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兰州西固医疗废物处置:你们是“环境卫士”,是“幕后英雄”
摘要:“各核酸检测采样点产生的医疗废物必须按照卫生健康部门要求采取相关防疫包装措施,装好的医疗废物应置于符合环保和安全要求的周转桶(箱)或一次性专用包装容器中。”景旭说。据了解,在每个采样点,除了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披星戴月外,还需要有人及时跟进转运这些医废,兰州西固区西固城街道在9个社区的核酸采样点都设置了医疗废物暂存专区,安排专人负责收集管理医废。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记者王斌报道
核酸检测采样点的医疗废物转运、处置是疫情防控中的关键环节。自兰州西固区大规模核酸检测启动以来,医疗废物收集处置工作就出现了点多、线长、面广、量大的特点。如何妥善处理每个采样点医护人员用过的口罩、面屏、手套、防护服、隔离衣甚至是采样完的拭子棒?就成了落在西固区西固城街道核酸检测医废处理工作人员景旭、王世磊同志身上的重担。
“各核酸检测采样点产生的医疗废物必须按照卫生健康部门要求采取相关防疫包装措施,装好的医疗废物应置于符合环保和安全要求的周转桶(箱)或一次性专用包装容器中。”景旭说。据了解,在每个采样点,除了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披星戴月外,还需要有人及时跟进转运这些医废,兰州西固区西固城街道在9个社区的核酸采样点都设置了医疗废物暂存专区,安排专人负责收集管理医废。
21日晚十一点三十分,医废处理组来到西固城街道兰棉厂社区西固人家核酸检测采样点位,30余包医疗废物已被打包好放置在社区特定的临时堆放点。他们下车后,立即联合区环卫中心对车辆和到达堆放点的通道、医疗废物包等进行消毒,装车后,通道周围还会做消杀,收运人员则互相为对方喷洒酒精消毒。仅一个点位,他们的收运工作至少要耗时一个小时。等确认该点位无任何医疗废物遗留后,他们快速上车赶往下一个需要收运的点位。全部收运完成后,他们还要将医疗废弃物卸到处置点。
自疫情发生以来,为了做好医疗废物的收运及处置管理,景旭和王世磊每天奔波于各个采样点之间,按照“专人收集,专车运输”的管理要求,协助各社区工作人员将采样点试剂废弃物、棉签等医疗废物统一封装在专用的医疗废弃物黄色垃圾袋中,整齐地码放在专用的固定位置,配合区环卫中心工作人员转运,确保“应收尽收、应处就处、当日转运、当日处置”。
“每出来一趟,最快也得四小时。”为减少对途经环境的影响,景旭和王世磊会控制饮水量,在转运途中不上厕所。在工作中,他们每天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戴着口罩、面屏和手套,一工作起来就是几个小时。消杀和收运作业时常至深夜凌晨,面屏的镜片上经常会产生汽珠,但却不能擦,只能等额头上汗水流下来冲刷,一天下来,面屏摘下来能倒出水来。
医疗废物中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和有害化学物质,一但管理或处置不善,极易造成环境污染,引发疾病传播或公共卫生事件。如此恶劣的工作环境,景旭和王世磊坦然面对,没有半句怨言。“再脏再累的工作,总要有人干,我既然干了,就一定要干好。”
每次转运车到达后,他们一方面配合区环卫中心跟车核查,紧盯医废垃圾转运的及时性,另一方面动态巡查各点位转运情况,及时沟通解决问题,督促收集不及时的点位尽快规范转运。王世磊说:“大规模核酸检测期间,我们街道各个采样点每天产生的医疗废物量也在增加,这些天,我们严格落实医废转运要求,对医疗废物及时收集、及时转运,坚决做到应收尽收、日产日清、我们绝不让一个采样点、一只使用过的棉签流向社会,产生病菌扩散的风险,以守好疫情防控最后一道防线。”
为保证医疗废物及时收运、日产日清,他们每天下午四、五点钟就开始准备,晚上上岗,忙完所有的工作,早已夜深人静,一天下来,要往返奔波的路程超过30公里。
有人问他们:“疫情期间,你们每天都接触医疗废物,不怕被传染吗?”景旭同志答得坚定实在:“说不怕那是假话,但做为一名党员干部在这种危难关头,我越是应该顶上去,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不仅如此,景旭同志还负责街道核酸检测综合协调、疫情防控统筹调度等各项工作。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抵达。无论是在辖区的核酸采样点还是医疗废物处置现场,无论是黎明还是深夜,都可以看到景旭和王世磊忙碌的身影。他们被大家称为另类“环境卫士”,他们坚守医疗废物处置第一线,筑牢疫情防控“末端”防线。危难知高下,板荡识英雄。在西固城街道像景旭、王世磊这样的党员干部还有很多,他们面对困难,敢为人先,为守护下去居民群众生命安全筑起钢铁长城。
责任编辑:吕娅丹