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F报告:三重压力叠加超预期变化的宏观经济
摘要:中小企业的压力目前是从订单、资金、成本、疫情防控等面临的压力都开始显现,在这个时候需要从多个维度给中小企业提供更细致地支持,保住中小企业也为整个保就业、保收入和促消费奠定了基础。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杨虹报道 日前,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发布CMF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会(2022年4月),本次会议聚焦“三重压力叠加超预期变化的宏观经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主要成员于春海代表课题组发布主报告。报告分析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有效投资是关键,从2月份以后能够看到基建投资特别是大型基建投资开始持续发力,其意义尤其重要,因为在疫情防控压力比较大的时间窗口中,一些基建投资有可能有实现闭环管理的条件,能更好兼顾疫情防控的要求。
报告建议,对中小企业来说,中小企业的压力目前是从订单、资金、成本、疫情防控等面临的压力都开始显现,在这个时候需要从多个维度给中小企业提供更细致地支持,保住中小企业也为整个保就业、保收入和促消费奠定了基础。
面对全球性的通胀和高成本压力,甚至是高成本时代的到来,这时候需要在整个生产链条上从上游到下游,再进一步从生产侧到需求侧之间应该形成一个相对合理的分担对冲和缓解成本的机制。
在疫情防控压力相对比较大的一段时间内,针对家庭的应急性的救助政策可能也需要实时出台,同时要有一些非常规的救助。
报告指出,从供给侧看,二产恢复较为稳定,二产增速5.8%,基本上恢复到疫情前的正常水平。在二产中,制造业的势头相对比较好,也相对给人一些乐观的信号,制造业整体增速比较快,增长了6.2%。同时在其内部结构中也能够看到一些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等增速更快,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符合这几年所强调的强化制造业基础,提升制造业质量的中长期的要求。
需求侧,总需求结构更趋合理。可以看到1、2月份消费市场出现了一些超预期的反弹,出现了一些非常好的积极的变化,但现在很明显看出3月份以来的超预期的外生冲击在某种程度上已经逆转了消费市场反弹的势头。
投资方面,固定投资恢复相对稳定,投资结构不断优化。1-3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3%,比2021年提高4.4个百分点,增速比较明显。同时在投资内部来看,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实现了相对更快增长,投资结构优化趋势比较明显。
在投资主体看,仍然可以看到今年特别是3月份以后基建投资在持续发力,基建投资增长10.5,比去年和2月份都有明显提高,相比2021年随着各种规划项目和重大投资项目加速落地和执行,驱动固定投资增长的政府力量开始发力,但另一方面民间投资力量有所减弱,民间投资增速依然明显低于整体内生的市场化力量,依然有待进一步激发。
在对外贸易方面,整个一季度前三个月对外贸易增长还是保持了相对较高较快的速度,出口累计增长15.8%,进口增长9.6%。从出口产品结构看,出口的增长动力相对更加多元,从前两个月的情况看,出口增长在HS分类下60个分类增速超过15.8%,这和前两年出口增长过于依赖宅经济和过于依赖疫情防控的需求来说,有了相对比较明显改善。
在价格层面总体看特别是最终消费价格还是保持相对平稳的状态,3月份CPI上涨也只是1.5%的增速,相对比较低比较温和。
在生产侧,和去年相比生产侧价格指数很明显从高位继续回落,PPI同比增长8.3%,比上个月下降0.5,较去年下降更为明显。但是如果从环比去看,会看到PPI的环比增速依然是在提高,特别是在上游的一些采掘工业它的环比增速提高更为明显,这意味着在短期中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依然存在着比较大的上涨压力。
从整体经济景气指数来看,进入到3月份以来,制造业整体跌入景气收缩区间,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的分化非常明显,大型企业依然保持一个相对景气扩张的状况,但中型企业跌入了景气收缩,小企业持续处于景气收缩的状态。对于服务业来说,在当前受到一些散发疫情的影响,疫情防控的影响,服务业收缩也是必然。从中小企业、大型、中型、小型企业的对比可以看到确实在成本等压力的影响之下,在外生冲击的影响之下,小企业承受的压力和受到的冲击相对更大。
本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和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
责任编辑:杨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