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南沙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讨会广州召开
摘要:珠海市横琴创新发展研究院副秘书长袁超建议南沙下一步加快建设粤港澳数据服务试验区,着重在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数据跨境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数据跨境应用场景融合、数据服务产业跨境协同发展四个方面提供经验示范。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皮泽红报道 7月26日,由广州大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 广州市粤港澳大湾区(南沙)改革创新研究院、广州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改革创新研究院、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城市和绿色发展分社、广东省区域发展蓝皮书研究会、东莞社会经济发展研究院联合承办的“推进南沙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讨会”在广州南沙召开。会议由广州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市粤港澳大湾区(南沙)改革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广东省区域发展蓝皮书研究会会长涂成林主持。
省内外十多位知名专家就如何推进南沙数字经济发展与金融创新建言献策,发表了真知灼见。
广州市政协原副主席杨建城认为,南沙打造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新高地,重在抓好打造平台、紧盯两头(即头部机构与初创企业)、聚焦人才、优化生态四个方面。他提出,南沙应从关注单体企业转向构建平台,加强产业园区、孵化器等规划建设,并推动单一平台向全域交互式开放平台拓展,力求众星绕月、簇群共生,形成集聚效应。要多渠道、多形式地吸引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的头部机构、企业进入,进而带动大量同类腰部、底部企业跟进;同时,结合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基地、青年创业就业合作平台,加大资源倾斜力度,大力扶持初创企业,尤其是专精特新、小而美的科技、金融企业,从中培育成长一批独角兽企业,进而发展成为本土的数字、金融科技头部企业。在人才方面,要创新性地推出吸引国际高端人才的政策体系,并以创建青年创业就业合作平台为主线,全面推出实施面向港澳、覆盖大湾区人才的特殊支持措施,使之进得来、留得住、创得业、成得才,成为国内外人才荟萃、活力很强的一方沃土。同时,要从平台建设、消化转化、生产制造、服务配套、消费者终端等全链条、全域化着眼,优化整个行业的发展生态,政府资源重在强基础、定规则、建机制、严监管,引导社会资本补齐做强产业链条的关键环节及弱项,聚合社会力量养育利于发展壮大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的良好生态。此外,还要研究化解两个结点。一是“融”,就是要处理好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等新兴产业,应依托較长时期发展积累下来的传统经贸、金融服务业这个基础,促使其升级换代,实现数字化、现代化,共促共长,融合发展,不能割裂。二是“通”,即互联互通,要在处理好行政区域与经济区域的关系。
广东省政府文史馆馆员顾涧清建议南沙要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对接“一带一路”建设的国际顶级会展新平台,并在南沙及周边区域谋划建设高端会展成果转化基地的生态型“读懂世界”博览城,依托大企业筹建各种专题场馆,从长计议为广州申办未来的世界博览会做好积极准备,将整个申办过程做成面向世界开展全面经贸合作的过程。同时,设立全球国际城市创新经典案例馆及园区,联合世界大都市协会等国际组织设立全球市长论坛永久会址;以“中国新湾区、世界新标杆”定位整合盘活南沙和番禺的游艇场馆资源,并转型为广东海上丝路特展城;筹建中国岭南文化博览馆和亚洲大学校长论坛永久会址,并联合筹办人类命运共同体学院和研究院。
广东省政府参事室原参事温洋提出,推动南沙数字经济与金融产业创新发展,要着重加强资金投入的保障。建议推动南沙更多的中小企业到港澳交易所上市,通过创业板,获得更多的金融支持。同时,可借鉴安徽合肥市的风投经验,在财政实力不足的情况下,以国资委的实力为后盾,建设风投基金,实现招商引资和培育现代产业集群的目标。争取中央、广东省和广州市国资委的支持(例如保利、华润等有实力的国企),以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为坚强后盾,募集资金,设立南沙粤港澳大湾区创投基金,以帮助南沙的科创型企业发展。另外,要充分发挥金融、证券市场对高技术企业的识别与推动作用,让香港、上海和深圳的证券公司在南沙设立分支机构,吸引更多的省外和国外的高校及科研单位在南沙区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孵化器和加速器。
