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据“说话”,公报显示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摘要:大气环境状况方面,全区12个盟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89.6%,剔除超出近三年平均沙尘天气影响后,优良天数比例91.4%,同比上升0.7个百分点。六项大气主要污染物平均浓度除臭氧(O3)浓度略有上升(同比上升2.3%)外,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 齐英杰 记者梁喜俊报道 6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据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新闻发言人赵辉介绍,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始终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来安排、来部署,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协同推进减污降碳,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同步加强自然生态保护,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与有关部门紧密协作、通力配合,共同推动全区生态环境质量实现了持续改善。
大气环境状况方面,全区12个盟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89.6%,剔除超出近三年平均沙尘天气影响后,优良天数比例91.4%,同比上升0.7个百分点。六项大气主要污染物平均浓度除臭氧(O3)浓度略有上升(同比上升2.3%)外,其他五项污染物浓度全部下降,其中,细颗粒物(PM2.5)浓度同比下降17.9%,可吸入颗粒物(PM10) 浓度下降5.6%,二氧化硫(SO2) 浓度下降21.4%,二氧化氮(NO2) 浓度下降13.6%,一氧化碳(CO) 浓度下降23.1%,且五项污染物浓度全部创“十三五”以来最低值。全区重污染天数比例0.2%,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空气质量达标城市11个,同比增加2个。
赵辉
新闻发布会
水环境状况方面,全区133个地表水断面优良水体比例65.0%,劣Ⅴ类水体比例5.8%;剔除额尔古纳河流域背景值影响后,优良水体比例72.9%,劣Ⅴ类水体比例5.3%。其中,黄河流域35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74.3%,黄河干流9个国考断面水质全部为Ⅱ类及以上。地市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水质优良比例87.3%。
土壤环境状况方面,全区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354个土壤监控点中,有293个低于风险筛选值,达标率82.8%,耕地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
生态环境状况方面,全区共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372处,总面积1467.12万公顷,占全区国土面积的12.4%。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地147处、面积610.7万公顷,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地99处、面积731.4万公顷。全区生态状况指数(EI)为45.64,生态系统质量保持稳定。
全区声环境质量总体良好,12个盟市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昼间、夜间总达标率分别为93%、86%,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评价为二级(较好),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评价为一级(好)。
辐射环境质量良好,全区环境电离辐射水平处于本底涨落范围内,环境电磁辐射水平低于国家规定的电磁环境控制限值。
责任编辑:吕娅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