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政策红利落地有声 为中小企业“舒压”“保稳”
摘要:“这些政策都比较具体,可操作性强,企业基本上可以现学现用。”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秘书长聂贤祝建议,企业家们应当对国务院常务会议的政策部署及时学习,经常备查。同时,对照本企业的情况,及时向所在地有关部门咨询办理,做到用好用活各类政策。
江苏省常州市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全力以赴保生产、稳运行,多措并举加大助企纾困落实力度,全力拉满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复工复产“进度条”。图为6月9日,工人在江苏精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G+AI质检示范车间忙碌。新华社
本报记者刘政
我国1.5亿户市场主体中,约有企业4600万户,其中99%以上为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犹如国民经济的毛细血管,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力。
为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纾困解难和健康发展,近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司主办、营商环境发展促进中心承办的发展改革系统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暨“纾困帮扶益企惠企”政企云交流视频座谈会顺利召开。来自工信部中小企业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金司、价格司、法规司,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浙江、江苏、广东、四川、河北等9省市有关负责同志以及部分中小企业代表线上参加了此次座谈会。
政策先行,既舒压力也添信心
“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小企业稳则经济稳。帮助中小企业纾困解难,对当前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极为重要。”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司负责人开门见山地说。
能源、大宗商品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成本上升;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人员返岗受限、跨区域物流受阻、疏港运输不畅等问题;国内需求收缩……参会企业纷纷谈及当前的“痛点”:既有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至今的“长痛”,也有因多点散发疫情导致的“阵痛”。
在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之下,国家发展改革委通过多项举措强预期、畅循环、促需求,用真金白银强化底气,用真情实感传递信心,用真抓实干优化环境,帮助中小企业抗住“三重压力”。
一是稳住预期,提振市场主体信心。今年2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有关部门先后印发了工业经济18条、服务业纾困43条政策,有针对性地加大对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着力稳定市场主体预期和信心。
二是稳住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经济循环血脉。针对近期疫情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迅速反应,会同有关部门,畅通运输通道保障物资通达,督导地方建设和启用中转站,加强产业链供应链风险监测预警,推动落实全国统一的通行证制度,做好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复工复产情况的监测分析。
三是稳住需求,激发内生动力。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起草并报请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系统部署了5大方面20项重点举措,既着眼于有效应对疫情的阶段性冲击,又展望“十四五”时期充分激发消费潜力,全面增强消费对国民经济的持久拉动力。
为助力广大中小企业渡难关、增后劲、保就业,工信部中小企业局负责人介绍了下一步工作考虑:“一是持续健全政策体系,完善普惠型与功能型政策相互结合、相互补充,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金融政策、人才政策相互融合、相互支撑的政策体系;二是着力完善服务体系,深入开展中小企业服务月等活动,加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和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培育力度;三是着力缓解融资难题,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投放,促进各地进一步扩大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规模;四是加强企业合法权益保护,深入开展防范化解中小企业账款拖欠专项行动,健全预防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款项长效机制;五是着力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培育一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构造大中小企业共生共荣的产业生态。”
地方落实,既保当下也促长远
风疾显草韧,笃行方致远。中小企业在压力下保持乐观预期,政府部门也在压力下不断探索,丰富政策工具,努力为中小企业发展、市场有序运行提供保障。
“政策早一天落地,企业就多一分生机。”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产业处副处长孙延华说。
4月22日,北京市印发《关于继续加大中小微企业帮扶力度加快困难企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18项助企纾困政策,囊括“三减三补两保障”:“三减”即通过减税费、减房租、减疫情防控支出降低中小微企业经营成本;“三补”即通过贷款贴息和担保补偿、科技型企业创新补助、受疫情影响突出行业补贴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发展难题;“两保障”即通过建立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协调机制和中小微企业帮扶政策落实机制为中小微企业恢复发展提供保障。
“据初步测算,政策将惠及160多万中小微企业,资金总规模约1300亿元。”孙延华介绍。
“今年以来,浙江省委省政府紧锣密鼓出台了26项政策,省级财政新增164亿元全部用于助企纾困,向全社会释放出政企同心、共克时艰的鲜明态度和强烈信号。”浙江省发展改革委产业处处长余小艳表示。
据介绍,浙江建设“政策直通车”应用,打通11个设区市、相关涉企部门的政策发布和惠企资金兑付系统。截至5月22日,全省共兑付涉企财政补助资金438.22亿元。
“广东省聚焦建立完善中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机制。截至3月底,19个地市及29个县区的信贷风险补偿资金累计帮助6.7万家(次)企业获得贷款超2000亿元。”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产业发展处处长陈红政表示。
“截至5月19日,四川省共为市场主体减轻税费1486.4亿元,惠及市场主体超100万户。”四川省发展改革委产业发展处处长黄志介绍说。
真金白银帮助中小企业渡过当前难关,但转型升级才是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
浙江省推动构建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梯次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隐形冠军和“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高市值上市企业、世界级领军企业,分行业培育高成长企业。同时,开展数字化赋能行动,分行业、分区域、分类型探索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路径,在数字化管理、数字化生产、上云用云、工业互联网平台、产业集群数字化等领域提出十一方面具体路径。
四川省积极推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机构数字化转型升级,培育和推广一批符合中小企业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力争全年实现服务中小企业40万家(次),进一步提升服务企业质效。
久久为功,既解痛点也赋新能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4月份,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增长了11%和2.6%,充分体现了中小企业的韧性和活力。中小企业经济运行实现平稳开局,离不开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持续落地的纾困助企一揽子政策。
今年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次研究部署助企纾困政策。5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措施,包括将缓缴养老等三项社保费政策延至今年年底、对中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加大扩岗补助、加大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水电费、房租支持等。针对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近日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出台《加力帮扶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若干措施》,从加大资金支持、缓解融资难回款难、推动降成本扩需求和加强服务保障等四方面提出了10条具体举措。
截至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国务院国资委、人民银行、财政部等部门也先后出台了相关政策举措,进一步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各地各有关部门积极畅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确保政策有效传导至市场主体,让广大中小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好、得实惠。
“这些政策都比较具体,可操作性强,企业基本上可以现学现用。”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秘书长聂贤祝建议,企业家们应当对国务院常务会议的政策部署及时学习,经常备查。同时,对照本企业的情况,及时向所在地有关部门咨询办理,做到用好用活各类政策。
“总体来看,现阶段我国投资和消费需求潜力仍然巨大,激发中小企业等市场主体活力、扩大有效投资仍有广阔空间。请广大中小企业坚定信心。越是困难时刻,越要沉着勇毅,要坚信疫情能防住、经济会稳住。”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司负责人强调,“也请各地、各有关机构以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为契机开展各类服务活动,主动宣传惠企政策,积极响应企业诉求,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帮助中小企业纾困解难和创新赋能。”
责任编辑:唐雅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