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持续深化改革 国资国企成为“三年过万亿”的主力军
摘要:曹德军表示,制定市属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目的是要形成以实绩论英雄的考核体系,有效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施文郁报道
5月11日,大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大连市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主题新闻发布会,大连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尹卫军,大连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曹德军,大连市国有资本管理运营有限公司、大连英歌石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威,大连重工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孟伟,大连农业渔业产业集团筹备组组长关健通报了大连市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工作情况。
推进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 改出新活力和竞争力
据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尹卫军介绍,大连市国资国企综合改革在大局下行动、在落实中见效。市委、市政府把国资国企改革作为事关全局的大事来抓,书记、市长亲自担任国资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双组长,既挂帅又出征,制定方案办法,完善制度体系,扎实推动改革。
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单位积极行动、主动作为,锐意改革、攻坚克难,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成效可圈可点。一是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得到完善,公司治理机制进一步健全。二是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国企瘦身健体持续推进,法人户数减少106户,处置“僵尸企业”209户。三是市场化经营机制不断健全,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提速发力。四是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格局加快形成,实时动态监管和风险预警能力有效提升。五是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持续强化,确保国企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截至目前,全市各项改革任务均按序时进度完成,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有望在上半年完成三年行动主体任务,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前基本完成任务,年底前实现全面高质量收官。
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锻造竞争力强的国企劲旅。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重要内容,是新一轮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重头戏。从大连市国资国企的现状来看,资产规模小,布局较分散,盈利能力弱,缺乏竞争力,不能适应新时代振兴发展需要,对市属国企实施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尤为迫切、至关重要。
尹卫军表示,市委、市政府把这项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充分论证,反复研究,形成了市属国企战略性布局优化总体方案和组建若干产业集团的实施方案,调整存量结构,优化增量投向。目前,已经组建了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搭建起市场化推动国企改革的专业平台;成立了大连农业渔业产业集团、文旅产业集团、体育产业集团、城市建设投资集团、重工装备集团、公共交通建设投资集团、洁净能源集团、康养产业集团、英歌石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国有金融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等筹备工作组,拉开了改革重组大戏的序幕。重组完成后,市属国企将由现在的35户精简到21户,形成功能定位清晰、主责主业突出、治理结构完善、充满生机活力的企业格局,力争到2024年,培育1至2家资产规模超千亿的企业集团,形成2至3家营业收入超百亿企业集团,新增2至3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一批行业竞争力强、综合实力领先的国有骨干企业蓬勃生长,国资国企在实现振兴发展新突破、“三年过万亿”目标中的主力军、顶梁柱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这项改革是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抢抓机遇,向影响国企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开刀”的关键一招,是市属国企涅槃重生的希望所在,改革前景可期。
真刀真枪、真改实改,改出新成效。今年是三年行动决战收官之年,距离全面完成改革任务仅剩半年时间,重组整合工作还在路上,其他改革任务正在扫尾,任务艰巨,工作繁重。为推进改革进一步深化,确保改革改出成效,5月10日,全市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单位要坚决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强化目标导向、任务导向,以责无旁贷的使命感、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勇气、攻城拔寨的拼劲,迎难而上,动真碰硬,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确保完成改革任务,确保取得改革实效。
创新三年行动 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市国资委主任曹德军介绍,2021年下半年开始,市委、市政府以服务我市经济发展、保障民生、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为方向,按照产业相近、行业相关、主业相同的原则,围绕农业渔业、文旅、体育、城市建设、重工装备、公共交通建设、洁净能源、康养、科技等产业,决定组建9户企业集团,围绕国有资本管理和金融资本投资,决定组建2户运营公司。
国有资本管理运营公司,通过市场化、专业化运作,发挥“调结构、促流转、防风险、保增值”作用,实现国有资本合理流动和保值增值。农业渔业产业集团,聚焦农业和渔业产业,打造农(渔)业全产业链,发挥国有资本在农业领域的龙头作用。文旅产业集团,打造精品文旅项目,推动区市县旅游资源协同发展,做强做大我市文化旅游产业。体育产业集团,整合体育资源、提升运营效率、拓展体育服务,打造我市体育产业的综合性运营平台。城市建设投资集团,加强城市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专业化运营,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重工装备集团,通过战略重组,促进产品结构向中高端调整,打造国内一流先进装备制造企业。公共交通建设投资集团,通过资源整合、优化布局,构建现代公共交通体系,提高运营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洁净能源集团,稳定做好传统业务,积极布局洁净能源产业,促进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康养产业集团,通过开展普惠型基本养老和改善型中端养老服务,形成全生命周期养老服务链,推动我市银发经济发展。英歌石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一体化实施英歌石科学城开发、建设、运营、管理,高质量开展科技服务与运营,深度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国有金融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构建完善的金融产业链,打造地方金融控股平台,推进全市地方金融业综合化发展。下一步,市国资委将严格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依法依规推进11户企业横向、纵向整合和深度融合。在重组过程中,切实保护股东、债权人和职工等各方合法权益,确保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曹德军表示,制定市属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目的是要形成以实绩论英雄的考核体系,有效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考核办法明确了考核导向,一是充分对标全国同行业发展水平,考核重点聚焦于提升企业经营效益,指标达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要求2到3年内应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二是实施分类考核,竞争类企业重点考核盈利能力和经营增长,功能类企业重点考核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公益类企业重点考核成本控制;三是明确考核指标由核心指标、改善指标、效率指标构成,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的《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中的指标为主选取,一企一策确定;四是开展行业对标,考核目标值与全国行业平均水平对标;五是根据考核综合得分,将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结果分为A、B、C、D等4个级别,作为企业负责人薪酬分配和职务调整的主要依据。同时,建立与企业经营业绩相衔接的职工工资增长机制,让广大职工共享国企改革成果。
责任编辑:唐雅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