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首次亮相政府工作报告 加快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
摘要:今年,一个新词出现在了政府工作报告中——“专精特新”。报告提出“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在资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专精特新”首次亮相政府工作报告 加快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
“小巨人”如何跑出加速度
今年,一个新词出现在了政府工作报告中——“专精特新”。报告提出“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在资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专精特新”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中小企业,其中的佼佼者被称为“小巨人”。近年来,一大批“小巨人”企业的涌现,为解决“卡脖子”难题提供技术支撑。据统计,这类企业的销售总额、专利成果是其他中小企业的2倍以上。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工信部相继公布了三批共计4922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上榜企业重点涵盖了制造业中各个需要“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的关键细分领域。2022年,我国计划在原有基础上,再培育3000家左右的国家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带动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由现在的4万多家增长到5万家左右。
从只有一个客户到国内第一供货商——
“长期专注才能成为行业冠军”
浙江省诸暨市城西工业区,有一家民营企业叫“华纬科技”。如果不介绍,一般人都不清楚这家企业是做什么的。但要说到它的合作方,大家却都熟悉——红旗、吉利、奇瑞……华纬科技正是这些汽车品牌的弹簧供应商,公司主导产品“悬架弹簧”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在自主品牌乘用车系列中居于首位。
在业内,像华纬科技这样的企业,被称为“隐形冠军”。因为相比于大家所关注的汽车品牌,汽车弹簧哪家强?大部分人估计都不清楚。但在类似弹簧这样的细分市场中,有不少拥有核心竞争力、产品或服务难以替代的“高手”。
“专精特新”企业的一个共同特征是“小而专”。“小”,既是因为规模小,也是因为它们所生产的产品都是“大制造”中的小零件、小部件。在工信部发布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中,90%以上集中在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领域。
产品虽“小”,但在产业链中居于必不可少的基础地位,它们中的任何一环断掉,整个产业链安全都将受到威胁。
拿弹簧来说,作为工业制造和汽车制造的基础零配件,它广泛应用于汽车、火车乃至各种机械设备上,尽管在制造业总体规模中占比不大,却是一条完整产业链的底座。因此,“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为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自主可控的关键所在。甚至部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处在我国制造业“卡脖子”的关键领域。
“专注专业”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首要要求,这类企业大多长期专注和深耕于产业链某一环节或某一产品,孜孜不倦,最终走到行业顶端。华纬科技做摩托车减震弹簧起家,之后转型做汽车弹簧。该公司的董事长金雷告诉记者,公司成立40多年来,一直坚持做弹簧研发、生产、销售这一件事,不从事与主业生产无关的任何业务。1998年,金雷的父亲成立这家企业,当时厂区占地30亩,员工38人,汽车弹簧的客户只有一个,再加少量维修市场的支撑,年利润约一百万。而经过多年的深耕积累,企业目前员工总数已超过800人、年净利润5900多万元,成为国内弹簧领域的佼佼者。
丰光精密是山东省青岛市的一家精密机械加工件生产企业,20年来一直生产导轨滑块——一种运用于高端装备、高速列车上的核心零部件。
“在导轨滑块这一个产品上深耕这么多年,我们对它的整个加工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所用到的技术和工艺,都有了一定积累。产品不管从质量、交期还是团队,在同行业当中都是领先的,这样才留住了核心客户。”丰光精密的董事长李军坦言,“长期专注才能成为行业冠军。产品在质量及精度方面表现优异,公司与许多优质客户形成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从这个层面来讲,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对同业公司已经形成了一定门槛。”
退出低端市场成立国家级实验室——
“没有独门绝技,企业走不远”
“精密度”是衡量大多数核心零部件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作为一家精密机械加工件生产企业,丰光精密压铸产品的精度公差最高控制在±0.02毫米以内,远远领先于同行。
在精密制造行业,几毫米、几微米有着重要意义。
“在加工制造业中,普通零部件的技术、质量要求低,很多小作坊也可以生产,他们成本低,会形成低价竞争。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向高质量发展,如果公司不能拿出质优的产品,就会被市场淘汰,更无法和世界一流的企业共同发展。”李军表示,为了提升精密度,公司这些年来一直加大研发投入,自主研制轻负载机器人,开发了四轴、六轴机器人,一步步改善了生产工艺。
