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滹源党建开新花

2022-06-14 09:49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摘要:繁峙县委书记银培秀指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是党的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工程。该县坚持整体统筹,以上率下,带县促村,实行县、乡(镇)、村统一动员部署,形成县委靠前指挥、部门协调配合、层层压实责任的县、乡(镇)、村3级工作格局和责任体系——

 繁峙县委书记银培秀(右二)慰问看望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

繁峙县委书记银培秀(右二)慰问看望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

繁峙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赵斌(右一)深入农村一线现场解决基层治理难题。

繁峙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赵斌(右一)深入农村一线现场解决基层治理难题。

王丑龙  刘娟娟  李珊珊

地处五台山北麓的山西省繁峙县,是横贯晋冀两省的滹沱河发源地,资源丰富,人杰地灵。

今年以来,繁峙县委把抓党建促进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紧扣“明责、建制、提能、见效”工作主线,坚持“制度机制配套强保障、工作任务项目化抓关键,选树典型‘拉长板’,领导包联‘补短板’,健全监督网络‘固底板’”,通过优化在全省率先开展的基层组织建设“双日双评”活动、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创新网格化服务管理、探索乡镇综合执法改革新路径,全面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体系、新格局,取得了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突破。

该县“基层大治”应对“疫情大考”工作成绩被省委机关报《山西日报》报道,大木瓜村“双日双评”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经验得到全省点名表扬、在全市做大会交流发言,福连坊村、农发村集体经济发展做法入选全省百村集体经济发展案例,聚宝新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经验在忻州市委机关报《忻州日报》头版头条刊发推广。

以上率下:

全方位夯实基层党建基础

繁峙县委书记银培秀指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是党的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工程。该县坚持整体统筹,以上率下,带县促村,实行县、乡(镇)、村统一动员部署,形成县委靠前指挥、部门协调配合、层层压实责任的县、乡(镇)、村3级工作格局和责任体系——

一是成立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工作(行动)办公室,下设综合协调、联络督导等若干工作组,及时研究解决体制性、机制性、政策性重大问题,持续推进基层治理各项任务,确保各项重点任务抓实落细见效,先后制定、出台基层治理相关工作制度24项;

二是36名县级领导包联11个乡镇,延伸包联10个社区、98个“5类村”(集体经济薄弱村、软弱涣散村、信访矛盾突出村、社会治理重点村、集体经济试点村)和15个专项行动重点项目,每人至少联系5户群众,每月至少2次进村入户调查研究、现场办公,帮助基层解决深层次问题。乡镇干部包联村,延伸到包联网格,定期排查整改各类风险隐患;

三是成立5个县级督导组,依照《督导工作要点及评价标准》,每周到所督导乡镇,进村入户,督促工作进度,检查工作成效,同时组织“飞行检查”3次,抽查乡镇干部65人。34个乡(镇)级督导组深入所辖村全程跟踪督导,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校正纠偏;

四是对21名在乡镇关键岗位工作满10年的干部进行轮岗交流,县级机关借调的23名乡村干部全部返回原岗位;

五是开展农村“带头人”队伍优化提升行动,选派161名35岁以下、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的大学生到村工作,实现了“一村一名大学生”全覆盖,同时选派78名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村任职,基层干部力量进一步得到充实。

强化学习培训,系统提高全县干部政策理论水平。县委中心组成员多次原原本本学习省市文件、领导讲话,所辖11个乡镇通过机关支部“主题党日”载体同步跟进学习,行政村(社区)一级组织“两委”成员、驻村干部、到村工作大学生学习,普通党员通过参加以“基层治理”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党日活动学习;组织编印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政策汇编及口袋书等10种资料2750余本,下发到乡村两级,制作会议精神、政策解读等视频资料6部,并分级开展专题培训,共4685人受训。

这个县编印的《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口袋书”》,一巴掌即可握住,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党中央部署”、“省委要求”、“市委安排”、“繁峙行动”、“政策清单”、“应知应会”、“长话短说”8个单元,以条目化方式列出,语句精炼,好懂易用,是县委巡察办副主任高国军同志接受任务后在“五一”小长假赶出来的,效率高,精神可嘉。

“双日双评”:

