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退税减税红利持续释放 制造业扛住挑战韧性发展
摘要:“稳”住了资金流,企业投入创新的这步“棋”也很快被验证是对的,第一季度该公司的销售收入实现了同比增长3.9%的突破。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胡钊、岳瑞轩 、记者皮泽红报道 全球制造看中国,中国制造看广东。据广东省统计局日前公布经济运行数据显示,1-4月份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2万亿元,同比增长4.4%,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制造业投资增势强劲,增长29.2%。在疫情“倒春寒”的情况下,广东的制造业再次展现了坚韧之劲,这是“双统筹”部署下,政企联手渡难关、谋突围的成绩,更有今年国家针对制造业企业实施“减、免、退、缓”各种税费的力量,企业在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的助力下,持续减轻负担、扛住挑战、创新突围。
税费缓缴
让制造业“多点时间”“缓口气”
“税费缓缴,及时化解了我们面临的困境。这笔数目不小的‘无息贷款’,让我们缓了一口气,把钱先继续投入到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和生产线优化中去,抓紧时间提升效能。”东莞市科纯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纯电子”)营运负责人贺斌说。
开发生产家用电器控制板的科纯电子形容自身年头几个月的发展犹如打了个“V”字,受原材料采购、货运等成本上涨和东莞年初疫情的影响,企业订单减少、销售收入下滑,既定的创新计划遇到了较大的挑战和资金周转压力,而此时,当地税收服务专员在开展日常数据分析工作中,对企业的发票开具数据、进销项数据、纳税申报情况等进行分析后,研判出企业发展可能“不顺”,便迅速上门开展走访,辅导企业办理了税费缓缴。
“稳”住了资金流,企业投入创新的这步“棋”也很快被验证是对的,第一季度该公司的销售收入实现了同比增长3.9%的突破。
而在距离东莞不远的佛山,广东亿合门窗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亿合门窗”)也在税费缓缴政策的支持下,“谋”出了发展的新道路。该公司主要从事铝合金门、淋浴房等家居建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服务,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已累计办理了税费缓缴近500万元。
“我们将把这笔资金用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工作上”,亿合门窗总经理胡超告诉记者,今年1月,亿合门窗已投资500万签订了ERP系统数字化升级项目,目前正着力打造行业首个“5G+智慧工厂”,税费缓缴政策让他们有了“缓”下来的资金,能够更有力地推进生产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
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了解到,在推进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缴税费工作过程中,税务部门努力克服缓缴退税户数多、规模大、时间紧等困难,发挥了税收大数据的“靶向定位”作用。
“我们提前摸清底数,将符合政策条件的制造业中小微企业提取标识,并进一步将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细分为符合缓缴条件、符合退库条件、新增享受缓缴、延续享受缓缴等多个子清单,针对不同纳税人关注的重点问题定制‘差异化’辅导方案”广东省税务局收入规划核算处相关负责人说,除了“精准滴灌”式宣传辅导,该局更在服务手段上下功夫,在电子税务局纳税人端设置弹窗提醒,纳税人选择选择自愿退税确认授权,后续退税申请、变更申报等流程全部由税务部门办理。
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
让制造业“多点活水”“扛挑战”
制造业企业多为重资产企业,尤其是在初创期、扩建期,厂房建设、购买设备等很容易形成规模较大的留抵税额。疫情之下,如何有效帮助企业盘活这部分“账面资金”,帮助企业稳住生产、保住发展尤其重要。
