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工业“压舱石”作用 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摘要:一季度,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2%、8.1%,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7.7、1.6个百分点。
近日,中建三局一公司的工程人员在项目现场施工建设。新华社
本报见习记者 | 陈荟词
2022年,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我国经济发展承压而行。今年3月份以来,世界局势复杂多变,国内疫情影响持续,一些突发因素超出预期。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今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总体来看,中国经济迎难而上、开局总体平稳。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和增长引擎,工业稳则经济稳。要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就要充分发挥工业的“压舱石”作用,把工业稳增长放在重要位置,着力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提质增效。工信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罗俊杰指出,一季度工业经济实现平稳的开局,延续了稳定恢复的良好势头。
中高端制造业发展较好
一季度工业运行有何亮点?从经济指标来看,一季度,工业生产保持平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高于2021年四季度2.6个百分点,呈现逐季回升的良好态势。制造业占比进一步提升,一季度为28.9%,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达到2016年以来最高值。工业出口带动作用持续增强,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4.4%,已经连续一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制造业投资明显回升,一季度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5.6%,比2021年全年加快2.1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2%、8.1%,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7.7、1.6个百分点。
“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逆境中,一季度工业结构仍然保持了优化升级的基本趋势。”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工业室主任、研究员付保宗认为,一方面,是向高端化升级,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等较高附加值行业增速明显快于工业平均水平,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在工业中的比重有所上升。另一方面,是向绿色化升级,一季度,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等绿色化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40.8%、24.3%,增速远高于其他相关产品。同时,数字化和新兴化趋势步伐也在加快。
下一阶段,如何促进工业平稳健康发展?付保宗认为,应从短期和长期两方面来系统发力。短期来看,要针对一些面临突出困境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以及产业链供应链环节上的关键企业,精准施策、破解难点痛点,全力保住企业生命线,保住优势市场主体;长期来讲,要有战略定力,继续沿着产业升级的战略方向,推进向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化迈进。同时,要积极引导各类社会力量形成合力,为企业转型升级创造良好的要素环境、制度环境和服务环境,进一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创业创新活力。
工业经济发展韧性彰显
今年以来,国际形势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疫情也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对经济运行的冲击影响加大。在如此空前压力下,工业能保持相对稳定增长速度,是来之不易的。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面对新情况新变化,既要正视困难,采取措施积极应对,更要坚定信心,看到工业生产总体稳定,发展韧性强,完全有条件顶住压力,保持平稳运行。
“总体来看,生产保持平稳,在疫情冲击和外部冲击的条件下,保持这样的增速,充分彰显了我国工业发展的韧性以及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我国产业体系全,超大规模市场空间广,改革开放红利多,经济治理能力强,能够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魏琪嘉说。
付凌晖指出,一季度工业生产增长较快,既有国内经济恢复带动和世界经济复苏拉动的影响,也有工业创新驱动作用增强、产业升级持续带动的因素,还有市场保供加强、相关行业较快增长的作用。
同时,一系列支持企业纾困发展的政策措施对于稳定工业生产也发挥了积极作用。一季度,根据对全国近11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显示,企业对各项优惠政策的满意度环比提高了2.7个百分点,其中企业对减税降费政策的满意度超过了85%。
魏琪嘉认为,目前工业领域面临的最大压力是可能出现工业品通胀,地缘政治局势恶化推高大宗商品价格。关键要做好大宗商品和原材料物资的保供稳价。对此,他建议,一是寻求更加稳健多元的流通和保障渠道,确保关系国计民生的粮食、能源、战略性资产供应总体稳定。二是进一步提升大宗原材料国内储备能力,调动相关市场主体参与商业储备建设。三是做好工业上中下游成本调查,对原材料成本占比高、成本压力很难向下游传导的行业,采取阶段性税收优惠政策,通过税收手段调节工业上中下游利润分配,对冲原材料价格上涨对中下游企业的冲击。四是开展重点行业产供信息监测,及时比对市场库存和生产销售匹配情况。这些行业包括化工、纺织、建筑材料、PCB金属制品、汽车制造、机械设备、电子产品制造等。
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国家统计局工业统计司副司长江源撰文表示,3月份,部分企业出现临时减产停产,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由1~2月份的7.5%回落至5.0%;工业品产销率降至94.5%,产成品库存升至近年高位;工业出口增速回落较大,中小微企业成本压力显著增加,增收不增利等问题凸显,工业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
4月5日,工信部召开视频会议,研究建立产业链供应链诉求应急协调机制,设立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保运转重点企业“白名单”,集中资源优先保障集成电路、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666家重点企业复工复产。4月18日,上海市经信委发布了《上海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第一版)》,在确保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落实闭环管理,有力有序有效推动企业复工复产,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一周以来,666家重点企业已有70%实现了复工复产,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也在不断提高。”4月22日,上海市副市长张为在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透露。
“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在确保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维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转,从而为有序推动复工复产提供坚实的保障。物流是复工复产的关键环节,要保障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魏琪嘉说。
工业品物流占社会物流总额90%左右,生产供应链全流程的90%以上处于物流环节。3月份以来,疫情多地散发。部分地区跨区域货物运输不畅,物流效率明显降低。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数据,今年3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48.7%,较上月回落2.5个百分点。
公布全国统一式样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切实保障重点物资和邮政快递通行、加强从业人员服务保障、优化防疫通行管控措施……近期,一系列部署密集指向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山东、江苏、广东等多地成立由工信、交通等多部门联动的机制,帮助有需求的企业做好跨省跨市人员流动、物流运输等工作。
4月18日,全国保障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电视电话会议要求,要足量发放使用全国统一通行证,核酸检测结果48小时内全国互认,实行“即采即走即追”闭环管理,不得以等待核酸结果为由限制通行。要着力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努力实现“民生要托底、货运要畅通、产业要循环”。
江源认为,下一阶段,应继续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决落实关于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各项决策部署,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做好物流保通保畅工作,畅通产业链供应链和国民经济循环,扎实做好减税降费和助企纾困工作,确保工业经济继续平稳运行。
责任编辑: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