新时代基层党建的亮丽品牌

从2017年3月开始,作为山西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31个示范点之一,繁峙县委立足本地党建实际,在全县范围内以党支部为单位,在全省率先开展了以“支部主题党日、党员先锋行实践日”和“党支部评先、党员评优”为主要内容的“双日双评”活动,并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有力推进了思想建党、组织强党、制度治党,有效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执行力、战斗力,成为该县在全省叫响的新时代党建品牌。新一届县委通过“双日双评”活动,将基层治理有关部署指示、政策文件、先进经验迅速传达到基层党组织,进一步夯实和打造这一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载体。

作为全县77个千人以上村之一,位于五台山北麓、滹沱河南岸的光裕堡乡大木瓜村,同全县其他山区村一样,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教育医疗服务断档,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发展无活力,脱贫无动力,党支部缺乏凝聚力、号召力,干群关系紧张,一度成为全乡乃至全县有名的“信访村”。乡党委利用2014年村“两委”换届机会,选派大学生“村官”郑瑞敏兼任大木瓜村党支部书记。

郑瑞敏上任后,带领党支部一班人规划了全村“挺起腰杆子,装满钱袋子,走出新路子”的“3步走”发展思路,建成设施完善齐全、环境整洁优美的高标准、规范化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严格实行“两委”干部挂牌工作、集中办公和轮流值班制度。2021年换届后,村“两委”班子平均年龄由换届前的67岁降低到43岁,大学学历占比由30%提高到80%,尤其是支部班子成员大学学历达100%。

在县、乡党委领导下,大木瓜村党支部以“双日双评”活动为载体,自加压力、对标一流,锻长板补短板,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村民内生动力极大迸发,成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和“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坚持“三统一”,规范活动形式,提升活动质量。一是统一活动时间。“支部主题党日”为每月第四周的周三下午开展,“党员先锋行实践日”每季度开展一次;二是统一活动内容。“支部主题党日”模式为“6+X”。“6”为规定动作,即每次活动集中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集中诵读党章党规、集中重温入党誓词、集中缴纳党费、支部书记或班子成员讲党课、班子成员谈学习体会。“X”为自选动作,从专题讨论、谈心谈话、民主议事、廉政教育、红色教育、典型教育、政策解读、业务培训、现场体验等项目,自选1~2个开展活动;三是统一活动安排。5年多来,该村坚持每月雷打不动开展一次“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在村党员除1名老党员行动不便外,人人参加。在外流动党员平时通过微信群“大木瓜村党员学习交流群”自主学习;逢清明、十月初一回乡祭祖之际,村党支部组织其同在村党员召开茶话会,交流经验心得,征求对本村发展的意见建议。这个村还实施了组织生活会学习换脑筋、谈话找差距、讨论定规划、评议明标准、整改见实效“五步法”,并在全省介绍经验。

借鉴中国工农红军“支部建在连上”的光荣传统,大木瓜村党支部把党小组建到产业链上,依托红树莓种植、特色农副产品加工、规模健康养殖、箱包加工、光伏发电5个主导产业,设立5个产业党小组。2017年,全村集中连片发展红树莓特色种植432亩,涉及农户119户280人;2019年,引进黑龙江省尚志市聚德源食品有限公司,驻村收购村民树莓,亩产2000斤,每亩保底能有6000元收入;采取挂牌贴标等模式和相关企业对接,生产树莓罐头、果酱、红酒、白酒等产品,深受市场青味。2021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46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7.3万元。

在“双日双评”促进下,大木瓜村出台了村规民约,成立了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恢复了大喇叭广播,修起了文化启迪墙,新建成“村史教育馆”,开设了微信公众号,讲政策、讲理念、讲经验、讲技术、讲道德、讲故事,多方面教育和引导群众移风易俗、发家致富。其中,“大木瓜村”微信公众号点击量累计突破6万余人次;同时,评选“文明家庭”、“致富先锋户”、“勇闯市场户”、“产业贡献户”、“诚信经营户”和“好媳妇”、“好家庭”、“公益标兵”等,隆重授牌表彰。

网格化管理:

打造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示范样本

推行“党建+网格”模式,以网格化管理体系赋能基层治理,重新优化行政村和城市社区网格设置,健全组织,建强队伍,努力实现问题在网格解决、服务在网格延伸、民心在网格汇聚。