“我们升级了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还在广州南沙区兴建新工厂,设计年产能将达到100万吨,预计吸纳新员工近百人,但这个过程钱从哪里来,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在广州,正在加快数字化转型的广州双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桥公司”)曾一度面临资金的困扰,财务负责人林妙仪告诉记者,受疫情与国际大环境影响,人工、材料、设备成本普遍上涨,新生产基地实际投入比原计划增加近2亿元,而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让企业的“难题”有了“解法”。
“4100万元留抵退税款到账后极大缓解了公司的资金压力,保障了在建项目的顺利进行,也让公司在稳定产能、开拓市场、产品研发和员工扩招方面有了更大的底气。”林妙仪说。
与双桥公司一样,位于东莞松山湖的广东裕鼎模具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裕鼎”)几个月前也曾面临着“没有钱”的困境。“收支倒挂的情况对公司的存货周转、资金回笼造成了冲击。”公司总经理唐清明回忆道,今年,该公司受国内外新冠疫情和经济环境影响,面临双重压力,一边是钢铁等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暴涨,而另一边则是模具钢市场需求下滑导致产品订单不足、市场价格下降。
幸运的是,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落地,为企业送去了“及时雨”。在企业还未深入了解政策的时候,当地税务部门已经上门为他们讲政策,主动告知他们该公司符合留抵退税新政的条件,能办理的留抵退税比例从60%变成了100%全额退还。“目前,我们已经收到了超过1000万元的留抵退税,这笔钱不仅让我们及时结清了近800万元的货款,还有余钱恢复原材料采购、扩大订单生产,4月份产值环比上月实现了35%的逆势增长。”唐清明高兴地说,他认为留抵退税助企的红利释放得又准、又快、又好。
事实上,从4月初开始,在广东,留抵退税的政策宣传随处可见。广东税务部门精准筛选识别符合留抵退税条件的纳税人,分类、分批、分期组织线上“直播式”宣传辅导,运用电子税务局、税企微信群等线上渠道向纳税人推送政策,同时在线下重点企业逐户指定专人进行辅导,用有温度的服务帮助纳税人“懂政策、会操作、快享受”。而为了让留抵退税“快准稳好”地直达市场主体,广东税务部门在审核办理留抵退税过程中也使用了更智能化、高效化的手段,在电子税务局设置纳税人申报完后直接可以跳转申请留抵退税,避免纳税人还要再去寻找办理入口的麻烦,并积极研发了“一键体检”数据智能审核模式,“一户式”归集、“一窗式”纳税人退税信息,让税务人员纳税人申请退税后缩短了50%审核时间,实现了审核分析精确和审核时限缩短的双提升。
提高研发费加计扣除比例
让制造业“多点动能”“敢创新”
5月底,广东税务部门完成了2021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结合其他税收大数据分析和各市税务部门的日常走访企业发现,多家制造业企业的创新工作在政策的助力下有了“新步伐”。
在广东佛山,嘉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刚刚突破了一项“卡脖子”技术,研发出国内首台“差速20吨AGV(无人搬运车)驱动单元”,在业内引发了不小轰动。公司副总裁陈洪波将这一突破成果归功于企业的在研发投入上的“大胆”,“我们把营业收入的16%拿出来投入研发,这不是一个草率的决定,我们也是考虑到国家对创新的支持。”
陈洪波所提到的“支持”其中一个关键就是先进制造业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升这项政策,“这个政策使得我们全年的加计扣除额增加到近3000万元,企业的成本减轻了!我们还会把节约下来的资金用于引进科研人才,充实研发团队力量。”
无独有偶,在东莞市大岭山镇的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拓斯达公司”)也在该项政策的支持下,研发除了新产品——全新TRH002-400-150-A系列高速SCARA机器人,这一款机器人采用的是自主研发的控制器,具有节拍频率提升33%、轨迹精度提升35%等先进技术,可满足3C、包装、医疗等行业复杂的生产流程和高速生产需求。
拓斯达公司财务人员文丽告诉记者这款产品能够成功研发生产出来其实并不容易,“下游制造业利润下行、人工和管理成本上升、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各种压力接踵而来,给公司加大研发投入也造成了困扰,但看到国家政策的支持,我们还是大胆地去‘闯’。”制造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提升至100%的政策进一步坚定了公司创新发展的信心和底气,仅2021年度,拓斯达公司可以享受超过6000万元的研发加计扣除额,约可以减少900万元的企业所得税。
责任编辑: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