广东金融学院副校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博士生导师易行健教授认为,南沙需要利用数字经济发展的机遇进行弯道超车和跨越式发展。这其中核心的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需要更高的眼光和视野格局来适度超前布局建设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高标准打造建设数据服务和算力服务产业;二是利用打造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的机会集聚高端数字经济人才,布局数字科技基础研究,增强原始创新能力;三是在发展智能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应用,将南沙的特色产业与数字技术应用紧密融合;四是创新数字要素定价机制,在数字要素市场规则方面取得探索性进展;五是利用数字政府建设机会整合共享基础上的政府业务协同、组织运作、制度规则等政府管理与服务范式创新。同时他提出,南沙要实现金融创新发展,较好的着力点主要在三个方向:第一,从支持企业发展角度而言南沙金融创新发展需要能够支持创新发展、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支持绿色发展,从这个角度而言需要大力推进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跨境金融、航运金融、绿色金融、金融科技、科技金融、融资租赁、商业保理、期货交易、风险管理等特色金融。第二,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言,南沙金融创新发展需要满足居民家庭财富管理各项金融服务需求,因此需要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南沙)跨境理财和资管中心、加快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落户南沙,支持南沙在跨境商业医疗保险、跨境养老保险等方面先行先试。第三,从国家战略出发,南沙金融创新发展需要着眼于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广州期货交易所高标准建设、人民币国际化、一带一路国家跨境金融服务需求、金融监管体系创新、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和移动支付创新应用等方面进行尝试。
广州大学管理学院院长薛小龙教授认为,南沙区数字经济综合创新能力整体表现不俗,位列广州市第4位(黄埔、天河、番禺位列前三),在全省179个区县中位列第15位;市场价值创新能力表现抢眼,位列广州市第3位,全省第9位,表明南沙区数字经济创新的产业领域被市场接受度较高。南沙区数字经济创新活动主要集中在数字产品制造业和数字技术应用业,数据要素驱动业有较大发展空间;数字经济产业空间集聚趋势弱,产业创新技术领域趋同,突出优势龙头产业和龙头企业有待培育。促进南沙区数字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一是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过程中应当注意数字经济不同产业之间的平衡,提高“创新落后”产业,如数字产品服务业、数字要素驱动业的创新能力,推动数字经济产业健康发展。二是,科学甄别优势资源和优势领域,坚持系统观念,实施数字科技创新区域差异化发展策略,做好数字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积极引导和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灯塔型和标杆型企业。
北京大学—林肯土地政策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刘志研究员提出,要关注南沙优质生活圈发展会遇到的几个问题:建设用地指标的约束,双碳目标的压力,低碳生活方式的形成,人才住房以及低收入住房的提供。因为建设用地指标的约束,城区建设必须采取高密度混合型的土地利用型式,避免“公园里建高楼”的做法,尽量少建门禁社区,多采用街区型的住宅建设,预留足够的公共空间(包括儿童游乐场)。 建议南沙未雨绸缪,建立一个有领导支持的运作体系,把各种社会力量调动起来,实施各种可行的减碳行动,实现低碳的优质生活圈,吸引人才,助力数字经济和金融创新。
北师大-浸会大学联合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赵晓斌教授认为,数字经济强调数据核心、链接手段和技术动力。中国拥有14 亿的人口总量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量, 活跃发达的互联网产业创造了海量的数据和信息, 是金融科技应用最广泛、场景最多样、数据最丰富的国家, 网络电商、移动支付走在世界前列。大湾区自然要承担起中国的数字经济与金融科技进一步发展的龙头作用。
