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安聚焦打通普惠金融发展堵点,为中小微企业打造“保姆式”金融服务体系
摘要:通过完善“3”本台账——金融政策和产品服务台账、重点企业台账、企业融资需求台账,支持金融机构进一步了解产业和企业发展现状,向有融资需求的企业精准推送融资政策、金融产品,进一步提升了企业融资便利度和整体“获贷率”。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苟俊报道 陕西省西安市以创建全国普惠金融示范区为契机,坚持多渠道、多维度发力优化获得信贷领域营商环境,通过建立政金企融资对接机制、设立首贷服务中心、开展“百家助万企·金融服务效能提升”活动、搭建“供链融通”服务平台、推广“统贷联放”服务模式等系列举措,打造形成“保姆式”金融服务体系,持续为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纾困解难、注入活力。
建立完善“123”政金企融资对接机制。制定《西安市政金企融资对接工作机制》,构建金融助企发展长效机制。通过建设“1”个平台——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及监管服务平台,支持金融机构与企业开展线上融资对接与成果跟踪,有效缩短了融资对接时限。通过优化“2”项服务——融资对接服务、金融顾问服务,开展专场融资对接活动,组成“一对一”金融顾问团,帮助企业完善经营制度、明晰产权关系、规范财务核算、了解金融政策和产品,进一步畅通政金企融资沟通渠道。通过完善“3”本台账——金融政策和产品服务台账、重点企业台账、企业融资需求台账,支持金融机构进一步了解产业和企业发展现状,向有融资需求的企业精准推送融资政策、金融产品,进一步提升了企业融资便利度和整体“获贷率”。
大力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发起设立首期100亿元规模的西安市创新投资基金,坚持“投早、投小、投科技”定位,依托“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资源,鼓励和加大社会资本对创新领域的投资力度,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对初创期科技型、创新型企业的子基金提高出资比例,不断夯实融资服务基础,提升企业融资便利度。截至2022年5月,基金首期募集资金已达26亿元,收到67家基金管理机构递交的70支子基金申报材料,子基金总规模已达430.96亿元,申请创新基金出资已达130.85亿元。
探索设立首贷服务中心。为首次贷款的中小微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一站式”金融服务,帮助企业量身定制供应链融资、贸易融资、知识产权融资等多种融资方案,同时归集企业注册登记、缴税记录、职工社保等核心数据,为金融机构放贷审核提供基础依据,有效打通了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壁垒,缓解了企业“首贷难”问题。截至2022年5月,雁塔区和西咸新区“秦创原”首贷服务中心已为全市2698余家企业提供了服务,发放贷款5.2亿元。
全面开展“百家助万企·金融服务效能提升”活动。印发《西安市开展“百家助万企·金融服务效能提升”活动实施方案》,推动基层金融工作部门、人行系统、驻市金融机构、地方金融组织,主动上门了解企业运行中的金融支持“痛点”,细致宣讲金融支持政策、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帮助小微企业拓宽融资渠道,解决融资需求,降低融资成本,纾解“最先一公里”的“融资之困”,推动建立起“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活动实施以来,全市金融机构服务企业达到11000余家,其中银行机构服务中小微企业达6000余家,为企业解决融资需求近30亿元。
创新搭建“供链融通”金融服务平台。充分挖掘核心企业和供应链所属企业的融资能力,对以商业汇票为主的供应链金融资产流通融资进行信息整合,为广大供应链企业提供线上一站式银企对接服务,实现货币政策工具、信贷及产业政策精准直达,引导金融机构提升供应链金融服务的支持力度,系统解决重点供应链所属企业融资难题。平台运行以来,签约辖内银行机构 14家、证券机构1家、第三方供应链平台2家,注册重点企业28家、产业链支持名录企业1900余家,接入机构通过平台支持融资3582笔,助力成交融资金额合计25.07亿元,综合融资成本2.98%,最低融资成本 2.18%,有效拓宽了供应链企业融资渠道。
深入推广“统贷联放”金融服务模式。印发《关于西安市推动建立“统贷联放”模式深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的实施意见》,针对分散的、同质化的小农户信贷需求,提供批量化、规模化信贷服务。强化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按照“一企一策、一产一策、一域一策”思路,发挥货币政策工具、财政奖补、金融、担保、保险等合力,联合打造综合化金融服务方案,有效打通农户与金融机构间的“信用壁垒”。探索推出的“人行支农再贷款+信用村建设+整村授信”业务模式,授信金额达3.8亿元,用信金额达2.78亿元;阎良区、临潼区灵活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向26名粮食收购户发放粮食收购贷款3021万元,利率仅为5.5%。2022年一季度,西安市基于“统贷联放”模式带动涉农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6.57%,高于全市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速4.32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