繁峙县网格化管理的发源地是沙河镇的下汇村。早在2019年,该县曾组织全县的乡(镇)长、党委副书记、组织委员,到北京插班接受网格化治理培训。时任沙河镇镇长吴培勇学习回来后,在下汇村以居民小组为基础,搞了个试点,效果很好。他们将全村划分为6个片(网格),每个片有个网格员,按公益岗位设置,管30~50户,报酬从光伏产业集体收益中支付。

“网格是基层治理奠基性的东西,最早、最快发现矛盾苗头,及时吹哨,层层上报,分级处置,真正实现了基层治理无缝隙、无死角。”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马永峰介绍,今年该县因地制宜,将全县农村划分为229个网格410个党小组,10个城市社区划分为143个网格并成立党支部,新设4个专属网格,同时,将农村党员全部编入网格之内,将161名到村工作大学生充实到专职网格员队伍中,并由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组长、社区工作人员、农村党员等担任兼职网格员,构建起“村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的农村党组织运行体系,促进基层治理规范化、常态化、精细化。

作为全县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移民安置社区,2018年6月成立的聚宝新区,现有13个小区107栋住宅楼5862户9744名居民。社区党总支依托居委会、共治单位、社会组织、专业社工、居民5类主体,切实把“红色元素”延伸到“神经末梢”,创新性构建了以“党建引领,一网统筹,多元共治,服务提升”为特点并集管理、防范、管控、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的“5+N”社区治理大平台、大体系:一是配好班子强“龙头”。党总支下设6个党支部,在册党员86名。2021年换届后,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具备大专以上学历者由原来的60%达到100%,平均年龄由原来的42岁降为31岁,基层经验丰富,干劲十足;二是“一网多能”抓整合。将社区原有综治网、安全网和疫情防控网等全部并入新划分的16个基层治理网格中,归党总支统一管理;三是“一长多员”强功能。在每个网格设立党支部,书记由党总支成员或社区党员骨干担任,并兼任网格长,选强配优16名网格员,做到党对网格内各项事务的绝对领导;四是“五链闭环”促履职。建立和健全信息收集、问题发现、任务分办、协同处置、结果反馈5个链条式工作机制,在网格员全部下沉一线基础上建立本网格内小区、商铺、居民数字化信息档案,及时发现疫情、安全、消防、矛盾纠纷等方面的第一手信息,形成“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响应解决问题”的治理机制;五是横向联合搞共建。今年初,经报县委组织部批准,新组建社区“大党委”,吸收县经济开发区、编办、妇联和驻地单位中医院等15个单位分管领导及3名物业负责人担任兼职党委副书记、党委委员,每季度召开一次“大党委”联席会议,通过党员联管、活动联办、资源联用、服务联动、保障联筹等形式,实现了党务共商、事务共管、难题共解,目前已先后与共治单位开展义诊、免费技能培训、国防教育、消防演练、法治讲座等各类活动92次,1200多人次参与;六是纵向贯通求高效。基本形成“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片区(平房和小区)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上下贯通的4级党组织体系。片区党小组组长由片区内党员兼任;七是内向引才强队伍。公开招聘5名素质高、敢担当、善治理的优秀管理人才和16名社工,设置3岗18级岗位薪酬体系,以不低于上年度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2倍(“两委”主干为1.5倍)发放薪酬,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

社区党总支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支持,配套建成手工业园,品尚服饰、今泽美箱包等企业已入驻,提供就业岗位650个,人均工资2500~5000元,并建立了就业服务联络站,目前社区内1606名搬迁劳力中1431人已就业。按照“党建带文化,文化助党建”理念,网格党小组牵头成立了戏迷演唱团、健身队、文艺宣传队、锣鼓队,促进了来自不同地区居民的感情融合。

