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四部门:到2025年,争取为每个县级机构建立1—2个基层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2022-06-24 20:16 中国发展网
中医药人才工作

摘要:基层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受到了基层专家的欢迎。这个工作室在“十四五”期间我们也还将加大规模,我们想争取到2025年为每个县级机构建立1—2个工作室。

中国发展网讯  6月24日下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将出席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及中医药人才工作有关情况。

有记者在会上提问,现在基层普遍面临人才流失问题,有哪些举措能把更多中医药优秀人才吸引到基层、留在基层?

对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司长卢国慧表示,中医药的优势在基层,中医药的声音在基层,老百姓确实是希望在家门口看上好中医。

“这些年来,应该说基层人才的问题不仅是中医的问题,也包括西医医师、教师等。但是中医是人民群众特别喜欢,我们始终把加强基层人才培养作为重要的任务,采取了很多的措施。”卢国慧说,目前,基层医疗人员招不来,下不去,留不住,这个现象很普遍。“十三五”期间,通过农村定单定向、中医全科医生的规范化培训、转岗培训以及建设基层名老中医专家工作室等措施,扩大人才供给、搭建成长平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基层人才不足的困境。

卢国慧介绍,《意见》对基层人才队伍建设也提出了一些要求,“十四五”期间,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还是要扩大供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继续会同教育部、卫健委一起做好农村定单定向免费医学生的培养,这是重要的治本之策。“一方面从国家层面我们扩大本科层级的免费医学生的培养规模。另外也支持地方、鼓励地方开展专科层面的免费医学生的培养,同时通过全科医生的培养、转岗培训等等,来进一步扩大供给。”

卢国慧提到,基层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受到了基层专家的欢迎,并将在“十四五”期间加大规模,争取到2025年为每个县级机构建立1—2个工作室。同时,面向所有基层医疗机构医师开展全员中医药知识培训,真正在基层培养一支“能中会西”的队伍,能够为百姓提供中西两法的医疗服务。

第二,推动人才向基层流动,强化基层医疗机构人才的配备,在全科医生特设岗位里面扩大中医医师的招生规模。鼓励退休的中医医师和中医的专长医师到基层去执业。另外还要推广“县管乡用”“乡管村用”等管理模式,鼓励县域医共体、医联体人才上下流动。落实服务基层制度,要求中医医师晋升副高级职称,应当有累计一年以上在县级以下医疗机构或者对口支援医疗机构提供服务的经历。“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也有一个指标,提出到2025年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配备一名中医类别的医师,或者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临床类别医师,80%以上的村卫生室至少配备一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务人员。”

第三,改善基层人才发展环境。“其实人才流动也是一个政策导向,政策指向哪里,人才流向哪里。所以,我们想要推动各地完善基层中医药人才薪酬分配、待遇保障的机制,另外完善基层医疗机构的绩效工资总量的调整机制,保障县乡医务人员的合理待遇。”卢国慧说,在职称评审也要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比例,对基层一线中医药专业技术人才实行“定向评价、定向使用”。

责任编辑:宋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