广东省区域发展蓝皮书研究会副会长、中山市经济研究院院长梁士伦教授建议南沙充分发挥国家赋予南沙的改革创新政策优势,依托地处省会、毗邻深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独特区位,推动港澳投资者依法设立持牌金融机构,引进更多的国际创投资本,带动更多风投机构、私募投资机构在南沙集聚,大力发展金融科技、数字金融、股权投资等新兴金融业态,加快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中心、南沙(粤港澳)数据服务试验区、广州期货交易所、南沙国际金融岛、国际风险投资中心等重大平台建设,孵化培育一批数字经济“独角兽”、创新标杆企业,打造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南沙样本”。同时,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为金融赋能,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用于产业数字化转型特征的创新型金融产品,深化数字技术研发应用,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科技金融+成果产业化”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以数字化赋能、以金融为纽带,依托南沙位于“黄金内湾C位”的关键位置和战略地位,聚力推动高水平开放创新,有序推进与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充分利用“黄金内湾”在制度联通、产业协同、要素流动等方面的便利,将南沙的数字、信息、金融等要素和科技研发优势与东莞、佛山、中山等城市的制造优势紧密联动,打通“黄金内湾”的“科技-产业-金融”循环通道,率先实现“黄金内湾”基础研究、数字智造、资本金融的强强联合,加速突破“核芯”关键技术,完善数字经济产业链,牵引带动数字经济一体化发展。
东莞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黄琦教授聚焦经济、民生两大核心问题,建议探索以“民生飞地”“金融离岛”“数字特区”的创新模式试点建设港澳创业就业试验区的战略构想。他认为,南沙要建设港澳创业就业试验区,在经济上依托香港金融行业优势,结合珠三角数字科技产业特点,推动大湾区国际金融+科技创新的协同发展;在民生上聚焦香港居民“安居乐业”,开展一揽子的居住、教育、医疗等公共政策软联通设计,推动香港与珠三角的社会融合,提升香港民众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逐步化解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所面临的阻力问题,探索“一国两制”新实践和新发展。
广东省区域发展蓝皮书研究会副会长、湛江市哲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会会长廖东认为,南沙在数字经济方面有了较好的基础,尤其是在自动驾驶与智能交通的应用方面成了一个突出的亮点。南沙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治理数字化这“三化”中,要着力抓好数字产业化。要以产业集群为抓手,将数字经济融入南沙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目前,南沙拥有了人工智能类企业300多家,企业数量上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引进了数字经济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产业重要关键链条已基本成型,建议南沙进一步加强基础硬件配套设施的建设,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国内人工智能产业的重要集聚区,以此带动各个产业的数字化和社会治理的数字化,促进整个经济的发展。同时他认为,南沙金融创新的着力点,一定要为实体经济服务。要围绕着如何降低实体经济的成本,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扩大服务实体经济的覆盖面等方面去进行创新,去发力。南沙是先行先试的开放平台,应在期货市场这方面积极地探索创新,使期货市场成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金融工具。
珠海市横琴创新发展研究院副秘书长袁超建议南沙下一步加快建设粤港澳数据服务试验区,着重在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数据跨境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数据跨境应用场景融合、数据服务产业跨境协同发展四个方面提供经验示范。
广州市南沙区统计局局长陈婉清指出,发力数字经济,是近年来南沙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其中在数字经济政策支持方面,“1+1+10+N”产业政策中的“N”包括《广州南沙新区(自贸片区)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扶持办法》,今年发布南沙独角兽“黄金牧场”九条,将投入20亿元,精准支持独角兽企业发展。在产业集聚方面,南沙现已集聚超过300家人工智能企业,培育出小马智行、暗物智能等独角兽企业,云从科技成为科创板「AI平台第一股」,小马智行在南沙持续进行自动驾驶测试、今年5月正式运营自动驾驶出租车,“暗物智能”入选广州“未来独角兽”创新企业和“高精尖”企业榜单。全球溯源中心打造数字经济公共基础设施,已获批国标委第七批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已有超过1688万人次通过这个平台进行溯源查询。
责任编辑: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