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贸促会报告:企业对中国营商环境评价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仍存7方面诉求
摘要:2021年,受访企业对全国营商环境评价为4.38分,较2020年提高0.03分,其中东部地区、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及传统制造业对营商环境评价较高,西部地区、资源行业和服务行业对营商环境评价略有下降。
中国发展网讯 2022年4月29日,中国贸促会新闻发言人、办公室主任于毅在4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2021年度中国营商环境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企业对中国营商环境评价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仍存7方面诉求。
这7方面诉求分别为:一是加快打造优质高效的服务型政府;二是进一步提升相关政策的科学性;三是统筹规划、多措并举,切实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四是通过政策创新和引导,助力企业破解引才、留才、用才瓶颈;五是切实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六是科学规划并及时完善地区产业配套体系;七是及时为企业应对不确定性风险提供指导和支持。
于毅介绍,2016年以来,中国贸促会连续6年在全国开展大规模营商环境调研并发布年度报告,反映营商环境建设成就及存在的问题并研提意见建议,积极助力营商环境优化。2021年,通过问卷分析、实地考察、企业座谈、对比分析及文献分析等方式,调研企业近5000家,覆盖全国29个省市区,并就沿边贸易环境和相关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在此基础上编写完成《报告》。
2021年,受访企业对全国营商环境评价为4.38分,较2020年提高0.03分,其中东部地区、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及传统制造业对营商环境评价较高,西部地区、资源行业和服务行业对营商环境评价略有下降。
从细分指标来看。经过6年的不断优化,中国贸促会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了涵盖“基础设施”“生活设施”“政策政务”“社会信用”“公平竞争”“金融服务”“财税服务”“社会法治”“科技创新”“人力资源”“海关服务”“企业设立和退出”在内的12个一级指标和48个二级指标。在12个一级指标中,11个指标评价有所提高,1个指标评价略有下降。其中,“财税服务环境”评价最高,其次是“海关服务环境”“社会法治环境”和“社会信用环境”,“人力资源服务环境”“金融服务环境”评价相对较低。
从企业经营情况来看,2021年,有超7成企业实现收益增长。利用本地资源和开拓市场是企业开展投资的主因,“中国消费增长和中产阶级扩大”取代“数字技术发展”成为企业最重要的商业机会。超5成外资企业将中国视为全球首要投资对象,但也有28%的外资企业表示,受全球经济收缩、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及疫情等因素影响,对华追加投资暂不在其计划内。
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来看,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10.7%的企业销售收入下降超50%,31%的企业销售收入下降20%-50%,仅有30%左右的企业未受影响或销售收入增加。尽管如此,仍有83%的受访企业通过调结构、降成本等举措实现盈亏平衡。企业普遍看好后疫情时代的发展前景,仅有5%的企业持悲观态度。其中,从事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对后疫情时代的前景预估最为乐观,持悲观态度的企业仅约3%。
另据于毅介绍,近期,中国贸促会通过走访在华外资企业、拜访有关政府部门、召开专家座谈会、开展问卷调研等方式,深入了解当前外资企业面临的困难及政策诉求。调研显示,86%受访企业对稳外资政策满意。总体看,企业诉求集中体现为“五盼”。
一盼公平竞争。希望在行政执法、金融支持以及政府公共采购等方面公平对待外资企业。二盼疫情防控措施的具体执行更加精准。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发布调查,认为物流运输受阻和工厂停产是在华美资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三盼落实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希望享受进口转国产、投资西部等优惠政策。四盼持续扩大开放。希望逐步扩大更多服务领域的开放。五盼加快推动重大项目落地。部分欧资、日资企业希望地方保障用工用房用地用电、促进跨境贸易、出台环保政策实施细则、继续减税降费,推动重大项目加快落地。
于毅说,多家受访企业表示,3月初以来疫情形势对2022年营收会造成影响,同时绝大多数受访企业表示,其短期投资计划不会被改变,中国仍被视为主要战略市场之一。
多家受访企业还表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4月10日正式出台,明确提出要建立统一市场制度规则、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经济循环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畅通流动等,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这对在华投资的外国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利好消息,将大大增强企业在华稳定经营和扩大投资的信心。
于毅表示,在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市场潜力将充分激发,中国开放的大门将进一步敞开。中国贸促会将持续发挥好中外工商界交流合作重要桥梁的作用,为外国投资者在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责任编辑: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