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高位统筹,画好苏陕协作“全局图”助力合阳乡村振兴

2022-07-21 15:05 中国发展网 侯勇 孟越 姚刚 记者苟俊

摘要:下一步,合阳县将继续按照国家总体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坚持把苏陕协作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作为重大的发展机遇,挖掘协作项目,加强协作交流,巩固协作成果,提升协作质效,推动苏陕协作向深领域、多层次、全方位拓展,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更多探索、打造更多亮点。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 侯勇 孟越 姚刚 记者苟俊报道 记者从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发改局获悉,合阳县自2016年与江苏省镇江市镇江新区开展对口协作与经济合作以来,合阳县严格按照苏陕协作工作要求,依托两地资源禀赋,抓项目强产业,聚合力促脱贫,各项工作推进有力、成效明显,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改革创新,智慧合阳网格化全覆盖新模式

合阳县与镇江新区对接帮扶以来,学习借鉴新区网格化管理先进经验,投资2000余万元,建成合阳县集成管理指挥中心,结合县域实际,创新智慧网格化管理“合阳模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建设模式实现全优化。按照“智慧化、集成化、平台化”要求,在镇江新区“一核两网三集成”的社会治理新体系基础上,结合合阳实际,创新打造“一核一线三网三集成”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党建引领为核心;12345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城市乡村治理网、企业园区服务网、景区景点旅游服务网;集成受理、集成办理、集成处理),新增“一线”:12345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和“一网”:景区景点旅游服务网,积极构建“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全程化服务、系统化治理”的社会治理体系。

事项整合实现全入驻。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共接入党建云平台、雪亮工程、交通、应急、水务、气象、空气质量等10个部门12个数据应用平台,实现全县一体化整合、全方位协同调度。在综合服务大厅、行政审批大厅共设立110个窗口,入驻 37 个部门 1247 个事项,服务事项实现“应进必进”。

管理范围实现全覆盖。坚持将集成管理指挥中心向末端延伸,设立合阳县民生问题快速响应平台、智慧合阳集成管理网格化指挥中心和镇(街)村视频会议系统,研发了“合阳12345服务热线”微信公众号和“合阳网格化”手机APP受理平台,实现村社企全覆盖、城景园全连通。

网格处置实现全集成。将全县城市乡村治理、企业园区服务景区景点旅游服务划分网格115个,配备网格员2094名,涉及网格化工作单位77个,建立网格化事项责任清单3大类302项。所有工单由集成管理指挥中心集成受理、集成办理、集成处理,平均月均受理2000余件,办结率达到 94%。

便民服务实现全代办。依托集成管理指挥中心,建立县镇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推行“一网、一门、一次”办理。镇级便民服务设置“5+x”窗口模式(党政综合、农业林业、民政计生、国土城建、惠农服务+其他服务),入驻服务内容5大类23项,实行“一门式受理”“一站式服务”和“代办服务”;村便民服务室实行代办事项4大类20项,实现群众“最多跑一次”。 

促进融合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

合阳镇江新区对口协作以来,合阳县紧紧围绕“以协作促发展”优化合作机制,拓宽合作领域巩固合作成果,加强产业协作,促进融合发展,加速引领助力乡村振兴。

项目引领助力乡村振兴。 坚持把产业带动作为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将苏陕协作项目与农业产业园区相结合。2021 年度使用苏陕协作项目资金2800万元,实施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农产品深加工、冷链物流以及基础设施等项目13个;镇江新区援助资金360万元,实施苏陕合作项目2个;五个对口镇争取镇级财政资金援助 340 万元,实施镇级“携手奔小康”项目11个,建成甘井镇麻阳社区养殖车间、王村镇北王村农业产业园、新池坡赵社区星光产业园区等8个农业产业园。

产业引导助力乡村振兴。 聚焦我县特色产业,主动赴镇江新区开展产业招商推介,大力招引一批优强企业来合投资兴业。全年完成新增(续建)引导落地企业3家,完成投资3.81亿元,较去年增长11%,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134人(其中脱贫人口43人),援建帮扶社区工厂(帮扶车间)累计9个,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541人(其中脱贫人口143人)。

人才对接助力乡村振兴。 扎实做好党政干部、专业技术人员挂职(学习)等工作。全年选派4名科级党政干部赴镇江新区挂职,接收镇江新区2名(累计6名)党政干部来合挂职指导,选派25名专业技术人员赴镇江新区开展专业技能学习,接收镇江新区18名专业技术人员来合阳开展“支医支教支农”工作,人才互派,不断加速了先进理念的融合。

