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F报告提出2022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十方面政策建议
摘要:坚持底线思维,提前建立并及时启用非常规政策工具。面对疫情发展和国际局势的高度不确定性,不仅要考虑到基准情景下的经济下行压力,还必须意识到今明两年可能发生的极端情形。
中国发展网讯 6月2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经济学院、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季度论坛(2022年中期)于线上举行,本次论坛主题为“稳字当头的2022年中国宏观经济”。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教授、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主要成员刘晓光代表团队发布本年度中期报告。报告展望下半年,中国宏观经济必将迎来企稳回升态势。报告对2022年宏观调控的存量政策效果与增量调整空间进行了评估,并结合当前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以下十方面政策建议。
一是科学规划下半年的增长目标和相匹配的政策举措。
二是把握新阶段经济复苏带来的信心提振的窗口期,将中期视角的“预期管理”作为各项宏观政策的统领和重要抓手,对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进行中期扩容和工具创新。简单的预调、微调已经不足以应对宏观经济日益面临的内生性下滑风险。
三是高度重视疫情冲击下各类微观市场主体行为模式变化的宏观经济后果,特别是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行为的“保守化”倾向将导致传统政策手段及预调微调模式的失效,必须要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并且达到一定的力度。
四是随着中国经济步入疫后复苏新阶段,经济工作的重点应当从短期救助转向有效需求的快速扩展之上,实现向市场型深度复苏的顺利转换。在快速落实一揽子政策和有效需求提升战略的同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从特殊疫情救助向有效需求刺激转变,从供给侧扶持政策向需求侧扩张政策转变。
五是落实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应在已出台政策举措基础上,科学组合搭配一揽子规模性政策,着力疏通宏观经济循环堵点。建议扩张财政资金预算安排,集中出台三大针对消费、投资和产业的“规模性”政策方案。
六是灵活适度的稳健货币政策,应该充分发挥其面对突发情况的灵活性,与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形成时间和空间上的配合,更好地发挥预期引导作用和政策乘数效应。解决政策利率传导和风险分担机制问题,推动贷款利率下行。
七是坚持底线思维,提前建立并及时启用非常规政策工具。面对疫情发展和国际局势的高度不确定性,不仅要考虑到基准情景下的经济下行压力,还必须意识到今明两年可能发生的极端情形。除了旗帜鲜明地从结构性扩展向总量扩张转变,还需要建立非常规政策储备并根据需要及时使用。
八是各类监管政策要与逆周期政策协调配合,重点在于“市场秩序建设”而非松紧力度的摇摆,从而在防范风险积累的同时避免造成市场预期的紊乱。
九是民生政策要托底,提高就业弹性和失业保险覆盖范围,应对经济下行和民生冲击叠加带来的“双重风险”。
十是积极应对外部风险挑战,关键在于以构建高标准市场经济体系为目标,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落地,推出以形成国内市场大循环为导向的新一轮结构性改革,持续释放制度红利,不断巩固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不易成果。
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和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
另外,在此次论坛上,黄奇帆、杨伟民、王一鸣等大咖也纷纷提出了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和应对全球通胀压力的看法。
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首先分析了中国及全世界的经济运行受到三个基本因素的冲击和影响:一是新冠疫情反复延宕;二是俄乌冲突升级;三是国际地缘政治竞争加剧。这也说明全球化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直线发展的,总是在曲折中上升,总是有各种不确定性。对于这种情况,跨国公司多采取“产地销”和“销地产”的生产经营方式,以消弭各种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冲击。黄奇帆认为未来只要人类社会各种消费需求在不断增长,跨国的投资贸易不会停滞,还会继续增长,只不过将会以更加集约、更加经济的方式来呈现。
对于中国,黄奇帆认为中国经济是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力量。中国市场的规模效应可以大幅摊薄制造业的研发成本、固定资产投资成本、物流成本、市场开发成本甚至原材料采购成本。我们要在产业链、供应链等产业组织层面有新的迭代升级,有更高质量的产业体系才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占据主动,才能发挥中国作为最大规模单一市场、产地销和销地产、内外循环相互促进的优势。
展望未来,我国要在以下五个方面取得突破:一是要以产业链招商打造产业链集群;二是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快补链、扩链、强链;三是要培育并形成一批既能组织上中下游产业链水平分工,又能实现垂直整合的制造业龙头企业;四是要培育中国自己的生态主导型的“链主”企业;五是谋划和布局一批符合未来产业变革方向的整机产品。
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以“研判经济形势要看今天、昨天、明天”为题,发表了自己对宏观经济形势的一些具体判断。就当前情况而言,我国经济面临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的新挑战。二季度经济形势将拖累全年经济增长,相较于2020年今年我国在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及出口方面的发展动力不足,很难实现当年的“V型复苏”。
就过去的经济发展状况,我国要促进经济持续性发展,要解决一些长期的结构性矛盾。在本世纪第二个10年的发展中,房地产、地方政府、金融的三角循环拉动了增长,但随着房价上涨动力的减弱,已呈现疲惫态势。并且需求、供给、分配方面的结构性变化都使得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
展望未来,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的内生特点没有变。从短期看,疫情近期有所缓解。随着防控措施更精准,改善预期的一些政策措施正在落实,经济发展将重回正轨。从长期看,我国拥有完整的产业体系、丰富的人力资源、便利的基础设施、强大的国内市场;我们还有充分的政策空间,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别是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百年奋斗的智慧经验,所以从长期看能够保持经济平稳持续发展。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首先指出,我国经济已有明显改善,但依然面临挑战。就经济发展而言,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总体上已经进入到快速重启阶段。随着疫情冲击的消退,稳增长成为宏观政策的主基调,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全面推进,经济回升态势基本形成。但当前我国经济复苏仍然面临统筹疫情防控与稳定经济增长存在难度、外部环境制约、需求不足、经济恢复动力变化、市场信心和预期尚未恢复、重点群体失业率上升等多项挑战。
所以当务之急,还是要稳住宏观经济大盘,最重要的是抓住现在的时间窗口的关键节点,把国务院部署的稳经济一揽子措施落实到位,努力实现二季度增速转正,经济能够稳定在合理区间。而对于市场预期问题,王一鸣认为稳定预期需要找到一个切口。除了做好短期逆周期调节,还需要挖掘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责任编辑: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