广东、青海等省份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一类财政保障、二类绩效管理”。天津、吉林等省份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四是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各地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2017年所有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2019年取消耗材加成,同步调整运行机制。不断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领导,完善医院内部管理制度,深化人事编制制度改革。安徽推进编制“周转池”制度,合理增加公立医院人员编制。江西、广西等省份在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引进、高级职称评审等方面,赋予公立医院更大的自主权。上海等11个综合医改试点省份率先以省为单位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探索各级各类、分门别类的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路径。北京、上海、广东等9个省份大力支持大型高水平医院开展试点,打造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样板、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模板,比如北京协和医院。
五是协同推动医药和医保高质量发展。各省份落实国家集采,开展省级集采和省际联盟。内蒙古牵头10省(区),开展临床常用药带量采购,平均降价超过50%。陕西等省份通过定点生产、协商调剂等方式,解决短缺药的供应保障问题。云南等省份完善处方审核和点评机制,促进合理用药。各地加快建立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山东在全省范围内推进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和按病种分值付费(DIP)改革,试点覆盖所有地市。
六是统筹推进相关领域改革。各地坚持预防为主,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进一步提升公共卫生能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江西、湖南、四川等7个省份被确定为首批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进一步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海南、重庆、贵州等省份加强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加强医疗卫生全行业监管。
责任编辑: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