繁峙县委坚持把社区所在区域内各单位的党建工作,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统筹谋划,以公益事业联办、基层治理联席、文体活动联谊、党建工作联创为主要内容,健全共建清单,签订协议书,选派联络员,对照清单双向认领、双向服务,统筹解决各自实际需求和困难,并针对党员个人不同情况和特点,分别设立社区便民利民服务岗、疫情防控值守岗、环境卫生监督岗等,使其在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方面发挥作用。目前,县委办、政府办、县人大、县政协、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林业局、司法局等88家单位1666名党员已进入社区报到,参与志愿服务活动1786人次,为群众办实事420次。县公安局、县检察院、县法院、县司法局精心选派了36名专业司法工作者,进驻东石龙社区、建设街社区,还确定了“社区法律工作日”,有效预防和减少了违法犯罪,形成了工作合力。

以“基层大治”应对抗疫“大考”。今年4月14日晚,繁峙县筛查出一名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该县立即以网格化管理为支撑,启动“党建+网格化”防控模式,全县11个乡镇、10个社区、224个行政村闻令而动,以最快速度完成抗疫力量集结,在疫情发生半天内就建立起分工明确、规范有序、运转高效的核酸检测工作系统;多部门从物资调度、纪律监督、秩序维护、舆论宣传等方面统筹推进,协同配合,尽锐出战;全县63个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1174名干部响应县委号召,下沉社区,每人包30~40户,还在疫情防控火线上建立起12个临时党支部,进行拉网排查、信息登记、核酸检测。在274个“党员先锋岗”上,3084名党员打党旗、戴党徽,搬运防疫物资、登记居民村民信息、维护现场秩序、答疑解惑;通过组织“同心抗疫,情暖一线”活动,还筹得807万余元各界捐助的资金、物资,形成了守望相助、群力群防的强大合力,仅用4月16日、4月17日、4月20日3个上午时间即完成3轮全员核酸检测,每轮采样量均为21万人以上,采样率达85%以上。4月28日零时,繁峙县解除“三区”管控,恢复常态化防控状态。

“335”工作法:

集聚乡村发展新动能

繁城镇党委以“强指挥,固基层,促落实”为抓手,创新提出“335”工作思路,聚焦领导班子建设,精准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综合系统工程,构筑起乡村振兴的坚强堡垒,有效集聚了乡村发展的新动能。

“三创”建强“一线指挥所”。2021年乡镇换届后,繁城镇党委积极创建学习型、创新型、实干型领导班子,开展了常态化专题学习、领题调研,实施了领导包片、干部包村、党员包户机制,班子成员素质、能力、担当精神进一步强化。

“三带”夯实“基层硬堡垒”。一是以乡带村。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重要事项、重点工程谋划实施过程中,充分征求乡、村干部和群众意见、建议,实现民主、审慎、规范决策;二是以强带弱。聚焦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矛盾突出村等5类重点村整治,以问题整改为突破口,切实补齐农村治理短板;三是以点带面。实施赵庄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工程,推动全镇各村在“5个振兴”上蹚路先行。2021年,全镇38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突破10万元。

“五抓”呈现“治理高效能”。一是抓党建,探索形成抓党建促乡村治理“5个四”(“四强”、“四制”、“四培”、“四帐”、“四考”)工作法。“四强”即建强农村党组织阵地、建强农村基层治理网格、建强村集体经济、建强农村干部能力,“四制”即建立领导包联村户、定期分析研判村情民情、履职清单、监督举报4项制度,“四培”即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培养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发展党员骨干、培养充实乡村工作力量,“四账”即建好村矛盾纠纷及风险隐患排查台账、书记日志、村“清化收”台账、县乡干部梯队包联乡村办实事工作台账,“四考”即考核评比先进村、星级管理村党组织书记、评定星级文明户、积分制管理农村党员,目标是促进治理效能显现;二是抓规划。38个行政村均按“1+5”体系制定乡村振兴规划,提炼形成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三是抓示范。推进水峪村“以案促治”、牛家垚村“党建引领”、赵庄村“大杏经济”,及时总结提升乡村治理经验;四是抓机遇。抢抓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重大机遇,谋划总投资74亿元的6大类64个项目;五是抓服务。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培育起剪枝技师、搓澡工、架子工、模型工“4大劳务品牌”,为群众办实事548件。

繁城镇党委书记柴清亮告诉我们,“335”工作法的推行,大力提升了乡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的战斗力,有效提高上级政策在基层的落实效率,实现了矛盾纠纷“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赢得了民心。