在国内,不少中小企业像丰光精密这样,通过创新,实现了由小变大、由专变精。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认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大多靠研发、技术驱动,在行业里具备竞争能力,能够通过行业内优势主导整个产业链。一方面可以填补国内技术空白,打破国外对产业链关键节点的技术垄断;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实现小节点行业的技术突破,进而影响和强化整条产业链。
对于华纬科技来说,第一个创新突破点是2000年。当年,公司第一台数控电脑卷簧机投产。对进口刹车弹簧进行了科研攻关,制造出功能与进口产品完全相同的国产刹车弹簧,改写了刹车弹簧必须进口的历史,迈出从制造到研发的关键一步。
尝到创新的甜头,公司开始进一步技术升级。金雷说,“淬火钢丝是生产弹簧的重要材料,以前,这种材料一直是对外采购,质量很不稳定,思来想去,最终决定自己生产。”2004年,华纬科技建成第一条油淬火生产线;2014年,研发建成第一条材料水淬火生产线,技术水平国际领先,解决了新产品开发的材料需求。同时,建成全自动弹簧生产线,开始机器换人。目前,公司已拥有5条自动化弹簧生产线,4条材料水淬火生产线。自主研发的水淬火弹簧钢丝生产工艺,为生产高应力弹簧产品所需淬火钢丝的生产提供了技术保障,突破了目前市场上现有外资企业高强度钢丝的技术封锁。
“没有独门绝技,企业走不远。”核心技术几乎是每家“小巨人”企业想要长远发展的必备武器。
在金雷看来,以弹簧行业为例,浅层产品就是学习国外的弹簧制造技术,复制一个类似的国产版本;而深层产品,则是对于行业的发展变化有定义权的那一类,而后者,需要的是大量持久的研发投入支持。因此,他们逐步退出了弹簧低端市场的竞争,把研发弹簧技术作为更重要的业务,于2016年,建立起了国家级弹簧实验室。
这些年,华纬科技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一直保持在5%左右,研发及技术人员上百人,占公司总人数15.16%;年研发费用投入2000多万元;拥有9项发明专利、115项实用新型专利。而最初创立时,公司的技术人员只有两个人。
资金、政策支持助力“长高长壮”——
“我们搭上了好政策的快车”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是当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一个聚居地——各类“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共189家,超亿元民营企业208家。本月初,无锡市首个“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服务中心就在这里挂牌成立。
成立服务中心,是为了培育更多“专精特新”。无锡市新吴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韩建中表示:“服务中心希望进一步建立完善区职能部门、街道园区协同配合、共同推进的工作体系,为企业发展提供金融创投、技术支撑、数转智改等服务。”
“专精特新”行业门槛高,中小企业要想成长为“专精特新”,离不开外部的支持。加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是“十四五”期间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着力点。近年来,针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各地推出了不少帮扶政策和措施。
2009年落户无锡市新吴区的日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精密X射线技术和检测装备研发制造企业。2002年成立以来,企业持续进行技术研发,每年投入上千万元,最终攻克“卡脖子”技术,实现了核心技术自主可控。2017年,公司产品研发成型后即将产业化,面对资金、用地等难题,无锡市新吴区主动提供相关政策服务,为企业后续高速发展铺平了道路。
“‘专精特新’的灵魂在于研发创新,从新吴区专精特新企业的成长规律看,尤其是制造业中小企业要研制出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往往需要十年磨一剑。持续不断的资金投入,企业要持续承担亏损的压力,面临较大风险,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难度也较大。”韩建中说,正因如此,新吴区为此类企业设置了专门的补贴、政府扶持资金以及奖励等。
数字化转型也是不少中小企业走向“专精特新”的有效方式。“国内外客户对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数字化是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本增效的一个重要方法。”华纬科技行政总监孟开仁举了个例子,在弹簧生产中,数据采集是一大痛点。比如,一个工件进入热处理环节后需要60多分钟才能出来,工人需要人工计数,填入表格,而这个数据往往不准确。一旦统计过多,直接影响库存成本。最理想的状况就是通过数字化实现精准计件。
在发展过程,不少像华纬科技这样的中小企业都意识到了数字化转型的迫切性,但真正要实现转型,并不容易。
相关行业报告显示,我国90%的中小企业智能制造实现程度较低,影响因素主要是智能化升级成本和融资渠道。
“在这一点上,我们搭上了好政策的快车。”孟开仁说,近年来,诸暨市制定出台了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和数字赋能政策。政府部门对于公司的设备投资、机器换人、数字化改造等有一定比例的奖励。“2020年,我们对所有生产、检验等相关设备做了智能集成改造,并定制开发华纬科技的智能制造执行系统,建成了弹簧行业数字化智能化生产标杆车间。2021年,根据市里出台的‘制造业高成长企业长高长壮’扶持政策,公司获得了200万元的扶持奖励。与数字化建设之前相比,现在公司生产效率提高20%、运营成本降低20%、产品不良品率降低20%。”
据统计,目前诸暨市在扶持“专精特新”上已投放资金15亿元以上。放眼全国,按照计划,“十四五”期间,中央财政将安排100亿元以上奖补资金,重点支持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更多的中小企业将在政策的培育下“长高长壮”。
本报记者 王雅婧
责任编辑:刘维
(原标题:“专精特新”首次亮相政府工作报告 加快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