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建设更加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2022-07-08 09:47 新华网

摘要:人们坚信,面对新时代要求和人民期盼,全面深化政法改革正走深走实,为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奠定坚实的基础。

新华社记者刘奕湛

重构权力配置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健全诉讼制度机制、完善便民利民改革举措……近年来,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加快建设,一系列具有标志性的政法改革成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强化办案责任加强制约监督,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

一直以来,政法机关扭住司法责任制改革这个“牛鼻子”,持续健全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加快构建权责一致的执法司法权力运行新机制。

为了解决原来办案要层层报批、责任不清的问题,实行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和司法责任制。“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谁办案谁负责、谁决定谁负责”的办案责任制,大大强化了办案人员的责任。

人民法院全面推行法官员额制,从原有21万余名审判人员当中,严格遴选12.8万余名员额法官,同时为法官配备一定数量的辅助人员,让法官聚焦审判核心事务,其他事务性工作交由辅助人员办理,各类人员各归其位、各尽其责。

政法机关积极探索建立健全执法司法权制约监督机制。巡回检察是检察机关对刑罚执行工作进行监督的重大创新。

长期以来,检察机关对监狱、看守所监督主要依据设置的驻监、驻所检察室进行监督。驻监、驻所的人员相对固定,熟人社会、“因熟生懒”、不愿监督的问题时有发生。

2019年以来,监狱巡回检察在试点基础上全面铺开,截至2021年底,全国开展巡回检察总共4000余次,发现监狱执法、管理等工作中的问题3.2万余个,通过提出检察建议、纠正违法意见等方式,纠正问题2.6万余个。

管住枉法的权力,斩断寻租的黑手。

为了防止执法司法活动受到干扰和影响,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防止干预司法的制度建立并逐步完善。对领导干部和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一律记录、全程留痕、定期通报、严肃追责。

健全制约监督制度机制、完善责任体系的举措不止于此。改革司法人员职业保障和人、财、物管理体制制度;改革政法机构职能设置;检察机关加强法律监督;扩大人民陪审员参与审判案件范围;畅通人民群众参与、监督执法司法活动渠道;依法公开执法司法依据、过程、结果……一项项扎实的改革举措,让公平正义以人民群众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健全诉讼制度机制,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公正与效率相统一

目前,全国法院受理的案件数已经由2012年的1300万余件增长到去年的3300万余件。

面对案件数量大幅增长,如何提升办案质效?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先后开展了刑事诉讼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试点、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推动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通过科学优化司法资源配置,实现了简案快审、繁案精审,使得当事人合法权益得到高效便捷的实现,办案质效也大大提升。

针对一些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得不到及时保护的情况,检察机关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国有资产保护、食品药品安全、英烈保护等领域提起公益诉讼,督促恢复生态、制裁假冒伪劣、挽回国家损失,积极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数据显示,2017年7月至2022年6月底,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公益诉讼案件67万余件,其中民事公益诉讼5.8万件,行政公益诉讼61.4万件。共督促恢复被毁损的耕地、林地、湿地、草原约786万亩,回收和清理各类垃圾、固体废物4584万余吨,追偿修复生态、治理环境费用93.5亿元;督促查处、回收假冒伪劣食品约182万千克,查处、回收假药和走私药品约6万千克。

“立案难”曾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之一。2015年,人民法院改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大大降低了立案门槛。据初步统计,全国法院目前能够做到超过95.7%的案件当场立案,长期困扰群众的“立案难”问题已经解决。

2016年至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全力开展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行动,针对执行工作查人找物难,建成了网络查控系统,实现了精准在线查人找物,完善联合惩戒体系,公布失信被执行人的信息,限制高消费,倒逼其自动履行。

完善便民利民改革举措,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

办出境游手续要“证明你妈是你妈”,兑换破损钞票要证明“非被人为故意破坏”……曾经的这些“奇葩证明”是否让你“跑断腿”“磨破嘴”?

从方便自己“要证明”,到方便群众“减证明”,持续开展的“减证便民”行动,组织清理各类“证明事项”13000多项。

不断完善的便民利民改革举措,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公安机关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推出了一大批便民利企政策措施。

今年4月1日,公安部新制定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和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实施,大中型客货车驾驶证全国“一证通考”、新增轻型牵引挂车准驾车型(C6)等6项便民利企新措施精准落地。

实施首日,25万人次按照新的记分管理制度处理交通违法。群众普遍反映新的记分制度坚持宽严相济、教育和处罚相结合,体现了人性化执法。

一组组数据,让人们直接触摸政法改革带来的“获得感”:

——人民法院健全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积极参与诉源治理,2021年,在线调解纠纷1084万件,诉前调解成功610.7万件,同比增长43.9%。

——公益诉讼检察办案量逐年上升,2021年,立案办理公益诉讼16.9万件,比2018年上升50%。

——公安机关全面推行车驾管业务“一窗办”“自助办”和购车、选号、登记“一站式”服务,补换领驾驶证等业务10分钟内即可办结。

——司法部今年2月建成并正式向社会开放全国律师执业诚信信息公示平台,运行半年来,共有152万人次网民登录,浏览页面1350万次,被广大网民称为当事人找靠谱、优质律师的“神器”。

民之所望,改革所向。

人们坚信,面对新时代要求和人民期盼,全面深化政法改革正走深走实,为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奠定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张晶

(原标题:建设更加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全面深化政法改革成效综述)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