南关村党支部凝心聚力强推进、揭短亮丑抓整改,积极推动集体资产“清化收”提质增效,清理、规范、重签合同111份,使450亩“糊涂地”、“霸王地”、“人情地”重新回归村集体,直接增加村集体收入42.5641万元,更为全面铺开“十四五”乡村振兴产业布局夯实了“地”基。针对之前的合同中四至不明、亩数不清等问题,村民小组长实地勘察、盘量,划清界限,明确权属。针对“开荒地”等遗留问题,支部书记王志勇和村委委员王计东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约谈承包合同违规的近亲属,讲利害、讲原则、讲奉献,促使家属亲人退让集体开荒地,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1.04万元。村集体资源发包引入竞争机制,实行阳光操作,公开竞价,比预期收入增加8万元。

雁头村党支部抢抓发展机遇,拓宽集体经济发展思路,2019年组织“两委”班子成员到岢岚县大棚食用菌种植基地考察,多次召开村“两委”会议、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商议,争取县财政扶贫专项资金260万元,自筹资金133万元、集体土地入股作价50万元,成立了山西兴雁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同时组建起雁头村集体经济联合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公司技术团队+农民种植基地”模式,开展羊肚菌和褐灵菇等食用菌种植、加工、销售,辅助进行小杂粮深加工,目前已在最初的3座试验棚基础上发展到50亩,带动20户村民参与种植、就业增收,使其成为强村富民特色优势产业,今年又动工新建8座占地10亩大的食用菌种植复式大棚,到2023年9月满一个生产周期时,预计可实现经营性收入188.8万元。同时,村党支部采取“集体投资建设为主体,企业经营,农户入驻”模式,整合开发村集体未承包到户的“四荒”(荒山、荒沟、荒丘、荒滩)资源,争取上级产业扶持资金270万元,自筹资金370万元,注册成立了雁盛养殖场,由村集体经济联合社自主经营,为养殖户提供用地,目前直接产生收益约60万元,约150户脱贫户直接受益,集体经济预计收入12.3万元。

2014年跻身“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行列”的赵家庄村党支部,积极发展以白水杏种植、销售、加工为主的富民产业,全面布局上下游产业链,形成产业发展型、村庄经营性、服务创收型多元化发展模式,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不断增强:一是引进县域龙头企业,投资600万元建设杏饮料加工厂,并由其负责技术支持、管理、营销,占股70%。村集体以扶贫整合资金、场地入股,占比30%。

项目建成后,年预计生产果蔬汁饮料600吨,实现销售收入1800万元,净利润近70万元,村集体年可增加收入21万元;二是利用本村剪接产生的大量杏树枝,投资1140万元,建设占地面积9400平方米的食用菌加工厂。镇政府以土地入股、每年固定分红5万元,本村食用菌种植带头人郝常喜个人以技术、生产、销售入股,每年产生的利润除8‰用于脱贫户,其余利润按村委会65%、郝常喜35%比例分配,村集体预计增收48万元;三是流转农户10亩闲置白水杏果园,年底村集体预计增收16.4万元;四是以村股份经济联合社为经营主体,设计白水杏包装,签订包装购销合同,按比例收取供应链服务费,计划集体增收80万元;五是村级光伏电站两座年收益40万元,集体增收16万元;六是开发利用村北20亩荒坡,新建1个1500千瓦村级光伏电站,村集体预计增收150万元。

乡镇执法改革:

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砂河镇位于繁峙县中部腹地,是晋北旅游文化交通枢纽,户籍人口5.2万,常住人口6万,经济规模、人口数量、城镇化水平、公共服务半径等均相当于一个中等县城的体量,2018年5月被确定为山西省11个经济发达镇之一。同时,该镇在基层治理方面实际上存在的管理体制不顺、权责不匹配等行政管理瓶颈约束也日益凸显。

根据这一情况,繁峙县委、县政府研究出台了《繁峙县砂河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将县级13个经济社会管理部门涉及农业农村、安全生产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面广量大的162项行政处罚权、11项行政检查权、8项行政强制权共217项行政执法权,下放到镇一级。