社会帮扶助力乡村振兴。 积极对接镇江新区社会组织、群团组织等社会力量,引导开展帮助就业、助学助困、消费帮扶等活动。截至目前,镇江新区社会帮扶到位资金108.7万元,较去年增长14%。开展“合货进苏”农特产品展销会2次,引导镇江新区党政机关、企业采购合阳农特产品1284万元,完成线下销售320万元。帮助合阳12家农特产品企业入驻镇江新区工会“宜享荟”APP,进一步助力合阳农特产品线上销售。

劳务协作助力乡村振兴。 克服疫情影响,举办劳务协作培训班2期,培训农村劳动力60人,其中脱贫人口30人,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开展招聘,实施“点对点”输送一站式直达服务。开展苏陕劳务协作招聘会3期,发布用工招聘信息 200余条,线下举办招聘会2场,提供就业岗位3000余个;全年实现帮助农村劳动力就业253人,其中到东部结对省份就业72人;省内就近就业112人;帮助农村劳动力到其他地区就业69人,截至目前,已在东部对接省份稳定就业农村劳动力212人(其中脱贫人口99人),全面完成年度任务。

治理共享助力乡村振兴。 坚持相互学习借鉴、共享社会治理成果,实现多渠道帮扶,通过创新理念、创新机制、创优服务,整合和利用各方面社会资源,依托智慧合阳网格化管理平台,借鉴镇江新区“一核两网三集成”的社会治理经验,结合合阳县县情,新增“一线”(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和“一网”(即景区景点旅游服务网),推动资源整合、实行扁平管理、下沉工作重心。截至目前,集成管理指挥中心共受理网格化工单3.5万余件,月均受理 2000 余件,办结率 94%,通过网格化管理,有效降低行政成本和基层组织压力,网格化延伸运用到社会治安防控、安全稳定等方面,有效促进了文明城市创建和社会治理。

将资产确权到集体发展特色产业

苏陕对口协作以来,不断加大产业合作力度。合阳县利用苏陕扶贫协作和对口帮扶资金平台,依托两地资源禀赋,聚焦产业、聚焦资产、聚焦增收,将所有苏陕协作项目建成的资产确权到村(社)集体经济,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利益分红,确保村(社)老百姓经济利益落在实处。

资产确权到“社”坚持苏陕协作项目形成的资产归集体经济所有制,为村级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颁发法人登记证书和营业执照,制定了《合阳县股份经济合作社示范章程》,由合作社组织成员统一规划、统一产业、统一建园、统一经营,形成集体资产,产生集体收益,采取集体分配,实行按劳取酬,促进贫困村和贫困户增产增收,严格按照陕西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

项目实施到“园” 坚持“村村建园”,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新型经营主体依托苏陕协作项目新建、扩建产业园,采取“新型经营主体+村集体经济组织+贫困户”“扶贫产业园+村集体经济组织”,先后建成产业扶贫园46个,带动18911户贫困户发展产业3万余亩;新扩建产业扶贫园 118个,栽植各类作物3.9万亩,带动贫困户 7138户。

产业覆盖到“村” 依托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通过“一加三带五帮”,推广村村建园,发展特色产业。“一加”即:“党支部+”;“三带”即: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现代农业园区带动;“五帮”即:帮规划、帮建园、帮资金、帮技术、帮销售,实现“村村有园区、户户有产业、人均一亩致富田”。

利益分红到“户” 积极创新脱贫机制和利益分配、分红模式。初步形成了金峪镇沟北村“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城关街道办“土地流转有租金,园区务工有薪金,效益分成有奖金、保底分红有股金”的“四金”产业模式,以及3个深度贫困村的“园区+务工+折股分红”模式。沟北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带动群众建成产业服务中心,发展产业园区设施农业2100亩,带动贫困群众90户,每年每户分红3000余元。

就业稳定到“厂” 采取“企业+车间+贫困户”的模式,解决“足不出户、就地致富”的问题。苏陕协作扶持项目清华紫荆扶贫产业示范园与贫困群众签订就业协议,每户每年可分红500-1000元,就业群众月工资3000元以上。同时,建成了飞磁科技、中资国业牡丹等社区工厂(扶贫车间)9个,辐射带动贫困户1.3万户,户均增收1000元左右,实现搬迁群众一户一个就业岗位,群众致富可期。

下一步,合阳县将继续按照国家总体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坚持把苏陕协作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作为重大的发展机遇,挖掘协作项目,加强协作交流,巩固协作成果,提升协作质效,推动苏陕协作向深领域、多层次、全方位拓展,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更多探索、打造更多亮点。

责任编辑:刘丹阳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