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清洁美丽 和谐共生”主题活动在京举办 首次发布《物流园区碳中和指南》

2022-06-22 17:27 中国发展网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讯 赵娜 记者潘晓娟报道  6月17日,由中国环境记协主办的“清洁美丽 和谐共生”主题活动在京举行。活动旨在为绿色低碳转型建言献策,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让绿色、低碳、环保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推动建设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中国。

中国环境记协主席、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谢国明表示,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谁都不能置身事外,谁也不能坐享其成。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引导和动员更多的社会组织、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为建设美丽中国、保护全球环境、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贡献。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涂瑞和谈到,中国积极投身到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事业中,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和先进人物,形成许多良好实践和案例,在国际、国内均获得高度肯定。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这对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全球环境治理的贡献日益彰显。生态环境部国际合作司二级巡视员贾海平表示,“我们将继续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方案。”

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杜少中表示,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保护环境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中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成绩,是世界“绿色行动”中的坚实部分,为世界树立了“绿色标杆”。为守护好这个蓝色星球,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将继续不懈努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提出,当下要关注国内国际两方面,做好舆论宣传工作,发挥绿色供应链在资源增效减碳方面的重要作用,解决好能源结构的根本性问题。通过全面推进绿色供应链,特别是减碳方案体系以及1+N政策体系的实施落地,进一步巩固完善和补充核算核查的方法体系。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马爱民分享了他的观点: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任务;坚持新发展理念,注重政策、管理、技术等创新;突出强化能源、工业等重大领域的低碳转型工作;构建完整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法规、标准、政策和制度体系;统筹各项政策措施,发挥协同增效作用。

推动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一个主旋律。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能源环境政策研究部副主任冯相昭表示,刚刚印发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作为我国双碳“1+N”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对协同治理给出全方位多要素的部署安排,生态环境部等多部委各司其职,推动形成广泛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统一战线。

公众是生态环境保护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蔚蓝地图数据库建设、绿色供应链和绿色金融应用,我们与政府、企业和环保组织共同见证了环境质量的显著改善,减污降碳的稳步推进,以及多元参与的环境治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说。

如今,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根植在人们的心中。与会企业代表纷纷就践行绿色低碳发展做出了承诺。中泰华威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清友说:“目前公司已同相关领域的知名大学、科研院所一起,建设科技研发基地,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和工程设计工作,着力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储备,提高企业发展后劲。”中国水环境集团副总裁张璐晶表示,该集团将污水作为宝贵的资源、城镇稳定的第二水源,进行科学的收集和资源化利用,走出了一条污水治理的创新之路。京东集团副总裁王颖介绍说,京东物流是国内首家设立科学碳目标的物流企业,目前在全国50多个城市投放使用的新能源汽车达2万辆,在北京城市传站车100%使用新能源车辆。

活动上,中华环保联合会绿色供应链专委会发布了由京东物流、施耐德电气、联合利华、京东产发共同编写的《物流园区碳中和指南》,该指南是率先响应国家“3060”双碳目标的减碳降碳实践报告。该指南面向物流园区,给出了物流园区实现碳中和的关键路径及参考解决方案,为物流园区乃至整个物流行业的高质量、绿色化发展提供了现实指导。

中国环境记协秘书长白志军宣读新一批地球卫士专家委员会特聘专家和成员单位,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杜少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马爱民等10名特聘专家和1家成员单位。

责任编辑:潘晓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