砂河镇党委书记武培勇介绍,从今年3月开始,该镇借鉴全省各地“六权治本”、“三基”建设、网格化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围绕行政权力能接好、执法队伍能用好、城镇秩序能管好、营商环境能建好的“四好目标”,根据“执法有根据、执法有力度、执法有效率,执法有依托”的工作原则,创新实施了“一张清单明权责,一张网格管治理,一支队伍管执法,一套机制管运行”的“四个一”工作机制,有效破解了各地普遍存在的乡镇行政执法中“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应该管的无人管”难题,激活了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探索出一条权责明晰、简约高效、运转协调、执法有力的基层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成功路径。

一张清单明权责。着眼于厘清和合理划分县直有关行政执法部门与乡一级的职责边界,从而在根本上解决乡镇一级党委、政府权责不对等的问题,砂河镇与县发改、市场监督、住建、安监、国土、环保、交通、文化、林业、水利、农业、人社、地震等部门积极对接,结合本地实际,系统梳理,精准赋权,做到“一张清单管权责”、“清单之外无权力”。承接执法权后,砂河镇一级开展行政执法便做到了“于法有据”,对安全生产、违法建设、城市管理、环保污染、文化市场等方面的违法违规行为,既能“看得见”,也能“管得着”,而且可以“早发现、早制止、早立案、早查处”。

一张网格管治理。为了提升执法监管末梢的反应能力,确保违法违规问题能够及时得到发现和处置,砂河镇健全网格管理与综合执法协作配合机制,让“小网格”有“大作为”,推动执法关口和触角前移至行政村和城镇社区。按照“多网合一”要求,全镇划分为78个综合网格,对网格员实行定人、定时、定岗、定责管理,由网格员实时收集巡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通过移动终端及时上报,变被动执法为主动预防,将大多数违法行为遏制在萌芽状态,达到“治未病”效果。今年清明节前,西沿口村网格员李明轩发现有村民在西沿口村东面水渠焚烧秸秆,立即上报镇综合行政执法队。执法队员第一时间抵达现场制止,对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并处以罚款。

一支队伍管执法。着力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强化执法力量,成立镇行政综合执法办公室,领导、管理全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统一调度,分片研判,召开行政综合执法联席会议;对镇政府具备行政执法资格的13名在编公务员按照“一员多岗、一岗双责”的原则定岗定责,统筹整合住建、公安、环卫、自然资源、安监等县直行政执法部门驻镇站(所)工作人员或包联砂河镇的执法力量,组成有48名行政执法人员参加的镇综合行政执法队,提供专门办公场所,制订规范化工作制度,全员统一制服,配发执法记录仪和执法电瓶车。执法队分为3个支队,镇区常住人口多,放2个支队,另一个支队管农村,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同时,建立行政执法人员与网格员衔接机制,形成了“办管面、队管片、员管网格”的3级扁平化行政执法监管格局,真正实现了执法力量下沉,基层治理效能迅速提速换挡。镇执法队在镇区例行巡查时发现闫某在文慧路违章加盖楼房,立即下发《停工通知书》,责令当事人15日内拆除违章建筑,还通知水电部门对其停水、停电。

一套机制管运行。着力下好协调联动“一盘棋”,制定了综合行政执法建议程序、一般程序、行政强制、案件移送(转办)、内部审批、案件审核的办理流程。在镇机关内部,实行综合行政执法办与镇机关其他机构建立信息共享、沟通协作机制,达到职能互补、无缝对接;在上,与公安、规划自然资源等派驻机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形成“统一指挥、部门协同、整体作战”的横向联动工作机制;在上下联动上,强化综合行政执法办与县级执法机构之间互联互通,建了立重大案件联合办案制度,既提升了执法效能,也保障了行政执法有效性。2021年,砂河镇通过开展综合行政执法,处理违章建筑案件31件,对“九小场所”下达67份整改通知书全部完成整改,规范施工场所行为27件(次),占道经营、流动摆摊、乱丢垃圾、乱停车辆、乱贴广告等不良行为在不间断日常巡查中得到根本管控,镇区公共秩序和环境卫生持续改善。今年疫情防控期间,执法队员在防疫卡口执勤时,突遇车辆强行闯卡,立即上报交警砂河中队快速处置。杏树沟村网格员巡查时发现有人擅自违法开采铁矿石,及时上报镇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执法队迅速前往调查,并第一时间向县规划和自然资源综合行政执法队“吹哨”,使全镇私挖滥采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建强党委:

“5+2”模式的制度化探索

平型关镇着眼于提升基层治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结合近年来工作实践,创新推行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5+2”工作模式,“5”即:一周一例会、一周一推进、一周一实事、一周一宣讲、一周一简报;“2”即:月党建例会、月考核通报。“5+2”工作模式,构建了比较系统的基层治理工作体系,形成部署、推动、落实、考核的完整工作闭环,而且实现制度化、常态化,为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奠定了制度基础。

一周一例会。立足于建强乡镇党委、政府这一“前沿指挥所”,每周周一、周四各召开一次工作例会。两次会议内容衔接,形成工作闭环。周一例会主要是集中跟进学习上级近期重要会议精神,确保工作方向正确、工作对标、步调一致,同时将本周重点工作细化、分解,落实到人。周四例会内容为总结调度工作,分析研判情况。班子成员共同听取各分管领导本周工作进展汇报,针对全镇重点难点问题和各类潜在风险隐患,集中分析研判,提出解决办法,做到问题隐患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并提出下一步任务要求。

一周一推进。结合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充分运用周例会工作制度,研究制定本周集中推进的重点工作,按照项目化、清单化方式,制定工作台账和清单,同时加强督促指导,由包村干部对各村推进落实情况跟进指导,并对各村重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评比、排名、通报,并将完成情况纳入镇村干部考核中。自2021年4月12日至今,已集中研究护林防火、疫情防控、安全生产、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49次。

一周一实事。以“解民忧、办实事、保稳定”为主旨,切实把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落实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振兴、安全生产等具体工作中,全镇所有党员、干部各包联10户群众,每周入户了解其生产生活情况,宣传党和国家惠农、疫情防控、护林防火等政策,协调解决村民困难、问题和诉求。镇领导入户936户,村两委成员入户326户,驻村工作队入户267户。

一周一宣讲。自2021年5月20日以来,每周安排镇党委、政府班子成员,通过培训会议和进村入户等方式,帮助镇村两级干部吃透上情,提升群众工作能力,迄今共开展宣讲83次。

一周一简报。镇党委安排专人,将重点工作、重要情况、热点问题以及工作建议等梳理、汇总,每周至少编印一期工作简报,下发镇村干部,达到通报情况、交流工作、学习借鉴的目的。自2021年3月20日至今,共编写60多期。

月党建例会。确定每月第四周为党建周,由镇党委书记召集,通报上月党建考核情况,安排部署基层党建重点工作。各村支部书记汇报本月党建责任落实情况及下月计划。

月考核通报。镇党委、政府面向全镇村“两委”主干、驻村干部(含村级书记助理员和第一书记),主要针对其每周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和在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等底线工作中的表现,通过村级自评、镇级测评以及综合评价等办法,以100分为基础分,采取正向加分和负向扣分的形式,统一实行量化考核,每月宣布一次考核结果,并对排名前3位的村支部给予表彰,对排名后3位的村支部点名通报,对工作不实、落实不力的镇村干部约谈。

平型关镇党委书记詹俊伟强调,通过推进“5+2”工作模式,镇党委、政府领导协调能力进一步提升,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突出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重点工作快速推进。8个村签订了1368亩耕地托管协议,红色美丽村创建已确定第三方实施公司,正全力推进;二是风险隐患有效预防。针对春季森林防火高风险特点,同一时间点组织各村统一清理田间秸秆、路边杂草等可燃物,今年以来全镇未发生一起火情。该镇还坚持每月抽出一周时间,集中化解突出信访问题,有效解决了土地纠纷、村企矛盾等信访难题;三是治理效能明显提升。前段时间,繁峙县发现一例新冠阳性病例。该镇紧扣“速度”、“衔接”、“安全”3个关键点,镇领导靠前指挥,党员干部一线作战,做到了“5早”(物资早配备、人员早到位、转运早安排、宣传早动员、难点早攻克),3轮全员核酸检测在全县11个乡镇均第一家完成。

(本文图片由繁峙县委组织部提供)

责任编辑:张晶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